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警与科技》2004,(8):85-87
OMM网络型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房监控、通信基站的动力及环境监控、无人值守现场的环境及安防监控,例如电信基站环境监控、电力通信站环境监控、校园/企业网络机房监控、银行和证券数据机房环境监控、军械和弹药仓库的环境监控等。它的功能是采集并记录现场的各种需要关心的环境参量,  相似文献   

2.
浅论电子政务与电子民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与电子民主都是在网络出现以后,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事务,它们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指出电子政务与电子民主都是建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平台之上,电子民主又是社会民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面临的攻击.产生这一系列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对等网技术在最初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安全因素,P2P系统中的各节点彼此陌生,节点间以匿名的方式进行通信或文件信息的共享和互换.每个节点可随意加入或退出网络,节点的状态不确定,节点标识不唯一,各节点基于同一兴趣自主地处理与其他节点的交互,其个人行为后果没有任何责任可言.因此,如果实现一种机制将在P2P网络中存在一些提供欺骗性或者恶意服务的节点进行隔离,以避免同此类节点进行交互而使用其伪造的、错误的或误导性的信息和服务是P2P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对著作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引言   这里所称的网络是指计算机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特网。从计算机诞生之时,人们就预见到网络技术将会有极大的发展。在初始阶段,人们将两三台计算机联网以实现较强的计算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联网的计算机不仅可实现联合运算,而且可以相互通信。事实上,联合运算的过程就是通过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才得以实现的。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联网的计算机越来越多,以致形成如今的遍布世界的因特网。下面简单回顾一下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   196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克利德( J.C.R.Licklider)在他出版的系列备…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27日,辽宁人姜焕文创办的民间举报网——“中国举报网”被警方关闭。有如昙花一现,存在了短短38天之后,全国首家民间举报网就这样夭折了。 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对姜焕文下发的《通信网络断开接入决定书》称:经沈阳市公安局检查认定,你开设的“中国举报网”涉及的以电子邮件形式,接受群众举报信息并转交有关职能部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个人无权受理公民举报和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属违法行为。根据通信管理规定,决定从2004年8月27日起,断开对你单位的通信网络接入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某特种气体厂生产工艺及装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EMS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和3G (GIS、GPS、GPRS)技术的安全监控系统方案.首先,对某特种气体厂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与分析,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然后,提出了安全监控系统架构,介绍了MEMS传感器和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设置方案;接着,提出了无线传感网络接入和通信机制;最后,提出了安全监控系统的软件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7.
钟皓 《刑警与科技》2004,(7):118-1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住宅小区和现代建筑楼群的物业管理与安防网络通信系统呈高速发展状态。通信网络技术是一个技术复杂、规模庞大的系统。社会生活对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加深,公共安全数字化网络监控与通信系统对其可靠性和效率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安防系统中的蓝牙技术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普及,涉及网络的诽谤案件不断出现,对于被害人的名誉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在司法界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实践中诽谤罪的认定本身就存在争议,涉及网络诽谤的事实认定更是存在问题.本文结合一个案例,对于网络诽谤案件涉及的管辖、举证责任分配、案件定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安防通信网络是一个技术复杂、规模庞大的系统,网络信号传输系统便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技术。在安防通信网络中,网络信号传输方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监控点的多少和其他相关方面的要求而确定。当前网络信号传输系统已在下列各个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规制过程中,既要实现秩序与安全又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以言论自由保护为视角观察我国网络规制立法存在的问题会发现,目前,在网络规制立法领域存在立法层级低、立法主体混乱以及立法程序欠缺民主要素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规制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各警种情报需求实践和当今电脑通信发展水平,针对严峻的治安形势,从网络办案的必要条件、网络办案的神奇作用、网络办案的决策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古祖雪 《时代法学》2013,11(3):69-80
国际通信法是现代国际法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其界域包括两类通信领域的国际事务:一是国际通信活动的规制,二是通信制度的国际协调;其主体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征,被国际通信法赋予国际人格并参加国际通信法律关系的实体,不仅有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有法人和个人。国际通信法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其规范具有普遍性、区域性和双边性三个不同层次,分属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众多国际体制,归于国际通信通道法、国际通信服务法和国际通信行为法三个不同板块,由此形成了国际通信法的立体网络架构。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有关通信的立法相对滞后。因此,有必要熟悉通信领域的国际规则,加强国际通信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毅 《人民司法》2021,(5):28-31
【裁判要旨】被告人利用他人搭建的互联网恶意呼叫平台,使用多台安装有网络恶意呼叫软件的手机,以接收客户订单的形式,不间断呼叫客户指定的特定号码,对大量被害人进行呼叫骚扰,干扰正常通信,并以此方式获利。手机作为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属于整个手机通信网络的组成部分,依法应认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告人的恶意呼叫行为属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的干扰行为,应当定性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告人使用、操控“呼死你”恶意呼叫软件的行为与同案人开发软件、搭建呼叫平台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  相似文献   

14.
电子邮件(英文名称为Email)不以传统的通信方式为媒介,而是通过通信网络邮寄的函件,是人们使用国际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的途径之一.由于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很低廉的价格迅速传递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数据信息,因此电子邮件已被现代社会广泛接受,已成为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这也必然会使电子邮件成为证据使用.但法律制订的滞后性造成其与新生事物之间的不衔接、不配套,这也必然会引起对电子邮件证据相关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从2000年后逐步展开和发展,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主体不明等,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重大,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着力于探讨如何建立我国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电力企业的各个方面,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已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影响着“数字电力系统“的实现进程.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对社会可靠供电的保障,是一项涉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电力营销、信息通信系统等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多领域、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分析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网络安全做统一长远的规划,是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的网络数据管理技术,利用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共识协议保证网络传输与访问安全,实现数据多方维护、交叉验证、全网一致、不易篡改.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演进,区块链为数据要素的管理和价值释放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跨产业主体的可信协作网络提供了新途径,有望在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性格孤僻等消极影响,这是由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存在隐蔽性与匿名性等特点.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人际交往道德规范,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进行健康的网络社交,做正确的“社交网络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虚拟财产"已经走进普通群众的生活。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只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予以认可,尚没有针对虚拟财产的立法。因为缺乏法律依据,对于频发的盗窃QQ案件和与此相关的民事纠纷如何定性处理,一直存在分歧。2011年4月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对一起盗窃QQ的被告人作出的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判决,就引发了激烈辩论。专家认为,对"虚拟财产"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20.
作为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总经理陈卫东经过十五年的的奋斗,成功地带领科达从语音通信业务进入多业务通信、视频会议,并进一步涉足网络监控这一广阔的“新天地”。科达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苏州,在中国设有31个分支机构,在新加坡设有海外分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000余名。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涵盖视频会议、可视通信、网络视频监控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