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作为这一理论的奠基者,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应成为我们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本文试对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实际和时代的特点出发 ,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创造性地论述了认识真理的问题 ,说明了领导工作者应当如何坚持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做好各项工作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一、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 ,否定了“两个凡是” ,反对了本本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为基础的。我国经过十年“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性;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时代特点进行了科学判断,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时代化,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指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马克思主义面临严峻挑战,邓小平抓住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提出和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的基本问题。在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基本前提,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基本途径,把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不断总结经验作为不竭源泉。邓小平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表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者的贡献 ,邓小平就是其中一位伟大旗手。他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必须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它 ;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与时俱进 ;他探索出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 ,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弄清“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的两大贡献。 在正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上,邓小平正确区分了马克思主义的可变性和不可变性。 1、马克思主义的可变性应该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马克思主义经  相似文献   

7.
正邓小平是在法国期间开始读马克思的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懂得了实事求是,就大有希望;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会胜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独到的认识和思考。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丢"老祖宗",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基本原则、最高目的、活的灵魂和精髓等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断,形成了他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和研究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商志晓研究邓小平及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能不对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即邓小平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问题进行系统阐发。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要研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首先应当研究邓小平是如何理...  相似文献   

11.
石国亮 《唯实》2002,4(8):28-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者的贡献,邓小平就是其中一位伟大旗手.他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必须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它;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与时俱进;他探索出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做出了很多论述,并进行了大胆探索,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也重新显示了蓬勃生机和伟大力量。邓小平认为,坚信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前提,反对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保障,学习要精而管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核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精髓,与中国实际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石国亮 《唯实》2002,(9):28-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者的贡献,邓小平就是其中一位伟大旗手.他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必须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它;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与时俱进;他探索出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1)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根本的动力源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集中表现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理论自信则集中表现为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邓小平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夯实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从世界现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和研究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指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社会的进步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取决于社会科学的进步。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一定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贯彻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以保证社会科学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小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论述对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它是在继承马克思和毛泽东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而形成的。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包含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教育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其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更新也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科学的”“管用的”“朴实的”真理,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今年正值小平同志南巡20周年,重温“南巡谈话”的经典论断,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顾新中国诞生以来5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贯穿于其中的一条规律,即: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会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到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搞清楚了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注重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运用,促使人民大众肯定、效仿、内化、实践;坚持奋斗目标与群众利益相结合,促使人民大众认识、理解、认同、践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促使人民大众关切、认可、务实、共襄;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促使人民大众爱听、爱学、爱讲、爱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