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近日, 一位安防企业老总与笔者交流心得时,谈到当前安防企业普遍生存困难的话题.他告诉笔者,近半年以来,他的企业订单都不是很饱满,资金回笼较慢且急需资金周转,找金融机构融资却因为企业规模小而被拒之门外,订单少、融资难是他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交流时,笔者明显体会到,他所创办的这家安防企业生存状态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泡沫经济崩溃金融系统问题爆发,日本经历了从出台特例措施应对金融机构个别破产事件,到制定和完善法律,以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走向制度化的过程.通过完善存款保险金制度,充实资金援助机制,确立金融整顿管财人、继承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常规措施和专门的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存款保险法》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制度得以恒久化;而《金融机构重组程序特例法》为行政处理手法之外,提供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司法程序.这些制度适应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措施所要求的尽早预防、业务继续、保护存款人、集团处理以及责任追及等特性,显示日本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法制已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3.
前沿资讯     
《刑警与科技》2008,(18):36-36
方通科技H.264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实现高清播放;超薄四方向检测传感器日本问世;Blade发布应用NEC片服务器万兆交换机。  相似文献   

4.
曹清 《法制与社会》2011,(28):86-87
在我国金融商品销售实践中,金融机构不为说明,虚假说明及误导性说明等违反说明义务的情形经常发生,并且绐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日本2000年制定《金融商品销售法》对金融机构销售金融商品时的说明义务作出规范,我国可参考日本立法,完善金融机构销售金融商品的说明义务法律规范,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法事     
《法人》2004,(5)
技术壁垒让出口企业“很受伤”近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遭遇国外技术壁垒,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商务部最新调查表明,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17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额的5.2%. 调查表明,中国农产品、轻工、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工和医疗保健六大行业的出口受到的技术壁垒限制最严重. 我国出口企业主要受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技术壁垒的限制.在受技术壁垒限制的出口企业中,40%的企业受欧盟限制,27%受美国限制,25%受日本限制,8%受韩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限制.  相似文献   

6.
1868年的日本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封建地主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当时,明治政府实行明治维新,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很快。1868年全国只有405个工业企业,1886年发展到760个,1903年8274个。与工业企业发展相适应,各种银行、金融、贸易公司也在大量增长.乃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就走上的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佳友、安田四大财阀是日本最早形成的垄断财团。到1913年,各部门的垄断企业已控制了日本工商业资本的75%左右,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法律制度也从原来的中华法系走向西方化的道  相似文献   

7.
胡文涛 《河北法学》2012,(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
伴随着泡沫经济崩溃金融系统问题爆发,日本经历了从出台特例措施应对金融机构个别破产事件,到制定和完善法律,以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走向制度化的过程。通过完善存款保险金制度,充实资金援助机制,确立金融整顿管财人、继承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常规措施和专门的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存款保险法》使金融机构破产处理制度得以恒久化;而《金融机构重组程序特例法》为行政处理手法之外,提供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的司法程序。这些制度适应了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措施所要求的尽早预防、业务继续、保护存款人、集团处理以及责任追及等特性,显示日本金融机构破产处理法制已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8.
《商务与法律》2005,(4):55-55
分列日本金融机构第二和第四位的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与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UFJ)2005年10月1日正式合并,合并后组成的三菱UFJ金融集豳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与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下属的汪券公州和信托银行首先进行正式合并,10月3日将正式扦始营业。而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系统风险,两大金融集团下属的银行合并将延期到明年1月进行。  相似文献   

9.
不同国家和地区外资安防企业中国市场分布情况 据调查,目前中国市场上外资安防企业超过100家,主要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德国、以色列、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典、芬兰、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企业占23%,美国企业占15%,韩国企业占15%,德国企业占10%,以色列企业占10%,英国、法国、瑞典、芬兰、意大利、西班牙欧洲六国企业占16%,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占12%.(如图1)  相似文献   

10.
走进兆丰村,看那宽畅、平坦的道路,整洁有序的村庄,再提起李彬杰,驸近的群众更是称赞有加,"他不就是区人大代表,咱兆丰村的致富带头人吗"!李彬杰、男、中共党员,生于1961年3月,自2005年担任兆丰村主任以来,他积极开拓,艰苦创业,公正直言,关心群众的精神品质,早已传为佳话,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特别是广西自治区政府在2006年3月做出了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该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往来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而且南宁市又是我国首批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之一。本文在分析广西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存在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加快广西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我国涉外金融立法现状 (一)对外资金融机构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立法 自1979年批准日本输入银行作为第一家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机构的外国银行在北京开设办事处后,国际金融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银行接踵而来。日本的东京银行、三和银行,美国的美洲银行、大通银行、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法国的巴黎国民银行、兴业银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等随即在北京开设了代表处。1983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侨资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办法》,规定了外资金融机构的常驻代表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开放区域和业务范围。此后,一些实力雄厚或对华金融业务较多的外资银行在北京或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3.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就出现了巨额的不良债权。在此背景下,日本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金融机构接连破产,"银行不破产"的神话彻底破灭。在巨额不良债权的压力下,日本各银行普遍出现了"惜贷"现象,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陷入了10年的长期停滞。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是日本经济重新启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伊宗 《检察风云》2006,(17):10-11
2004年9月29日,对美国花旗银行在日本的分支机构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花旗银行东京丸山、名古屋、大阪和福冈支行因违法从事多项金融业务,被日本金融厅勒令全部关闭.勒令其在一年内完成清算,并于2005年9月30日吊销其营业执照;停止花旗银行在日本的所有分支机构一个月的外汇新开户存款业务;要求该行确立遵纪守法的体制,必须向客户提供正确信息,不得误导顾客投资,严禁经营范围外业务;严格执行开户实名制.这是金融厅做出的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惩罚.据日本金融厅调查,美国花旗银行在日本的部分分支机构涉嫌从事多项违反法律的金融业务.主要有:协助犯罪团伙洗钱;协助犯罪嫌疑人扰乱市场秩序;向顾客提供虚假信息,蒙骗客户.而在此前,花旗一直是外国金融机构在日本遵纪守法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企业普遍生存困难。一些中小企业为了维持生计,纷纷以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为主要融资渠道,致使企业如同饮鸩止渴。而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解困机制,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措施,涉及政府、法院、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等,需要各方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形成共同化解企业困境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破产法在创设了许多新制度(如管理人制度)的同时,也再次明确了金融机构可以破产这一命题,并在附则里作出规定。新破产法授权国务院制定相应的金融机构破产实施条例。本文就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金融机构破产的理论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赵青 《法人》2020,(3):68-6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受到影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多个部门近期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其中,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在不断加码。3月1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于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以及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业须支付的贷款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一定期限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罚息。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为出资人出具出资证明,仅是金融机构多种资信证明行为中的一种。[1]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将这种行为理解为企业设立的验资行为,这是误解。因为金融机构对拟设立企业资产状况的直接了解仅限于其在金融机构存入的货币情况,而对企业的其他财产状况不可能准确把握。尤其在  相似文献   

19.
又见加息     
郭闻 《法人》2007,(4):14-15
一次预料之中的加息对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  相似文献   

20.
魏雅华 《检察风云》2006,(12):24-26
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006年4月27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从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央行上次调整利率是在2004年10月29日,当时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一起上调的,上调的幅度均为0.27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31%提高到5.58%,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1.98%提高到2.25%。两次上调贷款利率的经济环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中国经济都处在通货膨胀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