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年 9月 17— 18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研讨会在武汉市江汉区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民政部、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和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地区的专家学者及武汉市江汉区的社区建设工作者约 200人。与会人员听取了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汇报,参观考察了江汉区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果。研讨会上,与会人员从制度创新、社区自治、政府意志、职能转变等方面高度概括和评价了江汉区社区建设的经验和特色,阐发了“江汉模式”的必然性、合理性和价值之所在,同时对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模式,概括地讲,是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具体说,就是以社区为平台,通过制度变迁,在每一个社区范围内,建立一种政府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政府行政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模式 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选择经历了一个实践反思与理论思索的过程。实践反思与理论思索主要是针对两个问题展开的:(1)从1990年以来,为什么居委会不能体现自治组织的性质? 1997年开展“学上海兴武汉”以来,为什么居委会作为政府一只“腿”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许华 《现代领导》2009,(12):27-27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在市、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社区区域党建模式下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开展了西桥社区党委公推直选工作.选举产生西桥社区党委领导班子。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在这次公推直选中.不仅注重选举民主的一般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社区建设的根本问题是体制创新,是探索一种全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以替代已经失效的单位管理模式。武汉市江汉区利用国家民政部社区建设实验的机遇,探索出一种社区治理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社区工作是现代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此,武汉市江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区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坚持常抓不懈。2000年初,国家民政部批准江汉区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江汉区委区政府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迅即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采取  相似文献   

6.
《通知》要求,武汉市各区分管社区工作的领导和社建设文明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于2001年 4月在市行政学院,认真学习了江汉区、江岸区、■口区和青山区社区建设经验材料,并就武汉市当前如何完善社区领导体制、社区自治、社区资金投入、社区管理职能、社区管理人员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情况分析。为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社区建设新模式,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其基本观点综述如下: 一、回眸与审视:武汉社区管理体制的现状 1.体制方面的问题。街道、社区居委会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基层组织。从目前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的客…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26-27日,由民政部和武汉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在武汉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科院及地方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等媒体代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沈阳、杭州等8个大城市的社区建设工作者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政策》2010,(8):39-42
江汉区位于武汉市最繁华的中心城区,是典型的城市社区聚集区,辖13个街道、116个社区,43.3万余人。自2000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后,江汉区以创建全国示范城区、推进经济社会率先发展为目标,对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3月8日至9日,我们赴湖北省武汉市专题调研地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调研期间,听取了湖北省厅福慈处、武汉市民政局老龄处和有关部门(机构)的工作汇报,实地参观了百步亭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前进社区养老院、花水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常青街老年服务中心及江汉区福利院,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总体感觉是:武汉市构建了以满足  相似文献   

10.
敬尧 《中国民政》2001,(11):22-23
社区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前不久,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在社区进行了社区自治组织测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活动。这项探索性的工作,既是对政府自身的考验,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它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培育社区自治能力,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变,社区服务愈来愈显示其巨大的作用。它对于方便群众生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密切干群、党群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draws on Kohlberg's tii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and on an empirical research conducted with leaders (two women, two men) in Venezuelan urban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The leaders were repeatedly interviewed during a two-year period,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leading their communities. Those narrative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with them. Based on these grounds, two interrelated products were constructed: (1) Three moral dilemmas to be used in educational discussions with community leaders such as members of organized community groups; civic volunteers, officers from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orking with communities, and (2)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 urban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Finally, it argues about the need of balancing the current approaches of 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stronger emphasis on the community dimensions of that sense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leadership.  相似文献   

13.
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天云 《思想战线》2003,29(4):85-88
社区文化不仅仅是社区建设的"环境"和"背景",更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社区文化的功能,重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才能有效地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社区呈现出阶层化发展趋势.社区阶层化趋势,有助于贯彻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原则,增强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凝聚社区情感,促进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从而提高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水平.其不利之处在于,社区阶层化趋势可能导致社会隔离与社会隔阂,产生贫民区问题,形成孤岛经济效应.鉴于此,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倡导混合居住模式,改变社区管理方式,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相似文献   

15.
将具有异质性以及碎片化特征的治理主体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量、形成一个共同体,是当前新时代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实现社区优整合绕不开的重要话题。有别于滕尼斯所谓的建立在社区同质性特征之上的"共同体"概念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共同体概念,新时代社区治理共同体是一种基于主体多元化、异质性之上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利益和情感来充当横向社会联结纽带,以及需要政党来开展纵向跨领域社会整合。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有赖于党、政府、市场及社会四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选取了现代社会中一个小范围且典型的事例——城市社区,试图探讨在现代城市社区中共同体及其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临港新城主城区的各个社区所具有的多方面特质,寻找培育共同体及其精神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Minor offenders in China receive rehabilitation through communityservice and education for a teenage girl pseudonymed Tian Zi,life took a turn on February 18. On that day,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的政党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内容,需要从中国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的视角进行研究。李大钊对民国初年政党活动提出批评,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政党的必要性及政党政治对巩固民国共和体制的重要性。十月革命推动了李大钊对新政党建立的希望,尤其是使他初步认识到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的重要性。五四运动及其以后,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力量联合的思想有了新发展,并逐步形成国共两大现代化政党联合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社会不同经济模式的法权要求,造就了中外社区发展的历史差异。置于社区演化与发展的比较分析框架,社区警务不仅只是警务改革的行为超越,而且是社会关怀、社会整合和社区重建背景下警察哲学与警察文化的社会反思。各国社区警务的多样化特征,显示中国社区警务凝聚着全球化与民族化、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辨证统一。中国社区警务改革必须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拓展社区资源以及强化社区人文警务力量,获得持续发展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20.
社区公共治理与和谐社区的组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利益整合机制失灵,社区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对和谐社区作出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认为社区公共治理结构的建构必须在行政资源的推动下,注重社区多元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但也面临初始行动者的生成、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和社区治理网络的协调与整合等三个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