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华如练。 仁立窗前,点燃一支香烟,吐一串飘扬的思绪,心如潮涌。我启开记忆的酒瓶,慢慢品上一口自己酿制的老酒,负重的灵魂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传统儒家思想存在的尊重独立人格的节操、刚健、弘毅、自强不息有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天下为公,爱国为民、以义为上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推已及人的和谐和恕道精神、立品为人、修已笃行、知行统一的道德自觉与修养理论等五个方面优良品质,并论述了这五个方面的儒家价值观对于身于21世纪全体中国国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二元规范体系下,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协调与衔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命题。二者的协调与衔接需要从立法立规、适用、合宪合法性审查等诸多场域展开。其中,在立规立法中的协调与衔接是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协调与衔接的前端机制。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立法立规上的相互协调、动态衔接和良性互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立法立规前,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之间形成相对明晰的调整范围;其二,立法立规中,党内法规立规主体和国家法律制定主体的沟通协调;其三,立法立规后,两大规范体系动态运行的立法立规调整,即立法转化。  相似文献   

4.
政工短讯     
新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引导职工“六破六立”新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在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教育引导全体员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剖析错误观念及其危害,把“六破六立”作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落脚点,即:破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等政治理论观点的影响,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破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思想;破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立无产阶级的价值观;破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立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破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立爱国主义精神;破信仰上帝…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6,(9)
正中华民族历来都是非常重视德育教育的民族。《左传》中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立德树人因此成为历代教育家和教育界共同遵循的理念。一直以来,高等学校都将对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职能。此外,科学  相似文献   

6.
曾斌 《学理论》2009,(18):6-7
本文指出了传统儒家思想存在的尊重独立人格的节操、刚健、弘毅、自强不息有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天下为公,爱国为民、以义为上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推已及人的和谐和恕道精神、立品为人、修已笃行、知行统一的道德自觉与修养理论等五个方面优良品质,并论述了这五个方面的儒家价值观对于身于21世纪全体中国国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廉政文化研究》2021,(5):40-47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推进依规治党的根本依托和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立规前评估制度虽尚未在现行党内法规体系中得以有效建立,但其作为完善党内法规评估制度、补足立规质量保障制度、优化立规资源配置、提升立规效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已成为进一步推进依规治党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立规前评估制度的科学构建,应以明确的评估指标作为逻辑前提和关键要素,其设置要以客观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现实性和预测性相结合为基本遵循;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决定性指标,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合法性、合规性,二是程度性指标,包括规范性、民主性、必要性、协调性、效益性,为立规前评估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腐败与反腐败的新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反腐的新思想、新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台阶。以党中央全面反腐为出发点,以"破"和"立"辩证视角来分析:"破"就是高压反腐,营造权为民所用的政治环境;立"就是建章立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便腐的制度氛围。从"破"和"立"的辩证统一,论述高压反腐和建章立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党内法规配套立规是指具有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主体为保证上位党内法规的有效实施,制定旨在细化上位党内法规内容的下位党内法规等一系列立规活动。党内法规配套立规的制度文本分析表明,尽管配套立规已逐渐引起中央层面重视,且几乎各类中央党内法规均含有配套性条款,但要求"应当"配套立规的上位党内法规数量还是较少,并集中于党的建设法规与党的监督保障法规领域。从配套立规的实践探索来看,尽管中央部委和地方党委积极展开配套立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重复立规、滞后配套、越位配套甚至选择性配套等。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增强上位党内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党内法规配套立规也应遵循法治思维及其要求,坚持合法合规、程序正当、因地制宜、科学规范的基本标准,这些立规标准也对上位党内法规制定主体与配套立规主体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保障立规的主体、内容与效力合法合规,保障党员参与监督权利,着重对基础主干法规和重点领域配套立规,满足配套立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宝池 《理论探讨》2003,2(4):19-20
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提出了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目的,破之前要设计好立的方案,破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破之后立要快、要新、要牢,这样的破和立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改革开放中的破与立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投资的增长,只靠中央财政显然不敷所需。一位中央负责人今年初曾就此提议说:要提倡赞助办学,资助办教育,别的什么赞助都不提倡。要立个规矩,立个法,可以立个基本制度。靠国家预算,年年预算,年年解决不了,一年一年地拖是不行的了。我们教育要提倡赞助,大家都在为教育呼吁,我们就开这么一个口,只准赞助办教育,允许社会资助搞教育。这组报道说明从社会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是缓解经费短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三不朽"一直被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和追求,但历代注家对其思想文化蕴含的解读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其文化效用的发挥。通过对"三不朽"内涵与外延的梳理,"三不朽"的实质蕴含为:"立功"与"立言"源于"立德","立德"统率着"立功""立言","立功""立言"是"立德"的重要体现。"三不朽"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三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统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立足于新时代,"三不朽"对于当代人为人民立德、为事业立功、为时代立言有着重要的昭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眭达明 《各界》2011,(12):65-66
武则天时期,朝廷有位官员叫张衡,虽是令史(俗称吏员或胥吏)出身,但官阶已到四品,如果再升一级,就成了三品官员。唐朝的三品是个什么级别呢?如果拿现在的官职来对比,那么四品是司局级或副部级,三品就是正部级了。不仅如此,在唐朝,有些三品官员如能加上“同平章事”头衔,还是实质上的宰相。所以在唐朝的官场上,从四品到三品是个很难爬...  相似文献   

