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以后,正当程序概念(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正当程序相较于法定程序而言,无论是从技术操作层面上还是从法律理念上而言都是一种突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正当程序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来阐释出其蕴含的价值,以期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正当程序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进一步彰显。怎样完善我国正当程序,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但鲜有从整体上深入把握者。本文通过简述孙洪坤教授的《程序与法治》,论述了实现程序正义的途径及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律背景下的正当程序理论往往默认了一些基本的价值 ,缺少了对这些基本价值的把握 ,对正当程序的理解就不可能触及其实质 ,它们构成了刑事正当程序的理论支撑点。刑事正当程序的理论支点包括 :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民主主义和法治主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正当程序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进一步彰显。怎样完善我国正当程序,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但鲜有从整体上深入把握者。本文通过简述孙洪坤教授的《程序与法治》,论述了实现程序正义的途径及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当程序原则在美国宪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已经成为美国宪政制度的基础.它对于维护基本人权、制约政府权力、实现社会民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美国宪政下的正当程序原则为视角,论述了此原则的发展过程和其对于宪政的价值。在我国目前的法治进程和宪政建设过程中,借鉴和学习正当程序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当程序原则可区分为程序性的正当程序和实质性的正当程序。本文指出虽然程序性和实质性的正当程序的含义不同,但是对于限制政府权力,保障经济自由和公民权利,在美国宪政史上都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研究美国的正当程序原则对于我国宪政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虽公检法三机关的任务在表述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保障人权”与“正当程序”的价值已然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显现出来,并呈一种良好的趋势生长.目前在理论界,主流的观点在于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并重.刑事诉讼法是人权保障法,是维护正当程序的限权法.本文的目的在于重构以正当程序保障人权为诉讼目的范式的新刑事诉讼法和新刑事诉讼法学.  相似文献   

8.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2,(13):111+115
正当程序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且最要的原则,如何理解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正确贯彻实施这一原则,对于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正当程序的基本理论、正当程序在我国实行的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司法会计鉴定的委托、结论的形成、结论的裁判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只能是"正当程序".本文论述了正当程序的起源、正当程序被违背的根源以及实现正当程序的具体途径,试图为司法会计理论奠定诉讼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视域下的正当程序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新建 《河北法学》2011,29(11):165-171
行政法中的正当程序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运行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程序公正的标准。它起源于英国自然正义原则,在美国宪法中得以发扬光大,现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正当性的评判不应只具有单一价值标准,正当程序既具有工具价值又具有独立价值;正当程序原则的内容包括行政公开、主持者中立、行政参与、说明理由、案卷排他。这项原则在我国行政法治中已得到快速发展,但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有待于在未来的行政程序法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1.
罗英 《法学评论》2022,(5):151-160
伴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数字技术迅速频繁地嵌入权力的运行,简化权力运行程序并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冲击中立、公开和参与等传统正当程序价值。正当程序理论和制度需要在传统意涵上演进与更新,技术性正当程序理论和主观程序正义理论分别从客观与主观两个维度,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正当程序价值进行理论调适与建构。对数字技术风险程序控制法理基础的思考需要以人为中心,引入程序正义的“平衡论”,关注主观程序正义理论超越程序客体而回归人的主体性讨论,并汲取技术性正当程序的客观规制技术,以满足数字技术拓展了的程序权利保护的时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宪政中的程序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中的程序即宪法程序 ,是其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其构建模式有两种 ,即严格规则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结合我国宪政建设的实践 ,当前的宪政建设应在选择正当程序模式基础上优先发展宪法程序。  相似文献   

13.
技术跃迁诱发行政机关对数字技术的拓深应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公共行政迎来了自动化行政时代。自动化行政具有的算法特征导致法律赋予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说明理由、听证等程序性权利被悬置。技术性正当程序是正当程序的数字化延伸。应通过对自动化行政构成要素的提取、要素关系的梳理及要素价值的论证,构建解决自动化行政正当程序问题的“四维度八要素”规制框架,丰富技术性正当程序理论的时代内涵。在将该规制框架转化为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我国自动化行政的规范实践,从理念革新与制度构建两方面形成自动化行政的技术性正当程序规制进路。  相似文献   

14.
刘文化  李萌 《法制与社会》2010,(13):297-297
死刑正当程序除了具有普通正当程序所具有的诉讼性、及时性、公开性与参与性等特征以外,更具有自身的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死刑犯的诉讼权利、特殊的裁决程序、证明标准和救济程序上。死刑正当程序具有张扬程序正义、保护公民生命权等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当程序原则是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基本的法律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相对于程序工具主义而言,程序正义理论有更强的合理性,然而,正当程序并不是完美的,我国的情况更是这样。但是正当程序原则是目前为止所能够运用的最合理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试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程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现代法治国家所积极追求的目标。“正当程序”的内容及其受尊崇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程度的标志。一般说来,“正当程序”多从立法上体现出来,而“程序正当”则更多是通过司法途径体现出来。一部制定得无论多么完美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仍不能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内容。也就是说,“正当程序”要通过“程序正当”来体现。而要做到“程序正当”,首先要制定一部完整体现“正当程序”的刑诉法典;其次要确立一个合乎诉讼实践规律的证据制度;最后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主要是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的依据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已开始基于正当程序原则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本文就在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违反法定程序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评判标准的情况下,正当程序构成合法性审查标准的法理依据和法律依据以及正当程序审查标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一案说起,认为该案适用了正当程序原则;并从必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贯穿着整个立法思想,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这一理念对于我国在法治进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当程序有着独特的价值,在未来的中国将会广泛的应用到立法、行政、司法等社会领域当中,正当程序是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而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将会跨越式的发展,并且构建的法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正当程序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以来的发展进行简要的考察 ,试图解释在不断变动的正当程序实践背后某种不变的价值。以此为思路 ,文章提出了“最低限度公正”之概念并运用这一概念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中的公平与效率之争进行了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