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玉华 《湖湘论坛》2008,21(1):57-58,82
元结和柳宗元作为唐代山水游记散文创作的两大代表,他们都主要以永州山水景物作为其表现对象,都在游记中渗透了浓郁的情感,然而由于二者所处环境、地位及时代背景的不同,虽然面对同样的山水景物,但游记中蕴含的情感却有很大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6,(4)
正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先生有一句名言:旅行是思想的接生婆。就我自己的体验而言,对这句话是深以为然的,旅行途中是我思想、意念较为集中的时候,也是我抒发内心感慨比较多的时段。在旅行时,我总会挑留下记忆比较深刻的场景作番记录,之后稍加整理便成为游记。过去我不太把这类游记类文章作为思想,而最多、充其量也只  相似文献   

3.
书情     
我从小的时候就热爱书,尤其是在北平读高中的三年间,我经常去距离我校最近的东安市场,那里有许多旧书摊和旧书铺。当时我特别喜欢外国小说、游记以及农学书籍。记得我曾买到两本旧英文书,一本是《马可波罗游记》,另一本是《茶花女》,  相似文献   

4.
野蘑菇     
中学时代,读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有关蘑菇的描写,常令我读后齿颊生津。那时候,生活在农村、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我,不要说能品尝到野蘑菇的美味,就连能吃上种植的蘑菇也成为一种奢望。后来,我当兵来到新疆,上天山去欣赏碧野所描写的壮美景物,采摘野蘑菇成了我的奢想。然而,真正成行踏上天山采  相似文献   

5.
<正>本书属个人游记,写自己所见的夏威夷植物。徐霞客峰峰手摩足抉,山水人文,妙笔摹画;奥斯贝克异域探察,植物风物,不嫌琐碎,一一收录。就游记而言,他们的著作体裁一致,性质相似,都属广义的博物。我写夏威夷植物,相对收敛,也是在博物的层面耗时费墨。徐弘祖、怀特、梭罗、比安基、普里什文、利奥波德、狄勒德等对大自然的娓娓叙述从来就是我记录植物的动力,但他们的文字功夫恐怕是我一辈子也修炼不得的。我的书可能更像英国植物学家哈金森的《一名博物学家在南非》,但人家是植物学大佬,我只是植物爱好者。本书更恰当的名字似乎是《一名植物民科在夏威夷》!  相似文献   

6.
<正>我明确地知道,我创作的是"山水"而不是"风景"。风景是具体的、实地的,它可以清晰地展现景物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于风景的感知是以人们直面景物的视觉真实为前提的。而"山水"则不然,它是从认识自然景物的本质特征出发,是对自然之"真"的摄取,通过"山水",使人们建立起与自然本性以及宇宙根本规律"道"的联系。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表达方式是概括的、写意的,是主观再造的,是表现自然的精神意态的。作为"山水"的山水就不是外在于我们的客体,而是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4)
<正>夜,像砚台的墨一样浓黑。当年我才就读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吧。冬天深夜里,悠哉地在就读的小学操场坐翘翘板。翘翘板一上一下一上一下,铁板轻微地嘎嘎响,音律很单调。突然感觉头晕恶心,眼前的景物连黑色都无法辨认,而翘翘板的大红色长杆也失去了颜色。我艰难虚弱地爬起身子,这才发现是做梦啊,正躺在床上,"哇"一下,吐出晚餐,把  相似文献   

8.
由于所乘航班起飞时间的延误,当我们进入泉州市区时,虽是夜晚,但此时的泉州灯火通明。如果700年前的那位意大利犹太商人雅各地下有知,肯定今夜将无法入睡,会续写一本《光明之城》(雅各所写的一本描述南宋末年泉州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民俗等情况的游记)。泉州在宋元(960—1368)时,是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人们  相似文献   

9.
济南人的穿:尚质朴、忌张扬■张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历史来名人雅士所钟情。然而,关于济南人的穿,却很少见诸文人墨客的笔端。即便是写游记的大手笔刘鄂,在描述清朝末年济南明湖居大戏园子著名的说唱艺人王小玉姐妹的打扮时,也不过是了了数笔:“梳了一...  相似文献   

