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出的《国务院关于1998年特别国债付息问题的报告》。会议认为,为使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顺利进行股份制改造,调整特别国债付息政策是必要的。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这个报告。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妥善解决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四家银行")特别国债付息问题,确保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国务院研究,拟调整四家银行持有特别国债的付息政策。 一、特别国债利息的现行处理方式 经第8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财政部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三年来,全国人大共批准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下面,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债投资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决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议案》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国务院提出的议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议案审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批准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调整为53365.53亿元。  相似文献   

5.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所作的说明,审议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增发国债、调整预算的议案。会议决定:批准1998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提请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的工作报告中将就此问题作出说明。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议案审查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要求,对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大举措,要统一认识,树立全局观念,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所作的说明,审议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增发国债、调整预算的议案。会议决定:批准1998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提请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的工作报告中将就此问题作出说明。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议案审查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要求,对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大举措,要统一认识,树立全  相似文献   

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所作的说明,审议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增发国债、调整预算的议案。会议决定:批准1998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提请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的工作报告中将就此问题作出说明 。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议案》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国务院提出的议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议案审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批准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调整为53365.53亿元。  相似文献   

9.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议案》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国务院提出的议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议案审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批准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调整为53365.53亿元。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收到《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议案》后,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听取了财政部的汇报,召开全体会议对议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  相似文献   

11.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的审议意见,结合审计长李金华受国务院委托在本次常委会议上所作的《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对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受国务院委托在本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199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1998年中央决算(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199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经过审议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1998年中央决算(草案)》,批准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所作的《关于199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建议。会议要求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的要求,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按预算安排支出,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为更好地实现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议案》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国务院提出的议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议案审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批准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调整为53365.53亿元。  相似文献   

14.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国务院委托,我就今年增发600亿元国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作如下说明: 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1998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财政部向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一九九三年国债发行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3]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政部、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一九九三年国债发行工作的请示》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16.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增发国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所作的说明,审议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增发国债和调整中央预算的议案。会议同意国务院提请审议的议案,决定:批准增发国债和1999年中央财  相似文献   

17.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议案》。 会议认为,国务院提出的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议案,对于提高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信度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强人民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收到《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发2023年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及调整2023年中央预算的议案》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进行预先审查的基础上,召开财政经济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财政部对议案所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1998年大水以后江河治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998年大水以后,我国的江河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8月6日、1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就国务院准备提请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增发国债、调整预算的议案听取了财政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汇报,进行了讨论和研究。8月27日,财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