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4月1日至20日,中共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就国内和平问题进行谈判。这本是一次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机会,但由于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随后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那么,此次国共和谈的背景是什么?双方当时各自对和谈持何种立场?双方又是如何坐到一起谈判的呢?  相似文献   

2.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歼灭汤恩伯部江防军18个军、58个师共40万众.在这之前,国共双方代表曾在北平举行了近一个月的和谈,共产党从人民渴望和平的大义出发.提出一个"和平渡江"方案,国民党和谈代表团也已接受,并将其写进<国内和平协定>,但幕后操纵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决定打过长江去.  相似文献   

3.
关于斯大林是否劝阻中共渡江问题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斯大林是否曾"劝阻中共渡过长江"的问题上,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界曾进行过热烈争论.1994年俄国学者齐赫文斯基在俄国<近现代史>杂志发表了<1949年1月的函电往来>一文,公布了斯大林与毛泽东就国共和谈问题的往来电报,有的学者根据1月14日电报,认为斯大林没有"劝阻渡江".①笔者在俄罗斯查到了斯大林与毛泽东往来函电的原件以及其他原始文件,依据这些文件对斯大林是否曾劝阻中共渡江问题试做一次新的辨析,认为斯大林的几封电报及1949年1月底米高扬所说的"联合政府"就是斯大林"劝阻渡江"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4月2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正准备渡过长江对国民党做致命一击时,英国海军护卫舰"紫石英号"强行闯入长江,与解放军交火后被击伤搁浅,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紫石英号"事件。而事件背后的外交较量却鲜为人知。"紫石英号"擅闯长江,引发炮战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中共中央军委发起渡江作战命令,大战一触即发。而此时,英国海军护卫舰"紫石英号"却不顾解放军公告,以保护侨民为由闯入我军长江防线,对渡江战役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及时把握了形势,在时局发生急剧变化之时,决定按照中共中央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卢沟桥事变前2个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与龙岩适中国民党驻军进行了成功的地方性谈判,实现了局部停火.6月,闽南国共和谈受挫,继而发生“漳浦事件”,给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予很大影响.但是,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坚持原则,提高警惕,排除干扰,成功地进行了闽西国共和谈,在闽西地区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6.
张治中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嫡系将领,因为他曾主导参与多次国共和谈,故有"和平将军"之称.  相似文献   

7.
正地处闽赣边界黄岗山北麓的闽北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是闽赣边三年游击战争一个隐蔽战略基地,也是闽赣边国共和谈的地点。大洲谈判,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闽赣边区地区性的国共和谈,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一系列国共和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洲谈判对闽赣边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它不仅是闽北国共合作的里程碑,也为闽北新四军五团打造了一条从三年游击战争转入抗日战争的光辉之路。时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在大洲谈判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949年1月,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张轸在信阳宣布独立,湖南省主席程潜在长沙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要蒋引退.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以“因故不能理事”为名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之职.22日,李宗仁表示愿意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8项和谈条件,并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和平谈判使团前往北平,开始了国共之间长达3个月之久的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李宗仁还安排了一些人士,秘密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直接与中共方面接洽,试探中共的反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人物名叫刘仲容.早在抗  相似文献   

9.
1981年10月,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台湾当局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发表不久,叶剑英接见应邀由香港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的原蒋经国机要秘书沈诚。沈诚到京前专程去台湾请示蒋经国,蒋经国对沈诚此行“既不鼓励亦不禁止”,实际同意沈诚去北京,并嘱沈代他去溪口老家看看,“最好能拍一些现场照片”。叶剑英同沈诚探讨国共和谈的可能性,要沈诚向蒋经国转达中共的和谈诚意。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希望国民党“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8月17日,宋美龄在台北发表《给廖承志的公开信》,称第三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国共和谈破裂.任国民党和谈代表之一的章士钊没有南返,而是留在北平,参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新政协筹备会.章士钊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章士钊被选为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并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1956年,由周恩来提名,又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长.  相似文献   

11.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时虽然国共和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日军、国民党军的特务经常潜入延安破坏捣乱,土匪地痞也动辄滋事,延安的社会治安秩序并不安定。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国共和谈后,中共中央就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问题同国民党政府达成协议,闽西红军游击队2000多人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三、第四两个团.  相似文献   

13.
卢郁文,1890年12月10日生于河北省卢龙县木井乡卢柏各庄的一个书香世家,1968年10月6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8岁。生前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是我国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毛泽东与卢郁文的交往始于1949年的国共和谈。此前,卢郁文参加过北伐革  相似文献   

14.
明红 《党史文苑》2002,(1):22-23
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是一个谈笑风生,富有机智和幽默感的人。他时而以幽默作武器,尖锐辛辣,打击敌人;时而以幽默作调味剂,妙语连珠,批评教育同志;时而以幽默作润滑剂,谈笑风生,密切人民群众的关系。“毛”字是一个反“手”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期间,陪都各界轮流邀请毛泽东演讲,文艺界知名人士亦筹办了一次讲演会,地点在黄家垭口中苏文化协会内。毛泽东妙语横生,谈了他对国共和谈的看法,激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讲演中间,突然有人向毛泽东提了一个很尖锐而又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假如此…  相似文献   

15.
A1946年6月底全国性内战爆发后,时近一年的国共和谈的成功希望本已荡然无存,但无论是蒋介石,还是作为国共调处人的美国特使马歇尔,都不愿宣布和谈破裂,而是继续与中共进行所谓谈判。蒋介石想利用和谈作烟幕,欺骗舆论,掩盖其军事进攻,并企图将内战扩大的责任嫁祸于中共。马歇尔不肯主动退出调处,为的是继续贯彻美国的对华政策———助蒋反共遏苏,但又要求蒋作出某种让步,并进行某些民主改革。这种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最终使马歇尔逐渐失去其公正性,沦为蒋之帮凶。为助蒋行骗,年逾花甲的马歇尔不惜冒着酷暑,在7至9月间,…  相似文献   

16.
慕安 《党史纵横》2012,(2):54-58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国共交往的历史上,有两位当事者的交往殊值一记。一位便是举世闻名的周恩来;另一位却是鲜为人知的张冲。这两位分属于不同营垒而又有过怨隙的人物,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捐弃前嫌,走到一起,在国共间架起和谈的“桥梁”,为抗日救亡事业,为国共二次合作,留下了令人动容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王光荣  李鑫 《湘潮》2005,(5):50-52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从保安进驻延安。当时,正值国共进行团结抗日的和谈时期,敌特活动十分猖獗,土匪地痞也经常出没。为保证中央和地方党政军机关的安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1938年5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延安市警察队,隶属市公安局。警察队编制为35人,设正副队长  相似文献   

18.
朱启钤号桂辛,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交通部部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时曾出任北方总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与这位北洋政府的代总理有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1949年国共和谈时,章士钊先生作为国民党政府代表之一参加和谈。章士钊与周恩来、朱启钤均是老朋友了,故周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春,国共北平和谈正式破裂,中国人民解放军迅即发起渡江战役,并于4月23日攻克了南京。众所周知,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所在地。南京刚刚解放,城内外秩序混乱,中山陵能否和平交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保护好中山陵,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和总前委对此非常重视,部署了一  相似文献   

20.
他在抗战前夕救国会“七君子”案中追随宋庆龄“自请入狱”;在40年代昆明民主运动中奔走讲演,得到周恩来赞扬;在国共和谈时与特务头子周旋,设法营救被捕民盟盟员和中共地下党员;在大决战关头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