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并购重组方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敏 《中国律师》2014,(9):35-3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释放新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和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曾在投资、出口、海外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撑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单一公有制产权结构的弊端逐渐明显。随着经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柏 《中国监察》2009,(17):32-33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保持国有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少数企业领导人员的腐败行为严重侵蚀企业的健康肌体,破坏企业的生产发展环境,阻碍企业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进一步认清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切实抓紧抓好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实质上是法律手段的调控,而刑法调控总是法律调控的最强和最后的手段.本文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与刑事立法两方面的实践,试对社会主义公司制经济模式发展的刑法调控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必要性1.经济模式的最佳选择与宏观调控的最强手段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继农村改革之后对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多年的锐意探索,踏过并且仍在踏着“承包制模式”的宏伟桥梁,中国经济改革向着“股份制模式”勇敢地迈进.时至今日,建立以公司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已成共识.中国的改革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是发展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依据宪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表述可知,目前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为"全民所有",从所有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法理角度分析,"全民"作为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违反法理精神且不具有现实意义。"全民"无法由国家代表成为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国有企业产权应当依法归属国家。  相似文献   

5.
吕伟娟 《法制与社会》2013,(34):157-158
在现代企业的制度条件下,要想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首要的就是大力推进党建工作的创新.而企业的党建工作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正当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市场接轨之时,国有电力企业的重要性也被推到了顶峰.国有电力企业作为大型企业,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坚实力量.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是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日本国企改革的法律分析及对我国国企混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秋霞 《法学论坛》2016,(1):144-150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已逐渐发育成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之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迎来热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国有企业进入衰退期,日本政府对其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日本的铁路、通信、航空领域的国有企业相继从国家所有转变为混合所有的股份制公司.经过混合所有阶段之后,部分混合所有公司中的国家股全部退出.日本国有企业在实现混合所有及混合所有企业运营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从法学的视角对日本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研究,能够为我国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些许制度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兴则国兴”,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改革与推动的重要关键点.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可以从公司制改革、构建企业制度、构建契约联动制度、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凸显国股地位等方面推动国有企业更加完善的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的监督保护,推动其本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法人》2006,(9)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一直以来被两股力量所左右,一是国家扶持的大型国有企业,他们是国家资本的代表;另一个则是来自经济强国的跨国资本,他们渗入中国经济的步  相似文献   

9.
马钢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因其在保证工期时效!限制投资超标以及预防腐败方面的显著成效而备受国内冶金行业瞩目。事实证明,立足科学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拓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的客观要求。立足科学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企业不能走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道路,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当前,国有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坚持以提高质量、效…  相似文献   

10.
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内部监督机制──中国公司法发展之前瞻日本青森公立大学周剑龙中国"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多年的经济改革之后,终于在1992年秋明确地提出了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朝着这一目标迈进中,以股份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从而...  相似文献   

11.
齐珊 《法人》2024,(3):81-82
<正>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在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中为国有企业把方向、开新局、正风气,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属性、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只有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只有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才能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国企的价值     
翻开中国近代史,那是一段屈辱和饱经沧桑的岁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没有自己的近代工业.新中国成立后,首要大事就是建立一个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近、现代工业体系: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万吨油轮、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缔造这一项项伟大壮举的,是中国的国有企业. 从登上历史舞台起,国有企业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和主导力量.新中国的前30年,本着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国有企业几乎由零起步,使中国工业化从一张白纸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又承担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几度陷入困境……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国有企业的担当与付出,就没有新中国60多年的成就与辉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经济领域里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是一次法治领域里的重要实践,是一个把法律运用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依法塑造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法律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迅速落实《决定》中提出的各项战略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全  相似文献   

14.
林瑜 《中外法学》1997,(3):100-103
<正>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我国国有企业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资产所有权职能,全民财产在数量上的宠大性,种类上的复杂性和分布上的分散性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性和艰难性。本文试图从发展企业集团的思路,探讨国有企业改组的方向,以期为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5.
郑惠 《法制与社会》2013,(34):79-80
党的十五大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改制的多种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国有企业改制发展至今,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持久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改制的深入,改制期间的职务犯罪不断发生,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经营困难,改制进程缓慢,也在一定范围内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因此在打击国有企业改制期间职务犯罪同时,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也十分重要.本文拟通过对5年来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检察院查办国有企业改制期间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国有企业改制期间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而提出一定的预防对策,以期能预防该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有企业存量资产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在这些存量资产中实际蕴藏着巨大的优良融资资产,沉淀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一方面诸多的复杂因素造成大量的国有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固守庞大和僵化的企业资产却难以步入到资本市场融得宝贵的资金。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贯彻《公司法》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艳 《政法学刊》2001,18(5):15-17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有着必要性,其改革的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处理好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既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初  相似文献   

19.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就是要改变政府统一组织社会主产,用行政办法配置经济资源.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模式,使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市国有企业量大、面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居主导地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市委和市政府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运用审计手段加强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经过几年的实践,全市已逐步建立起以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为基础,以业绩考核为重点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制度。 一、加强协调配合,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发展 在这方面我们抓了三项工作:第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