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我国先后召开了两次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由中国国民党召集的政治协商会议被称为"旧政协";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一度被称为"新政协",后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论是旧政协还是新政协,多党合作在促成会议召开、达成会议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政协与旧政协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多党合作也表现出迥异的政治风貌.梳理多党合作在旧政协和新政协中的差异,对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关系的演进,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制度自信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县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政治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邀请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进入解放区,共同筹备新政协。筹备新政协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民主协商为主线、以团结合作为主题的中国民主政治特色。  相似文献   

3.
新政协与旧政协有着本质的不同,新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导下,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不包括国民党反动派的人民政协。"五一口号"发布后,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对筹备新政协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最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新政协的召开。确定人民政协从哪里走来,关键在于这一时期党中央在哪里运筹帷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政协从西柏坡走来。在新政协诞生过程中,香港、上海等地民主人士分别到达解放区的李家庄、哈尔滨,在召开新政协的地点上曾先后选择过哈尔滨、西柏坡,最终召开于北平(今北京)。西柏坡与香港、上海、哈尔滨等地在当时是中共中央与地方、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在西柏坡最初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西柏坡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为多党合作制度的诞生提供了有力保证。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为多党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西柏坡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是多党合作的稳固基石。西柏坡时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积极探索是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权,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多党合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在西柏坡最初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西柏坡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为多党合作制度的诞生提供了有力保证。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为多党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西柏坡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是多党合作的稳固基石。西柏坡时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积极探索是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关键。中共积极争取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权,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多党合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发表宣言、声明,立即表示响应,有的民主党派还主动明确地提出:在联合政府中,中国共产党是当然的领导者,并明确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将革命进行到底。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65年前,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无党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任务的理性审视和建立统一战线的自觉意识,为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组织基础;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演进路径也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获得各民主党派高度认同的实践过程;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生成表达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认同和接受,其演进路径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动力来源和方法依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继往开来的"同心"熔铸使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具有了面向未来、永葆先进性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为标志,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序幕,也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序幕。中共中央"五一口号"郑重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辉煌耀眼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各民主党派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公开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这里走来。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在人民政协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这里,吹响了召开人民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动员令"五一口号",制定了建立新中国路线图和时间表;在这里,拟就了筹备人民政协章程《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草案,为人民政协的筹备提供了政策依据、基本遵循;在这里,起草了"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在这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出了《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在历史上第一次自觉、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人民政协的顺利召开奠定了政治基石。也正是这一系列前期工作的精心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可以说,正是中共中央与各民主党派在西柏坡的一系列实践探索为人民政协的召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发布了"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新道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3.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新政协,讨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宣言书。论文依据史料考证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决策缘起,断定初稿起草人为胡乔木,全面解读"五一口号"的初稿文本,确认《晋察冀日报》版"五一口号"是毛泽东审定清样的标准版,厘清史实,多有创新。"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结果,是蕴积已久的建国方略的喷薄欲出。"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海外华侨团体和民主人士的热烈拥护。众星拱北,万水朝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协商民主制度由此形成,新中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从西柏坡走来。  相似文献   

14.
1948年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提出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对促进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建立新中国设计了基本的框架,推动了新政协的胜利召开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统战",恢复成立了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发布了"五一"劳动节口号,与奔赴解放区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初步设计了中国未来的政党制度,确定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方针,形成了大团结大联合、民主协商、及时调整统战政策、重视党外人士政治安排、各民主党派主动接受中共领导等优良的统战传统。学习掌握这一时期的统战历史,弘扬传承这一时期形成的优良统战传统,对做好当前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统战优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中发出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于是召开新政协进入了宣传和酝酿阶段。毛泽东写信给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主席李济深、在香港主持盟务的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沈钧儒,信中说:“在目前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  相似文献   

17.
现场教学     
<正>李家庄: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随着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和"五一口号"的发布,李家庄村见证了中国统一战线从战略策略走向政治制度的历史跨越,留下了许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统战实例,在党的统战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1948年9月,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在李家庄恢复成立。1949年3月,中央统战部离开李家庄村进驻北平。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和民主人士旧居,记录了党的统战工作场景和新政协的前期筹备过程。李家庄统一战线陈列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的足迹,李家庄为了铭记历史而存在,为了传承革命  相似文献   

18.
“同心思想”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与民主党派同心合作的历史和实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实现了从争取民主党派与之同心到领导民主党派与之同心;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民主党派都具有爱国反帝的光荣传统。在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反对美国政府援助南京政府,干涉中国内政;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反内战反独裁,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共同奋斗;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参加筹备新政协,参与创建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五一口号"的发布是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形成的历史契机,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协商民主、多党合作等方面的伟大实践及光辉典范。"五一口号"的发布,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自觉选择并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极大地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参与建立民主联合政权的积极性,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为当前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