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底线伦理视域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平军  王泉 《实事求是》2007,195(2):9-1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底线伦理价值,可以从底线伦理所应具有“植根文化传统、具有普适性、衬托更高层次的伦理”等三个基本特征出发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华传统文化,都是探究人的生存、自由、发展的学问,不是对立的而是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前后相继相通的历史成果。儒学等思想遗产是中国人关于人类生活和世界发展本质和规律的丰富独特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源泉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宜按西方学术传统矮化为伦理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运用马列与借鉴西学的基础上,通过时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去创建弘扬中国传统、体现中国精神、充满中国智慧、形成中国话语,面向世界与未来的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地成为它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系统梳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厚根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和谐思想、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都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友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价值信仰。把"友善"确立为社会主义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共产党正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回应,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新型公民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伦理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通过追溯中西方传统友善思想的渊源底蕴,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友善价值观的逻辑理路,明晰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科学性、先进性与优越性,对于弘扬与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决议》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继承者,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党不同时代的领导集体为标准,阐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为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新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立德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及建设旨趣。从体系构成的逻辑结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伦理规范的统一,它从高到低构成了一个解决人们"信仰→信念→基本人生追求→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的逻辑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理想意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紧密围绕"理论完善与深入人心"这一核心问题,着眼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着眼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着眼于创新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9.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植根于富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在推进文化创新中体现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推动其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中推进文化创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集中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型文化观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研究文化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对近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科学总结和创新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对国外文化的开放性之高度统一,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到全新境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发展繁荣中愈益彰显其真理品格与历史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发展,也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辉 《新长征》2014,(10):18-19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和民族认同的核心,其诸多思想精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文化的双重属性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视角。文化的民族性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相通性,文化的时代性体现着二者的差异性,文化这一双重基本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沃土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供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资源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生活实践中对两者关系的科学把握,还需结合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等四对矛盾关系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是在我国五干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土壤中确立起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又是反映和实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诉求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的制度构建、社会治理和公民的内在思想及外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客观实践的反映,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而演进。  相似文献   

16.
姜迎春 《探索》2002,3(4):18-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多重视角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与价值合理性。“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制度伦理的内在关联表现在三个方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伦理的经济前提,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伦理的内在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伦理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如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今天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广大青年学子要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经提出就成为热词,它代表着中国式民主理论的升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贯穿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和全过程的显著特征。文章旨在认识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理解其理论生成根基,把握其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包含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中国式民主话语的影响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还是我们党百年民主探索的经验结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世界民主形式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重要体现。它作为上层建筑现象、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是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历史过程中的、现阶段进行的重大具体步骤。其深刻的重要思想渊源,是马克思的价值论,其思想基础的丰厚土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文化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鲜明特征及价值取向,都有着重要的浸润滋养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之外,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脉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自信,并坚持走好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