10.
曲晶是一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那是一种渐进性的绝症,她全身的肌肉正在一点点失去力量,甚至连微笑都不能。就是这样一个人和她年迈的父母双亲,决定以"驴行"的方式出去旅游。回来后她写了20多万字的游记,取名《梦游记》,这篇文章只是他们旅行的一个缩影。管中窥豹,读者可以从中看到爱、梦想、勇气与坚持。  相似文献   

11.
凤山古寺     
隔着薄薄的玻璃,我朝外张望的眼神,掠过一幕幕的景与物,体验着真实景物所带来的虚幻感觉。猛然间,似有一抹火红的倩影,猝不及防地撞入我的双眸,心在瞬间被点亮成暖色的太阳。再望,却难觅芳踪。  相似文献   

12.
资料卡片     
奥妙的“假警察”去年我在日本神户留学时,每次要从东京机场搭乘大巴到达神户。这之间最便利的方式就是走高速公路。那天大巴驶上高速路后,天色已经暗下来,司机把车开得很稳。坐在窗边向外望去,公路边的景物从眼前“唰”地溜过。这时,我注意到前方有一个警察正威严地站在路边。  相似文献   

13.
感受台湾     
本文是随团访台考察的心路轨迹。它以一位政治学者的视镜,考察了台湾社会的诸多面相,抒发了对台人事、景物的思想感悟。访考台湾,感慨良多。本文只选取其中的十个方面,作一速写式的描述。它会告诉你一个比我们想像中更美好的台湾。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12)
正那些老房子,老街道,热闹的商埠,和延绵通幽的小巷,构成了湛江赤坎的古旧之美,特别入镜,特别有味道。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这片南粤风情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在湛江生活的那段时间,赤坎区是我的主要活动区域,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片南粤风情一直印在脑海里,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那些老房子,老街道,热闹的商埠,和延绵通幽的小巷,构成了这里的古旧之美,特别入镜,特别有味道。世上但凡入镜入画的景物,必定拥有从内而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冬天,我踏上了西去新疆当兵的火车。一坐上火车我便使劲儿地想着新疆到底是什么样子?一路上,有的新兵说新疆就像高中语文课本《天山景物记》里描写的那样一天有四季,百里不同天;也有的新兵说新疆是茫茫戈壁,渺无人烟;在此之  相似文献   

16.
陈开心 《今日民族》2002,(10):32-33
我的老家在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茶马古道顺(顺宁)下(下关)线上,我的祖祖辈辈都在这条道上摸爬滚打,就连我求学也在这条道上无数次的徒步行走,所以对这条道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但在我所看到的文章及电影电视作品中,提到这条古道的微乎其微,似乎它已鲜为人知。凤庆(旧称顺宁),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驰名中外的“滇红”茶诞生地,也是全国产茶大县之一。关于凤庆茶事,明代的《滇略》、《徐霞客游记》,清代的《滇南新语》、《滇行日录》、《滇海虞衡志》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光绪的《顺宁府志》,民国的《顺宁县志》都作…  相似文献   

17.
卓今 《求索》2007,(8):197-198
残雪的近期小说出现对个性意象淡化这一特征。这一特征集中地体现在描述者即小说主人公“我”的精神纯粹性上。描述者内心怀有深刻的矛盾性,表面却又显现出和谐与统一。具有的荒谬性和不确定性,但同时又包含着感性与非理性、倾向性与非倾向性特征等。描述者的自我发现过程也是读者进入小说内部核心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样写道:“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这是我在所有关于幸福的描述中读到的最具诗意,最具风情,也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事件】《文学自由淡》有文:如今一些散文往往离不开公款消费的背景,离不开与作者的身份相匹配的种种公款接待的规格规模、档次排场。如“去年暮春,我应邀去游江苏泰州。行前,朋友给泰州的周同志打电话说:X先生到泰州,一定让他吃到河豚,你们才算尽了地主之谊。”许多游记散文中,这类交待性语言往往充斥文本。一些作家的文字沉迷于迎来送往、前呼后拥、推杯换盏的场景描述。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西部     
徐冶 《今日民族》2001,(5):11-13
走在西部的大山中,对日出日落时的景物特别敏感,不像回到城市里,时间只在手表上,刚进入云南巍山的地界,夕阳落下山坡时,有一种野草在晚风中逆光摆动,同行的民族学家杨教授告诉我,当地民歌里有专门唱这种草的,认为这种草有风无风都自由自在,是世界上最自我放松的草,并把它用来形容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