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纲五常”可以推陈出新华中师大副教授王玉德近读桑玉成先生的《三纲五伦──访韩随想之二)(载本刊1995年第12期),触发很多感想。韩国以"三纲五伦"作为育少年为人处世的规范,这对于当今的中国大陆人说来,似乎不可思议,有的人或许还会质疑:这不是在搞封... 相似文献
2.
“法制拜物教”之说不能成立──与曾峻先生商榷山东烟台盛国军《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11期发表了曾峻先生的文章《警惕“法制拜物教”》,读后受到了一些启发,但对文中的基本观点及一些提法不敢苟同。我认为,“法制拜物教”之说,根本不能成立。理由如下:第一,... 相似文献
3.
走出“个人主义”的误区──与周成名先生商榷复旦大学肖巍,江涛改革开放大潮激起我国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化,迫使人们不得不检讨以往包括道德观念的意识形态体系,并力图重建之。周成名先生在《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一文(载本刊1996年第1期)认为,在... 相似文献
4.
5.
《人民公安》1997年第2期刊登了李福利先生的文章,题为《社某非法占有货款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以下 简称李文)。李文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个体肉食店的帮工社某将其为雇主卢某售货收入的货款2800元钱取出,存放到自己的同乡郑某处,·准备日后用此款做买卖。次日,社某告诉雇主占某,谎称这笔货款被偷。雇主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人员审查,杜某交代了自己偷拿货款的事实,并带领公安人员从郑某处起获了2800元赃款。关于这起案件的定性问题,李文对“社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杜某的行为属于一种贪污行为,但不构成犯罪”的两种意见进行… 相似文献
6.
读了《探索与争鸣》杂志去年第10期王晓华《建构主义:中国文化的唯一希望》和李达轩的《缺乏哲学底蕴的中国现代文学》两文,颇有感想。两文所论问题的宽窄和具体陈述虽有不同,但都围绕哲学中心论,把中国文化或文学的欠佳归于哲学的落后。我们姑且不去质疑这种哲学中心的合法性.也不必以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观指出他们都是以西方的哲学或文化来评贬中国文化,虽然笔者也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有不少不如他人之处。这里只想就他们的一些观点提出几点疑问。第一,何为哲学.或日他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哲学一词的‘t王文比较割显,似乎哲学的精… 相似文献
7.
“高薪养廉说”不应一概否定──兼与胡训珉先生商榷复旦大学闵明在《探索与争鸣》第8期,读到胡训报先生的《高薪养廉非良策》一文,但笔者认为“高薪养廉”有其合理之处。在整饬政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高薪养廉说”不是一个新思路。大约10年前就有人在全国政协会... 相似文献
8.
应当较这个真──与茅于轼先生商榷复旦大学王志波《读书》杂志九六年第二期刊登了茅于拭先生的《何必较这个真》一文。在此,作为一个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我想就茅于轼先生的文章发表一点浅见,并求教于茅先生。我们生存、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有许多规则,包括显形的规... 相似文献
9.
10.
个人主义不能救中国──与周成名先生商榷吴新文,杨士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1期发表了周成名先生的《道德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现实》一文(以下简称周文),强调道德的工具性,主张道德... 相似文献
11.
升学率问题,虽然不是基础教育的全部问题,但却汇集了当今教育矛盾的各个方面,牵动了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命脉。如何对待升学率问题,眼下就不能不成为基础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含中专、职业高中等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包括数以千万计的教师们必须严肃考虑的中心问题。《为“升学率”声辨》(复旦大学浦兴祖教授文,刊于1998年第1期《探索与争呜》)和《重提“独木桥”问题》(华东师大汪振兵先生文,刊于1998年第12期{探索与争鸣》)二篇大作都以升学率为中心论述教育问题.在中小学界产生了不小影响,代表了相当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教育市场化是教育改革的误区──与杨德广先生商榷无锡轻工业学院教授吴启文《探索与争鸣》今年第2期刊登杨德广先生的《高等院校走进市场才能走出困境》一文,对高校如何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主动走进市场,向市场要经费的设想,认为高校在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丁放先生撰文认为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的“正始之音”是指“正始诗歌”,笔者认为“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在《修竹篇序》中是对“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这一经典名句的化用,应属“用典”,用以表示惊喜、赞叹之意;“正始之音”在句中保持其本义“魏晋清谈”,在全文中只能联系上下文,取其比喻义;丁先生文章中用以论证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的其它数条材料,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就仝国斌先生关于动量词"回"与"次"的差异问题提出一些异议.我们认为:一、早在唐宋时期,动量词"回"与"次"就是一对近义词;二、强调[ 过程]是古汉语"回"的功能之一,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得以保留了下来;三、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回"与"次"在称量对象方面没有什么差异,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5期发表了沈其敬先生《法治文明高于伦理文明吗——与蒋德海先生商榷》(以下简称“沈文”)一文。本着探索与争鸣的精神,笔者不避浅陋,在此仅就沈文核心观点的立论依据提些看法。民本关民主沈文中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可以用“仁”来概括,儒家哲学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目标可以概括为“修已安人”四个字。人为万物之灵,人治则万物皆治,人安则天下太平。儒家思想的确可以用一个“仁”字概括。孟子也的确表达过“民为贵,杜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沈文中也花了大量笔墨引用《伦语})、《孟子》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被害人的偏向性,在吴四江先生构建的刑事诉讼“锥形结构”中,“正三角锥形结构”并不存在.其在刑事诉讼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各阶段所引入的刑事诉讼“锥形结构”,事实上仍然回归于平面的“三角形”之诉讼结构中.刑事诉讼“锥形结构”实质上破坏了控、辩、裁三方均衡,违背了诉讼结构基本原理.“锥形结构”或许可作为描述和记载刑事诉讼活动的立体模型(立体画面),但作为刑事诉讼结构并不适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