14.
坐过火车的人大都知道‘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危险品。‘三品’的具体内容,铁路部门有严格规定,不容我置喙;但把‘危险品’与‘易燃品、易爆品’并列起来凑成‘三品’,这种文字概括,大可推敲。形式逻辑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外延之间有同一、种属、并列等关系,确  相似文献   

15.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  相似文献   

16.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化要求党内立规的协调。党内立规协调是指党内立规的结果——党内法规,应当在保持自身内容得当一致及其与已有党内法规体系相融合基础上,满足党内治理制度和规则需要的同时,与国家立法和党治国理政需要相匹配,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协调。党内立规协调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个层面。党内立规协调的实现需要借助相应的协调机制。党内立规协调机制体系的构成主要规定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之中,它涵盖了党内立规的准备、确立和完善各个阶段。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化的实质推进离不开协调机制的有效作用,而加强起草和评估这两个环节的协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包丽敏 《学理论》2013,(20):231-232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起点;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飞跃;社会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18.
罗瑞卿将军长身剑立,双瞳炯炯。与人聚,如鹤立鸡群,尤为突出,毛泽东尝戏呼"罗长子"。据云,有人给邓小平送礼,邓小平曰:"礼照收,事不办。"有人给周恩来送礼,周恩来曰:"礼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建设就要始终坚持共产党的立党宗旨,研究立党宗旨的时代性及其一以贯之的哲学本质,研究立常宗旨的信仰结构,研究反对执政党内的权力腐败与立党宗旨的关系,有助于全党理解立党宗旨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提高全党坚持立党宗旨的自觉性。一、立党宗旨的时代性及其哲学本质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趋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共产党的立党宗旨。他们指出,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20.
段君 《青年研究》2020,(4):21-31
从消费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青年消费者参与线上信誉机制的过程,呈现集体意向与山寨品消费之间的关系,探讨网络市场山寨品流行的社会文化原因。研究发现,线上交易平台惯常采用的信誉机制为山寨品的流行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信誉机制中的关系运作,坚持时尚潮流文化的青年群体能够发现、比较、体验不同商家的山寨产品,并就商家责任、产品改进等事宜进行磋商,山寨品表现出精益求精的发展趋势。伴随山寨品的不断精益和流行,时尚青年群体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再生产,推动了青年潮流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而这种文化繁荣又反过来刺激山寨品市场的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