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29年7月14日,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抵达沈阳,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至1930年3月末调离满洲省委,刘少奇在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里,领导满洲省委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其中,舆论宣传工作成效显著。这一时期,刘少奇领导东北各级地方党组织以及群团组织,刊印了种类繁多、数量可观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多达十余种。由刘少奇主持创办的省委机关刊物《政治通讯》目前仅见一期,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2.
今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特邀请省委党校刘贵田教授撰写了《刘少奇在中共满洲省委的历史贡献》一文,以缅怀刘少奇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3.
1927年10月,中共满洲临时委员会成立(1928年9月改为省委),统一领导东北地区的革命运动。至1935年4月,前后共有12届省委班子,其中较出色的省委书记是刘少奇。刘少奇为什么会出任满洲省委书记?这与谢觉哉的一段特殊经历是紧紧联系的。原来,谢觉哉曾于1928年12月末受中央的委派到东北巡视工作。12月23日,他到达沈阳。就在这天,满洲省委在沈阳市大东边门外地下党员牛思玉的家中开会,省委的主要负责人陈为人等以及东北各地党组织的负责人共14人参加。由于警惕性不高,会址选择不当,开会时被敌人发现,除一人脱险外,其余13人全被逮捕。谢觉哉了解到省委遭到破坏后,心情非常沉重,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他想方设法打听党的组织,为尽快恢复满洲省委不辞辛苦地到处奔波。刘少猷是较谢觉哉早些时候到达沈阳负责党的部门工作的。满洲省委遭到破坏后,他与12月23日脱险出来的团省委书记张任光召开了满洲党团联席会议,重组新的省委。谢觉哉分工抓宣传工作。此时,中央又委任谢觉哉为中央特派员、负责对东北地下党的工作作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的东北,同南方革命根据地党的地下工作基础好的地方相比,党的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骨干显得十分缺乏.因此,培养干部始终是中共满洲省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培训干部成效最为显著的是刘少奇主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时期.在刘少奇担任书记期间,中共满洲省委采取多渠道培训的方法,以解决党的干部缺乏的燃眉之急.首先,选送党团骨干.到中央干训班学习.1929年12月,刘少奇利用到上海汇报工作的机会,向中央特别提出了干部培训的事.回到满委后,刘少奇亲自清理组织名册,确定了20个候选人名单,调到省委考察后,陆续派到中央训练班学习革命理论和工作方法.任国桢、赵尚志、张于民、李维舟等人都先后到上海临时中央局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学习过.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即高度重视对党内的监督工作,并规定了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强化党的纪律,防止腐化现象的滋生。中共满洲省委作为重要的地方党组织,自成立起就根据中央指示,把党内监督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并设立了党在东北地区的第一个纪检机构——中共满洲省监察委员会。经费紧缺一直是中共满洲省委面临的一个严重困难。刘少奇任满洲省委书记期间,同时兼任中央审查委员会书记,深知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经费对于加强党的  相似文献   

6.
<正>《满洲通讯》是目前所知中共满洲省委创办的第一份党内刊物。该刊为月刊(1928年3月,中共满洲省委计划改为每月出版两期),油印,32开,由时任省委书记陈为人主编。1927年12月1日,《满洲通讯》创刊,1928年11月出版第十五、十六期后停刊(其中第十六期未发行)。陈为人创办《满洲通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地区处在奉系军阀的血腥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践踏下,社会动荡,民不聊  相似文献   

7.
<正>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将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党的舆论阵地,组织领导出版了十余种报刊,使其成为鼓舞东北人民英勇斗争的利器。这些报刊真实记录了满洲省委革命工作取得的光辉业绩,生动再现了刘少奇在满洲省委8个多月的革命历程。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失败后,东北党的力量受到严重损失。1929年夏,中共中央决定调刘少奇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当时的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廖如愿是湖南安化人。他曾任中共安化特支书记、常德地方委员会书记、益阳特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兼省农委书记、湘赣边特委组织部长等职。因湘赣边特委被破坏,于1928年9月由李维汉介绍去满洲省委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超 《党史纵横》2005,(6):47-47
4月29日,《中共满洲省委史》编写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来自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编写组成员参加了会议,研究员李蓉同志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出席会议,东北三史《(东北抗联史》、《东北沦陷史》、《中共满洲省委史》)编撰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王万宾同志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共辽宁省委副秘书长窦明洋同志主持。王万宾同志代表中共辽宁省委首先讲话。他在讲话中重点强调了编写《中共满洲省委史》的重大意义。他说,中共满洲省委是我党在东北地区成立的第一个统一领导东北地区党组织的机关。在将近9年的时间里,在异…  相似文献   

