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民法制度特别是民事主体制度。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由民法的特点尤其是民事主体制度在民法中的地位决定的。发展南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市场法律机制市场经济并非独立的经济形态,而仅仅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机制模式。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商品经济,是多元化平等主体自由经营,以市场为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调节商品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都带有商品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与法》2002,(3):14-16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市场是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市场。因此,作为财政担保的银行经常性业务使用的信用工具——国库券处于现代市场经济调控中心位置。”在我国成功加入WTO组织以后,国债市场的逐步开放亦成为必然。而国债市场完全对外开放的时间主要取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新论:一种经济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场经济仰赖国家干预按照现在通行的理解,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它是与计划经济相对的商品经济。即是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与经济制度的性质并无必然的联系,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肯定了市场经济首先肇端于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事实.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由放任的思想与国家干预的思想交相竞争,构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史的全貌.资本主义的史前时代,重商主义一度盛行.其基本的政策主张是国家应干预甚至垄断国内外贸易以积累商业资本。然而,当羽翼丰满的产业资产阶级取得了对封建残…  相似文献   

4.
谈谈市场经济下我国专利法的完善吴践志,邓荣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形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的机制,以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手段。市场经济具有主体的多元平等性、经济行为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经济运行机制,依托于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形成。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是有限的,它带有盲目性、局限性和滞后性。市场自身存在的弱点和局限性决定广市场经济必须也只能是法制经济,即需要运用法制特别是司法手段引导、调节和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打破地区、部门封锁,保障、促进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健康…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法的规范制约性的对立统一贺晓荣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一改过去由政府计划部门配置社会资源的传统模式,这就使以追求价值增殖为天性的市场经济主体的自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之相适应的人们对利益与效益的追求又刺激和助长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是法学改革的前提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从而对市场经济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市场经济并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它本身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市场经济是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即属于经济运行的手段或资源配置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反垄断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中国目前正处于拆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篱转而新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法制建设的任务既在于缔造经济新秩序,又在于维护经济新秩序。制定反垄断法正因应了对缔造与维护市场经济新秩序的需要。(一)从缔结经济新秩序看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有政府宏观干预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以强化市场机制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企业作为法人利益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以法律为规范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没有单纯的经济放任自流,更没有单纯的国家计划…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的基础配置者的经济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各种经济行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得以实现。要素、资源的配置和经济行为的完成、实现,既要受制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又要受制于特定社会制度下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受制于千百年来各民族生成的道德沉淀和道德存量。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中的一些教训表明,要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市场经济有三个特点:(1)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独立的法人,是市场的主体;(2)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与市场有密切的联系,企业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的;(3)市场机制是经济内在的本质的机制,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调节着整个社会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民法周贤奇一、民法是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马克思使用的是“商品经济”,而西方经济学者则经常用“市场经济”,两者实质是相同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具体形态。市场经济必须以充分的商品交换为前提,而商品的存在同样离不开市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情况下,以共同富裕为目的,基本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由市场决定,生产要素和资源由市场配制的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真正以权利为本位的和以法制为本位的经济,它对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法学研究应与经济学研究紧密结合马克思曾指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法的关系取决于经济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而我国过去的法学  相似文献   

13.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问题 市场经济是一种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们利益,组织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历史地选择了市场经济。从对环境保护影响的角度看,与计划经济相比,其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环境行为的主体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市场管理的法制化和宏观管理的间接化。 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两种主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非万能,也有其弱点和不足,对环境保护来说,…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人大监督之我见朱为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手段协调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主要靠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去调节,而经济手段及其它手段的调节也要以相应的法律作保证。笔者以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以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不同,它是一种以法律为依托的经济。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和内在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虽然初具规模,但还不成熟和完善。因此,加强法制建设,优化执法环境,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并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局的问题。一、市场经济需要法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和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以法律为基石的,没有法制,市场经济便无法…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李金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须重塑微观经济基础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必须坚持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方向外,还必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完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和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精辟论断,不仅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也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一、社会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与法的关系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同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以一定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9.
引言一当代中国立法的社会背景: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与特点(一)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从计划到市场(二)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利益分化和价值多元化(三)政治制度的转型:依法治国二转型时期立法现状的实证考察(一)探寻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证券法》修改为例  相似文献   

20.
三种典型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敬 《政法论丛》2003,(5):78-79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各类出资主体向自然人委托经营管理权、出资者代表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分层、分时决策的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是以机构投资人股东为主导的、以资本市场与经理市场为监督支持的结构 ,也可以是以债权人股东为主导的、以内部监督为主要支持的结构公司治理结构 ,还可以是以法人相互持股为主导的、以内部监督为主要支持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