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罗睿骁 《重庆行政》2019,20(2):102-103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第一次出使西域。到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和礼物再度去结交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和西域各国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令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张骞:深入丝路东段的汉朝使节为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率匈奴人甘父和100多名随从离开长安,但在河西地区为匈奴所获,被送到漠北单于庭。单于扣留了张骞,但未加虐待,还嫁女给他为妻生子。但张骞却不忘使命,10余年后寻机逃脱,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大宛派人送他们到康居(阿姆河以北粟特之地),康居  相似文献   

3.
【战略要地“大夹缝”】当失联达13年之久的张骞重新出现在长安城时,汉武帝明白,属于汉朝的光辉时刻,即将徐徐展开。此前,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25岁的张骞带着汉帝国“断匈右臂”的使命,试图前往西域联合月氏部落抗击匈奴,在经历被匈奴长达十多年的软禁后,逃脱控制,继续西行,最终继续游历西部,在历经13年的艰辛旅程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终于归来,带来了大量关于西域的第一手资料,史称“凿空西域”。  相似文献   

4.
<正> 说到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边疆地区民族部落的和亲,人们多是提起公元前33年的昭君出塞,公元641年的文成公主入藏,其实更早的是汉家公主远嫁天山以北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在西域寻求同盟以夹击匈奴。他提出汉朝联合乌孙切断匈奴右臂的建议,得到汉武帝刘彻的采纳。当时乌孙有十二万户、六十三万人、十八万八千兵,在西域是比较强大的国家。乌孙也想依重人众富强的汉朝。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建立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5,(6)
巨野县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高大石碑,碑额篆刻「御史卜公庙碑」六个大字。这就是巨野卜氏家族七世徂——牧羊人出身的汉武帝御史大夫卜式(公元前一一二年任职)的庙碑。此碑立于后金泰和五年(公元一二○年),主要介绍了卜式的身世和德行政绩。对于卜式的事迹在《史记·平准书》及《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许多古籍中均有详细记载。卜式原为河南洛阳人,以田畜为事,有暇则读书。在山里从牧十余年,羊发展到上千只。当时正值汉武帝开拓疆域,多次攻打匈奴,急需大量军费之机。卜式多次输财助边,并上书汉武帝,「愿输家之半助边」。汉武帝派人问他:「欲官乎?」他说:「臣少牧,不习仕官,不愿也。」使者又问:「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卜式说:「无所欲言。」使者又问:「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卜式讲:「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  相似文献   

6.
马莹  戴江 《今日民族》2012,(11):40-44
公元前122年,出使西域回来后的张骞回到长安,他向汉武帝上奏说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见到许多蜀地的布匹和邛竹杖,也就是说有一条秘道自蜀地经西南夷(云南地区)直通身毒(印度),汉武帝十分震惊,并派四路使臣下西南,以探明这条道路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陈事美 《现代领导》2014,(10):45-45
通奸,古称“和奸”.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据汉代墓葬出土的张家山竹简记载:“诸与人妻和奸,及其所与皆完为城旦舂。其吏也。以强奸论之。”普通人通奸.男女都要被罚干苦力.男的去修城,女的去捣米。如果是官员通奸,则按强奸罪论处。汉武帝的大舅哥李延年,有副好嗓子,绝对是汉朝好声音,深受汉武帝喜爱。同时因妹妹被宠信,封官为协律都尉。后李延年与良家妇女勾搭成奸,汉武帝大怒,丝毫不顾大舅哥的情面,给予李延年宫刑处罚,然后派其去养狗。谁知,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又通奸后宫,汉武帝火更大了,直接下令对李家灭族。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本土性、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就形成了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大集团。各民族在发展中互相吸收,经过不断的迁徙、杂居、通婚和交流,逐步融合为一体,又不断产生新的民族。其结果是有存有亡,有的民族延续至今,有的却由于融合、战争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和改换名称等原因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包括显赫一时的匈奴、月氏、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党项、契丹和塞种人。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时,有个叫卜式的牧羊人,家住河南(今陕西北部)。自从父母去世后,专以牧羊为业,由于他勤奋经营,十几年工夫,羊群增至一千多只,还购买了田地房屋,开垦了放牧草场。此时,汉武帝连续发动抗击匈奴贵族进犯的战争,国家钱库和粮库亏空,财政发生了极大困难。为了及时筹集军响,汉武帝发布诏令:向国家贡献财产的百姓给官做,罪人献出货物的除去罪名。诏令传到河南,卜式知道后,心里很不平静。想到自己曾遭受匈奴贵族奴役的痛苦,为了免遭掠夺者卷土重来,他打定主意,上书朝廷,献出一半家财给国家。他不辞劳苦,风尘仆仆赶到京…  相似文献   