10.
1929年7月至1930年3月末,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这近9个月的时间,对于中共满洲省委来说,是从比较幼稚走向比较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刘少奇来说,则是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在东北地区这样一个极其复杂险恶的环境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为其形成白区斗争正确工作路线准备条件的重要时刻.不仅如此,在这期间,刘少奇还有一段被捕的特殊经历.在“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将刘少奇这段历史捏造成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证据”.所以,刘少奇在满洲省委这段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学者门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相继推出了一批回忆录、专题史料、研究论文和专著.现把这些著述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将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党的舆论阵地,组织领导出版了十余种报刊,使其成为鼓舞东北人民英勇斗争的利器。这些报刊真实记录了满洲省委革命工作取得的光辉业绩,生动再现了刘少奇在满洲省委8个多月的革命历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党史界公开出版的党史资料的书籍中,对1928年满洲省委出席“六大”代表说法不一:一说满洲省委出席“六大”的代表是唐宏经、张任光、朱秀春、于治勋、王福全等五名代表(1982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资枓》1982年第三辑,朱世荣编:《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事日记》)。一说满洲省委出  相似文献   

13.
《满洲通讯》是目前所知中共满洲省委创办的第一份党内刊物。该刊为月刊(1928年3月,中共满洲省委计划改为每月出版两期),油印,32开,由时任省委书记陈为人主编。  相似文献   

14.
谭译 《党史纵横》2001,(5):F003-F003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载有中共满洲省委分别于1929年7月20日和8月8日写给中央的两份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在“八一”举行示威游行的计划和执行情况,落款处署名“之启”。据考,“之启”是刘少奇在满洲省委工作时所用的化名,有时也称“赵之启”、“子棋”。这两份报告中刘少奇详细阐述了省委三次修改示威游行计划的理由和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满洲省委的这位卓越的领导人不唯上、不唯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事情是由中东路事件引起的。1929年7月10日,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由于受了蒋介石的误导和对形势作…  相似文献   

15.
马彦超 《世纪桥》2011,(8):21-23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会后,中央专门召集参加“五大”的东北代表开会讨论东北问题,决定为加强党对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亟需在该地区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将这个领导机构的名称定为中共满洲省委。后因中共满洲省委筹备委员会书记邓鹤皋在大连被捕,组建满洲省委的工作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遭受蓄意陷害,被戴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大帽子,“永远开除出党”。其主要证据之一,就是“1929年8月21(或22)日,刘少奇(当时化名赵之启)与孟用潜(当时名孟坚)在奉天(今沈阳市)纱厂被张学良逮捕。刘少奇立即供认自己是满洲省委书记,孟用潜是省委组织部长,供出省委委员唐宏经、王立功、张聿修、丁君羊、饶漱石和省委秘书长廖如愿,出卖了满洲省委所属东满、北满、旅大、抚顺等十多个特(县)委(支部)和奉天市的六七个支部”.  相似文献   

17.
孙洪江 《党史文汇》2002,(10):37-39
东北三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工作,并从1921年末开始,就陆续派人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5月,中共“五大”闭会不久,中共中央就决定成立东三省省委,即满洲省委。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于1927年10月末,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在哈尔滨宣告成立,省委机关驻地奉天(今沈阳)。1928年9月,中共满洲省委正式成立。1928年12月23日,中共满洲省委在奉天大东门外一党员(牛恩玉)家开会,被敌人发觉,与会的14人有13人被捕,满洲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陈列的展品中,有一件委任刘少奇同志为满洲省委书记的文件.这是1929年6月4日,党中央召开的第三十九次政治局会议的原始记录.从这份文件我们可以得知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向忠发、项英、杨殷、关向应、李立三、周恩来等同志.并有“派少奇去满洲作书记”的决定.这份原始记录的原件最初保存在中央档案馆,后不知下落.使现在陈列的这份复印件显得更加珍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41年9月11日,陈云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说:过去十年白区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在刘少奇、刘晓同志到白区工作后才开始改变,现在检查起来,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了十年来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陈云还郑重提出:有关于部位置摆得不适当,要正位,如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任弼时在第二天的发言中也说:我党的毛主席、刘少奇同志能根据实际情形来工作,所以犯主观主义少些。会议后,毛泽东写了《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和《关于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的长篇文章,里面多处肯定…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关,负责东北三省的党务工作。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东北的革命形势同全国一样处于低潮。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工作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在东北成立中共满洲省委。1927年10月,东北地区党员活动分子会议召开。会议组建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将机关设在奉天(沈阳),任命陈为人为书记。作为当时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从此肩负起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