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庆晨 《奋斗》2008,(10):60-60
人们对笔的形容可谓多种多样:文思敏捷的快笔,可以生花的妙笔,传说中马良那画啥变啥的神笔……初次写作称作练笔、试笔:说自己的字、画不好,谦辞为拙笔;自己写不好或不肯写,由别人代写,谓之捉刀代笔;终止写作、绘画叫作封笔。古时候连稿酬都不叫稿酬,而是叫润笔的。  相似文献   

2.
魏源对外政策的“三大主义”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对外政策的“三大主义”:一是“以夷攻夷”,即利用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制服敌对国;二是“以夷款夷”,即利用和平外交手段联合一国或数国共同对付主要敌人;三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以制约敌对国。魏源的“三大主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夷务”思想体系,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的概念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倩 《唯实》2008,(10):24-27
“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经验,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时间上,“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其内容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综合性的概念;“中国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中国模式”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萧玲 《党员文摘》2009,(6):40-40
早上起床后坐着吃早餐,在学校或单位坐着学习或办公,回家坐车,到家后又坐在沙发里或电脑前……如今,许多人的工作与生活用一令“坐”字就可以概括。  相似文献   

5.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由“禾”与“口”两个字组成,禾是禾苗,代表粮食;口是人口,两个字合起来。说明民以食为天,“和”的先决条件是人人要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言是说话、言论,代表意见或建议:皆有“都是”的意思,表示全部或整体。“谐”则明示人人都要有说话的权利,广开言路、言论自由是和谐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林彪事件给全党和政坛带来强烈震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林彪集团的余党或自杀毙命,或束手就擒。林彪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也给全党和政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4天后,即1971年9月17日,周恩来将《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稿报毛泽东审查。  相似文献   

7.
脸蛋和脸面     
寇研 《廉政瞭望》2013,(17):75-75
脸蛋和脸面,同属中国“脸文化”,表面看,说的都是有鼻子有眼五官齐全的正常人脸,但涵义大不同。脸蛋,很可能是一张年轻女性的脸,皮肤好,有弹性,有几分姿色,或略施薄粉,或浓妆艳抹。发一下“脸蛋”的读音,就会发现,这个原本与“但”同音的“蛋”,因为“脸”的缘故,携带了儿化音,没有说“鸡蛋”、“鸭蛋”时那种就事论事的正经,这个“脸蛋”显得风情、娇嗔,还有几分套近乎似的轻薄,比如“哟,看你这小脸蛋红的”。  相似文献   

8.
“死”,是人生最终的一幕布景,而又是无上的乐境;所以人们有的惧怕“它”,有的愿意和“它”亲吻。 如果要评判一个人的死价值是比泰山还重,或比鸿毛还轻,就要先明白他致死的原因,和濒死的情境。因为那是人格表现的终极。  相似文献   

9.
宗合 《党建文汇》2009,(6):54-54
那天的统计课讲的是“可能性”。教授说,当我们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有A或B的可能性时,概率要比同时具备A、B的可能性更大。然后他举了个例子:“现在我们来做个试验。题目是,什么样的男人是完美的?换句话说,你们最想嫁什么样的男人?来看看在多少男人里可以发现一个这样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10.
庄礼伟 《廉政瞭望》2012,(18):66-67
"不改革就死亡"2012年初发生的一件事,让越南社会和越共屏住了呼吸。1月5日,越南海防市仙郎县荣光乡的乡民不满政府违法征地而进行激烈抗争,开枪打伤了6名公安和军队人员。阮晋勇总理召开会议作出指示,县乡两级干部多人被撤职或被点名警告,持枪伤人的村民被逮捕。  相似文献   

11.
“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可以说,它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都把“所有制”作为反映经济实体或企业的本质属性的首要标志。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明明是私人经济或私人企业,却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一词,正是在“所有制”这个反映经济本质属性标志上采取隐晦、规避的做法,这一用语在理论上是不确切的。为了私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摒弃“民营”这个产权模糊的用语,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正名。  相似文献   

12.
做人如水——“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分别从价值观、心境论、心态论、立身说、交往论、待人说和为人做事七个方面,详细地揭示了“上善若水”的现代价值,对于构建现代健全人格和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占广进 《党课》2012,(24):60-61
你有脸,我有脸,他有脸,造物主为我们每个人都配备了一张脸。但脸与脸不同,千人千面,千面无相肖。即便是孪生兄弟或姐妹,也有些微差别处。  相似文献   

14.
在1937年“十二月会议”上,刚从莫斯科回国的王明根据共产国际意见,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核心思想即“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许多与会者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而此前一再强调必须警惕右倾投降危险,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独立性的毛泽东却相对比较“孤立”。毛泽东与王明在统一战线及国共关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尽管他并没有在会议上对王明的主要观点明确加以“抵制”或“斗争”,但还是坚持了自己原有的观点。由于王明有长期在共产国际工作的特殊身份,并且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曾起过积极作用,加之此前的洛川会议讨论八路军作战方针时中共领导层内部存在不同看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新事物,造成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一时“孤立”。  相似文献   

15.
说“奴”     
快乐大叔 《党课》2008,(4):97-99
“奴”是一个会意字。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指用手掠夺之,还有一说指女奴从事劳动。“奴”字本义则是奴隶和奴仆。后来发展了,奴又是对人的一种鄙称。比如奴胎(对乐户子女或奴婢的贱称,骂人话)、狂奴、奴官(出身卑贱的小军官)、奴下(才能低下的人),等等。同时还是古代男女自称的谦词,如奴哥(对女人的昵称)、奴家,等等。  相似文献   

16.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更好地活着。而所谓“选择”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大幸福或满足的较好的活法。  相似文献   

17.
苏北 《共产党人》2006,(23):54-54
贪官,古今有之,但古今贪官都不一例外地与“权”、“钱”、“淫”、“盈”四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古今贪官,首当其冲的就是贪权,没有权,贪官们就不可能达到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目的。有权,使有了一切。于是,贪官们削尖脑袋,钻天入地都要弄到“权力”。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之“新”思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体现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之“维”;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科学发展观之“度”。  相似文献   

19.
别让春节变“春劫” 花钱如流水,春节变“春劫”,过年真不易。因过年而“叫苦不迭”,主要是因为人情压力山大。长辈、晚辈都要给红包,走亲戚要带礼品,同学聚会,请客吃饭……举手投足离不开人情二字。当然不能简单地给人情下一个“好”或“不好”的结论。重人情,尚礼仪,礼尚往来,传递情谊,本是我们一个淳朴的传统。然而,当人情变成了“债”,不见了人情只剩下“红包”的时候,又还有多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吉同 《党建》2009,(8):51-51
前几天,我的一位在某局任“一把手”的同学,从外地“考察”归来享受了一番接风盛宴。他不无痛苦地说:“接风的入太多了,这酒让人喝得受不了,肠胃都变成下水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