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恢复平涼县。以平涼市的行政区域为平涼县的行政区域。二、撤銷平涼市。三、恢复酒泉县。以酒泉市的行政区域为酒泉县的行政区域。四、撤銷酒泉市。五、撤銷临夏市。将临夏市的行政区域划归临夏县。  相似文献   

2.
一、恢复聊城县。以聊城市的行政区域为聊城县的行政区域。二、撤銷聊城市。三、恢复临清县。以临清市的行政区域为临清县的行政区域。四、撤銷临清市。  相似文献   

3.
1、恢复柘荣县。以合并于福安县的原柘荣县行政区域为柘荣县的行政区域。 2、恢复清流县。以合并于清宁县的原清流县行政区域为清流县的行政区域。 3、恢复宁化县。以合并于清宁县的原宁化县行政区域为宁化县的行政区域。 4、撤銷清宁县。  相似文献   

4.
一、恢复虎林县。以合并于虎饒县的原虎林县行政区域为虎林县的行政区域。二、恢复饒河县。以合并于虎饒县的原饒河县行政区域为饒河县的行政区域。三、撤銷虎饒县。四、恢复樺南县。以合并于樺川县的原樺南县行政区域为樺南县的行政区域。五、設立鸡东县。以密山县和鸡西市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鸡东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5.
1、恢复佛岡县。以合并于从化县的原佛岡县行政区域为佛岡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定安县。以合并于定昌县的原定安县行政区域为定安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屯昌县。以合并于定昌县的原屯昌县行政区域为屯昌县的行政区域。4、撤銷定昌县。5、恢复临高县。以合并于澄迈县的原临高县行政区域为临高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6.
一、設立汉中县。以汉中市的行政区域为汉中县的行政区域。二、撤銷汉中市。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国务院全体会議第一三六次会議通过一、恢复惠水县。以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惠水县的行政区域。惠水县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領导。二、撤銷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根据甘肃省人民委員会1958年2月21日的报告,决定: 一、撤銷崇信县,將原崇信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并入华亭县。二、撤銷兩当县,將原兩当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并入徽县。三、撤銷华池县,將原华池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并入庆陽县。四、撤銷漳县,將原漳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武山县。五、撤銷会川县,將原会川县的行政区域除殪虎桥、大草灘兩乡划归武山县外,其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西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4月29日报告,决定:撤销榆次县,将原榆次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榆次市。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国务院全体会議第一三六次会議通过一、設立盐源彝族自治县。以盐源县行政区域为盐源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二、撤銷盐源县。  相似文献   

11.
批准黑龍江省人民委員会关于撤銷黑龍江省景星、拉林、通北、樺南、海林等5个縣的請示报告,茲决定: 撤銷景星縣,將景星縣所屬行政区域划归龍江縣。撤銷拉林縣,將拉林縣所屬行政区域划归五常縣。撤銷通北縣,將通北縣所屬行政区域划归北安縣。撤銷樺南縣,將樺南縣所屬行政区域划归樺川縣;另將原屬樺川縣的新城、悅來(除掉西大桥村)、太  相似文献   

12.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裁第1挂次会裁通过恢复鄂城县。以鄂城市的行政区域为鄂城县的行政区域。撒销鄂城市。3、撤精沙洋市。改毅为沙洋旗,划归荆阴县倾导。4、恢复嘉焦县。以合并于武昌县的原嘉焦县行政区域为嘉焦县的行政区域。5、恢复蒲沂县。以合并于咸宁县的原蒲沂县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根据河南省人民委員会1958年3月4日的报告,决定: 一、撤銷駐馬店市,將原駐馬店市改設为鎮,划归确山县。二、撤銷周口市,將原周口市改設为鎮,划归商水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國务院关于撤銷甘肅省崇信等六縣的决定和國务院关于同意撤銷武都專署的批复,現作如下通知:一、撤銷武都專員公署,將其原轄的宕昌、文縣、武都、康縣、岷縣等五个縣划归天水專員公署;二、撤銷崇信縣,將原崇信縣的行政区域全部并入華亭縣;三、撤銷兩当縣,將原兩当縣的行政区域全部并入徽縣;  相似文献   

15.
1、恢复濉溪县。以濉溪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濉溪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肖县。以合并于肖砀县的原肖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肯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砀山县。以合并于肖砀县的原砀山县行政区域为砀山县的行政区域。4、撤销肖砀县。其行政区域除划归肖县、砀山两个县以外,其余划归濉溪市。5、恢复滁县。以合并于滁全县的原滁县行政区域为滁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6.
你省1988年4月5日《关于将临汝等六县撤县设市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你省:一、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临汝县的行政区域为汝州市的行政区域。二、撤销济源县,设立济源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济源县的行政区域为济源市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7.
1、恢复正宁县。以合并于宁县的原正宁县行政区域为正宁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华池县。以合并于庆阳县的原华池县行政区域为华池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合水县。以合并于宁县、庆阳两个县的原合水县行政区域为合水县的行政  相似文献   

18.
一、恢复汶川县。以合并于茂汶羌族自治县的原汶川县行政区域为汶川县的行政区域。二、恢复理县。以合并于茂汶羌族自治县的原理县行政区域为理县的行政区域。三、恢复南坪县。以合并于松潘县的原南坪县行政区域为南坪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批准云南省人民委員会1957年4月20日关于設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的报告,并决定: 設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撤銷文山專員公署。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文山專区的文山、硯山、丘北、广南、富宁、西畴、馬关、麻栗坡等八县。自治州人民委員会驻文山县城。  相似文献   

20.
1、恢复开封县。以合并于开封市的原开封县行政区域为开封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商丘县。以合并于商丘市的原商丘县行政区域为商丘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宁陵县。以合并于睢县的原宁陵县行政区域为宁陵县的行政区域。4、恢复获嘉县。以合并于新乡市的原获嘉县行政区域为获嘉县的行政区域。5、恢复新乡县。以合并于新乡市的原新乡县行政区域为新乡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