10.
小资料     
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东汉人班超,有一次,奉命出使西域,进行抗拒匈奴的联络工作。他到了鄯善国(今新疆一带),起初该国国王对他很热情和尊敬,后逐渐怠慢起来。班超经过了解,知道这是匈奴派使者来进行挑拨离间的原因。于是班超马上召集同来的三十六人计议,如何应付当前的危险处境。他向大家讲了“不入虎  相似文献   

11.
这是司马迁被人给废了的原因。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子领父职,雄心勃勃,开始编撰《史记》。谁料想写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李广利出兵祁连山,李陵为偏师,率五千步卒出居延北,“以分匈奴兵”,结果遭遇匈奴主力,兵败投降。汉武帝征求司马迁对李陵的看法。司马迁与李陵曾同在“侍中曹”共事,并无深交却了解他的为人。他认为李陵投降是因为“矢尽道穷,救兵不至”;且“士卒死伤如积”,不能置残余将士的性命于不顾;或根本就是假投降,视其世代之忠,“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于是不计利害,…  相似文献   

12.
李现臣  陈文胜 《前沿》2004,20(3):186-188
汉武帝发动的征伐匈奴战争历时数十载 ,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击败了匈奴。结束了其对汉廷北地的侵扰。对此人们意见不一 ,有褒有贬。本文从时代和政治角度以及我国历史疆域的初步形成 ,多民族融合发展 ,积极评价了这场战争 ,同时论述了匈奴领袖人物呼韩邪归汉和这场战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张汉武 《今日民族》2005,(10):28-31
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既集中、又分散,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脚下的酒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先后有月氏、匈奴、回鹘等古代民族辛勤开拓,繁衍生息,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裕固族就是这众多民族中的一员。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认为,裕固族主要来源于唐代后期(公元9世纪中期)西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人。其族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或铁勒,秦汉时期的悠久的历史丁零。他们初到河西…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旅游达巍公元前2世纪,张骞受汉武帝派遣,以胡人甘父为向导率100多人从当时的都城长安(今西安)出发,开始了对“西域”的远征,从而打通了中国与中亚和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线路,史称丝绸之路。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为...  相似文献   

15.
楚人怎样学齐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孟子对宋国的大夫戴不胜说:“如果在这里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能说齐国话,是派齐国人去教他好呢,还是派楚国人去教他好呢 ?”  戴不胜说:“派齐国人去教他好。”  孟子说:“派一个齐国人去教他,如果有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是天天打他,希望他能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的街巷里住上几年,即使是天天去打他,不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  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事物的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  相似文献   

16.
<正>青史上的墨迹彪炳了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殷实了北海;越千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前,北海再一次蓄势待发。高帆远影一丝路将中国历史回翻到公元前2世纪,我看到有一页波澜壮阔的细节是关于北海的!那一年,张骞带领的队伍从长安出发,经新疆到中亚、南亚,兜兜转转,一路到达了欧洲。百折不挠的张骞开拓出了一条不朽于史册的"陆上丝绸之路"。紧接着不久,北部湾的涛声就与漠北的驼铃遥相呼应,汉武帝的使臣风尘仆仆地赶到合浦,寻找由海路到达西域的通  相似文献   

17.
<正> 龟兹国的王城在今天的库车,古代称延城,是"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根据考古发掘证明,这里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能铸冶,所产铁器可供西域三十六国用。因此,龟兹在当时是比较强大的,一些小国,如扜弥等经常派王子到龟兹国作人质,以求和睦相处。龟兹王绛宾在位的时候,正是西汉和匈奴在西域连年战斗的年代。一方面,汉朝想一举把匈奴的势力赶出西域,完成统一西域大业的任务。另一方面,匈奴奴隶主靠着  相似文献   

18.
葡萄酒在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据说,西汉武帝(前一四○——前八七年在位)时,出使西域的张骞(?——前一一四年)返回长安,带回了优良的葡萄品种.武帝很高兴,下令栽种在肥沃的土地上,连离宫、别馆旁也不例外.同时,还招请技师在长安酿造葡萄酒.到了唐代,葡萄酒酿造得到空前发展,公元六  相似文献   

19.
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与《史记》相比有了许多创新。该书对民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匈奴列传》、《西域传》、《西南夷两粤朝鲜列传》中,而又以《匈奴列传》最为重要,从《匈奴列传》可以看出汉王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是汉匈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汉武帝是中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的杰出皇帝,有一天,他要杀哺乳过他的奶妈即乳母。乳母向东方塑告急,请求帮助。东方塑跟乳母说:“皇帝特别残忍又坚持自己的意见,如果找别人去说情,只能死得更快。你临走时,只要老回头看我,我当然要想出奇的办法来刺激皇帝。”’皇帝下令把乳母押出去杀头,这时,乳母屡次回头看东方朔,东方朔在皇帝旁边,大声喊:“你赶快去。巴!皇帝如今长大了,难道记念你哺乳时的恩情吗?”汉武帝一听这话,感到悲怆,就赦免了乳母。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好劝解,要他改变主意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像汉武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