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实》2014,(10)
"现代化富强+社会主义平等"是毛泽东设定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人民公社承载着毛泽东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双重目标,是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结合点。由于对社会主义平等目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毛泽东没有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没能实现他的社会发展目标。新中国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不能遗忘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两个目标的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康仁 《求实》2003,(Z1)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使之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对保证我国的经济在激烈的市场动荡中实现稳定发展,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对促进社会安定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使全党战略目标如期实现,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企业党的建设,努力使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适应和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思想观念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3.
竟辉  王岩 《求实》2016,(5):79-8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有着重大区别,呈现出三重超越性,即实现了对马恩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的超越,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谬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7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课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和回答了社会主义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改变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把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历史使命的任务,建立在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创了对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的新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坚持既继承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内涵之中,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从而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最深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把握,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提出和付诸实施是彻底走出“文革”阴影和实现拨乱反正,真正实现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必由之路;它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增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整体把握和科学认识。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严峻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后,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问题,邓小平在反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盛成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新的认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条件、历史任务的变化,我们党围绕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想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发展与社会主义良性互动的精神实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衣芳 《理论学刊》2006,3(4):4-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着眼于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从思想道德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作用的意义上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继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当代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要求,同时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必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秋波 《学习论坛》2009,25(3):16-20
发展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出了明确回答,对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位、目标模式的选择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都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这些转变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彻底摆脱了过去苏联模式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为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这一模式的理解,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必须澄清几个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自身内在的现实优越性。它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体现出对东方社会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在立足于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同时,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弊端的超越;在坚持世界文明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同时,表现出了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对社会主义价值进行理性思考,是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反思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内涵在当今社会的现代肯定。从理论形态概述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体现,从现实角度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价值实现的曲折过程进行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在重要历史关头对社会主义价值的重新审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社会主义价值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更加优越和现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必须在新的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3,(1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对统一全党思想、提高认识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只有在知行统一的新实践中,才能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客观依据。那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内部结构关系,其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是主题的基础;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是主题的核心;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是主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经济理论,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地揭示了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这一理论,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出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经济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贯穿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认识创新和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丹 《党史文苑》2014,(6):48-50
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表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化和民族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被赋予新的内容,中国的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获得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