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成于西方社会的符号消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走进了中国的大学校园,并迅速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种种盲目追求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方式使大学生陷入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误区,并带来了种种危害,对此我们要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
形成于西方社会的符号消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走进了中国的大学校园,并迅速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种种盲目追求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方式使大学生陷入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误区,并带来了种种危害。对此我们要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3.
侦查机关和大众传媒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大众传媒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逐渐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国家重要执法部门的侦查机关必须重视构建与大众传媒的和谐关系。侦查机关应熟知与大众传媒打交道的原则、技巧,制定一套与大众传媒打交道的制度、规范,做到及时沟通、相互理解,不断向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处于大众传播核心地位的大众传媒日见重要。随着其文化地位的提高,人们对大众传媒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盼。因此,在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如何既能体现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又能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众传媒得以进一步发展所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社会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媒在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基本的公民意识,并以强大的监督力量为公益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但是伴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大众传媒在新闻理念、受众定位、新闻报道、经营管理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致使大众传媒"公益角色"偏失.因此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公益角色"的建构障碍,探析建构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媒业的不断壮大,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对侦查工作进行帮助、监督的同时,也对侦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出现了大众传媒职能的负面转化。本文从大众传媒与侦查活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入,揭示了大众传媒与侦查活动存在天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出侦查中利用大众传媒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初步措施,得以使大众传媒为侦查主体所用,形成大众传媒和侦查工作良性互动的局面,更好地应用了大众传媒在侦查工作中的正面、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刑事侦查工作直接关系到公众的个人权利,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公众越来越注重利用大众传媒保护自身的权利,大众传媒也从不同角度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去寻找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新闻,这样就势必与刑事侦查工作产生矛盾,大众传媒信息公开与侦查工作保密原则是相互矛盾的,但也是可协调的,二者是既和谐又矛盾的关系,大众传媒对刑事侦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应采取积极对策实现大众传媒扣刑事侦查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8.
双刃剑效应:当代大众传媒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象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就其积极作用来说,大众传媒极大地扩展了文化时空,造就了文化产业,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发挥了协调社会的功能,制造了明星效应,扮演了快乐使者的社会角色.就其负面影响而言,则表现为大众传媒构筑了新的文化屏障,拉大了人与环境的距离,创造出了精神活力严重销蚀的大众客体,使人的私有空间公众化,并塑造了金钱至上、消费主义的新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9.
试论构建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良性互动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政策议程的创建对于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意义巨大 ,而大众传媒则是使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 ,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政策议程与大众传媒两者的互动关系 ,对推进政府公共决策有重要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 《工会论坛》2006,12(3):109-111
政治社会化是将社会的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向社会成员广泛传播的过程。随着传播全球化的深入,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政党和政治机构、政治事件等众多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中,大众传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代途径和手段。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递政治信息、进行政治宣传、灌输政治思想、树立政治形象、传播政治知识、监督政治环境、激发政治参与。我们要利用和发挥好大众传播媒介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影响,努力推进我国的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政党认同是政党成员和社会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政党归属感及与之因应的行为表达。它一定程度地决定政党能否赢得足够的民众支持。大众传媒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向社会民众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塑造和传递政党认同的途径与载体。执政党通过大众传播博取社会认同的关键,取决其执政的业绩。在政党认同问题上,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的纷争将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社会中产生作用,就需要一个普及的过程。大众传媒的自身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主要角色。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有以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内容,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对社会犯罪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由于现在大众媒体上暴力、色情的信息越来越多,以及对于犯罪行为报道的不合理,导致"潜在犯罪人"从媒体上习得了犯罪行为;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的不合理塑造,又促生了公众的"社会相对剥夺感",帮助产生了"潜在犯罪人"。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它都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性别成见而存在.东西方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都可谓源远流长,那么,作为一种深植于文化之根部的集体无意识,男权观念存在于世界范围内并通过大众传媒广为传扬就不足为奇了.在一个男性文化霸权的社会里,鉴于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敞开"与"遮蔽"的双重功能,它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媒体再现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中心价值观这种深层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会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使女性遭到象征符号上的消解,或者不被呈现,或者被定型为母亲、妻子等角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各种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渗透到了社会每一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大众传媒在给青少年带来全新的社会生活、学习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需要不断地变化。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一个健全的传媒教育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用性别意识的眼光审视我们的现实社会 ,会发现无论是在社会参与上、大众传媒中 ,还是广大公众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意识的盲点或误区。这些盲点或误区已严重影响女性发展 ,阻碍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是民主国家治理社会的主要工具,公民参与则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公共政策公民参与面临"内输入"公共决策系统、"附属物"社会利益团体、"官本位"政治参与文化、"残缺化"制度保障机制、"喉舌论"大众传媒体系等问题,要改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需从还原利益团体的政治本色,构建以民为本的参与文化,增强大众传媒的公共话语权,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框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成为中国当下大众传媒、公众和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正成为当前企业界的积极实践和自觉行动。本文重点关注和探讨高速公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暴力对大众传媒和青少年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现代社会传媒暴力的泛滥,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着青少年犯罪.控制传媒暴力必须从根本入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并发挥大众传媒的自律和正面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20.
城乡政治参与的差异性研究是政治参与研究的新视角。造成城乡政治参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水平差异、制度体系障碍、社会地位各异以及大众传媒影响力有别等原因。缩小城乡政治参与差异,主要应当从乡村经济建设、乡村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大众传媒"下乡"等领域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