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性腔上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育成鸡。该病自 196 2年在美国发现后 ,相继在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 ,尤其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更为严重。在我国 ,IBD自 1979年发现以来 ,在许多地区发生和流行。在甘肃省 ,2 0世纪 90年代初IBD呈暴发流行 ,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自 1996年以来 ,该病的暴发流行虽得以控制 ,但散发和混合感染及非典型性流行时有发生。现阶段 ,混合感染或综合征已成为甘肃省鸡病发…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董运启(山东省菏泽市畜牧渔业局27400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征IBD的流行特征、一般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已被人们掌握,临床上不难作出诊断。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由假结核棒状杆菌所致的骆驼脓肿病,是一种呈地方性散发流行的传染病,其在我国甘肃、新疆、内蒙及宁夏等省(区)流行严重。诊断假结核棒状杆菌病的血清学方法很多,但都不甚理想,其中以IHA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好。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实验动物为模型,探讨ELISA在检查双峰驼假结核棒状杆菌毒素抗体中的价值,并将其与IHA进行比较,对应用此法早期诊断双峰驼假结核棒状杆菌病的可行性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叫甘波罗病(G-umbro disease),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省流行严重。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包括进口苗)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鸡嗜血杆菌所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广泛地流行于世界各国,近年来,我国的北京、陕西、云南、河南及山东等省市曾先后有本病发生。1988年11月,安徽省巢湖市某户饲养的良种罗曼蛋鸡父母代爆发了一种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和脸部肿胀以及红眼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现场调查,结合临床解剖、病原涂片、动物接种、琼扩试验的结果,确诊为由鸡嗜血杆菌所致的传染性鼻炎。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某养鸡户用笼养方式饲养来航鸡 80 0余只 ,2 0 0 0年 1月 ,部分鸡出现流鼻液 ,流泪 ,颜面、下颌、垂肉水肿 ,以后鼻液增多并变粘稠 ,排绿色粪便 ,产蛋量明显下降。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 ,鼻腔、眶下窦内充满水样乃至灰白色粘稠粘液。鼻腔、眶下窦及气管粘膜呈现卡他性炎症 ,下颌皮下组织浆液性浸润。病原检查和人工感染试验 无菌取病鸡眶下窦的渗出物 ,涂片、瑞特氏液染色、镜检 ,见病料中有两端浓染的小杆菌。将上述病料接种于鸡血清鸡肉汤琼脂、鸡肉汤琼脂和普通琼脂平…  相似文献   

7.
鸡链球菌病是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02年由Norgaard和Mohler发现于美国,称为鸡的卒中性败血症。1905年Dammann和Manegold在德国描述为鸡的睡眠病。此病在美国、苏联、德国等的鸡和小火鸡中呈暴发性、毁灭性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饲养与多途径、大市场流通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方面给养鸡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另一方面使鸡病种类不断增多、危害日趋严重 ,而且使疫病流行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给防制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与任务。笔者根据多年来甘肃省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防制状况 ,分析了甘肃省鸡病流行态势与特点 ,并对今后的监控措施提出了浅见 ,供同仁参考。1 流行态势与特点1.1 新发传染病不断增加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以来 ,以传染性支气管炎 (IB)、减蛋综合征 (EDS)、传染性腔上囊病 (IBD)、病毒性关…  相似文献   

9.
多杀性巴氏杆菌(以下简称巴氏杆菌)是畜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菌。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常常引起畜禽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畜牧业生产的很大损失。其所致的巴氏杆菌病是畜禽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巴氏杆菌取何种途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起发病,长期以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内源性感染,认为巴氏杆菌正常存在于动物体内,特别是呼吸道内,当遇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影响,抵抗力降低时,就可侵入体内引起发病。另一种说法则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鸡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胸、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和坏死为其典型特征,是目前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IBD的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亚临床IBD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雏鸡和免疫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笔者曾参加了某鸡场两次传染性鼻炎流行的诊断治疗,现将该病与鸡霉形体混合感染时的流行 特点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本病第一次流行发生在1984年元月中旬,当时在一幢550日龄的产蛋鸡与120日龄的育成鸡合群混养后第4天先发病,经26天全场有10幢鸡群陆续发病(包括产蛋群、育成鸡群和种鸡群),死亡9519只,死亡率为5.6%,病程26~41天,流行期54天;第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鼻炎系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llinarum)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流水样鼻涕,面部水肿和流泪为主要特征。本病现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我国虽未见有本病的详细报道,但资料表明,一些地区曾有类似于本病的鸡病发生。为建立SPF鸡群的检测方法,我们对人工感染本病鸡只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藏八一镇雏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调查佘永新(西藏农牧学院林芝860000)近年来,随着西藏地区养禽业的迅速发展,禽病的流行亦日趋严重,其中以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霍乱为危害当地养育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点是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死亡率,常呈毁灭性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 )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鸡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 ,ILT在全国许多地方发生或流行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也呈现典型的地方性流行 ,病死率达 10 %— 70 % ,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为此 ,我们对这些地区ILT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采集病料 ,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1 发病情况1992年以来 ,河北省各地一年四季都发生ILT ,冬春季节发病尤为严重。部分地区表现为地方流行性 ;一些地区的鸡群症状较温和 ,表现为流泪、流涕、眼睑肿胀、食欲减退、产蛋量稍有下降 ,少有死亡现象 ,2— 4周可恢复…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龄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全身性、急性传染病。本病自1962年由美国Casgrove首次报道以来,相继流行于美洲、欧洲、亚洲等地,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成为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鸡痘胚体弱毒苗免疫性能的研究赵振芬刘公平1)齐铁英2)唐桂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450045)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皮肤型和粘膜型两种。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型鸡场中流行更严重。鸡痘可使病禽生长迟缓...  相似文献   

17.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所引起鸡的一种比较重要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胫跗关节腱鞘肿胀和腓肠肌腱破裂,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高。我们于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对山东、河南两省17个鸡场进行了鸡病毒性关节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在某些发病鸡场的鸡群里,从病鸡的肿大关节中采取病料接种鸡胚,分离到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水泡病传染快,发病率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是巨大的。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防制本病的方法和途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几年的生产实践,使我们对猪水泡病有了初步认识,这种由小核糖核酸类肠道病毒引起的疫病,除具有一般病毒性传染病发生、发展、流行和停息的共同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于1989年4月在我县首次发生,随后呈广泛性流行并导致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我局兽医诊断室记载,从1989年4月至1991年12月,诊断的89群病鸡96781只中,IBD占67群74061只,分别占诊断群和发病鸡的73%和76.5%。鉴于IBD在我县流行严重,我们于1991年2月,开展对抗IBD高免蛋黄液进行研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近年发生和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随着鸡IBD广泛发生和流行,河南许多鸭场一直疑似有本病的发生,主要危害5~30日龄的雏鸭,为弄清病因,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1材料与方法1.1病料为采自河南省滑县及郑州市郊区自然发病雏鸭的腔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