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兰小琴一家四口,大女儿曹美月聪明漂亮,人见人爱;但小女儿曹玉杰却是个天生智障儿,从出生起时常癫痫病发。为照顾多病的小女儿,一家的生计仅靠丈夫一个人维持着。曹玉杰每年无数次进医院抢救,身边离不开人,兰小琴不能正常工作,靠着团里的特殊照顾政策,种着5亩自养地挣生活费,因为她别无选择。尽管女儿是一个严重智障者,但兰小琴从未感到自卑,她依旧给孩子每天洗得干干净净,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女儿出去散步,一直推着女儿走了20年。  相似文献   

2.
十年孤寂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第二十三。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相似文献   

3.
<正>翻开胡耀邦女儿满妹所著《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那张名为《整装待发》的老照片叩击着笔者的心扉:胡耀邦笑容满面坐在办公桌前,女儿满妹斜着身子为父亲扣上衣领风纪扣。重新品味这张洋溢着亲情和暖意的照片,笔者不由得想起数年前满妹来南昌时采访她,听她细说心中的父亲和自己通过写书抒发对父亲不尽思念的往事。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10,(12):53-53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520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办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来一香,原来是满满两箱书。王夫之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以书为嫁妆,是对知识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8日晚,绵阳市“绵州女杰”颁奖典礼上,有一位获奖嘉宾却缺席了。这位嘉宾叫刘文凤,她有个叫龚悦的女儿。在两年前的“5·12”大地震中,在北川中学倒塌的废墟下,龚悦被压在横梁下整整17个小时,刘文凤也在黑暗中陪伴了她整整17个小时,而且做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允许医生用钳子和菜刀截掉了女儿的左腿!在女儿远赴武汉治疗的日子,刘文凤又时时鼓励她要勇敢地直面残疾的身体,帮助女儿重新点燃生命的梦想……2009年高考,龚悦考入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然而,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存折     
林夕 《学习导报》2015,(2):50-52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们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有50万吧。"我摇摇头,说:"没有。"女儿脸上忍不住地失  相似文献   

7.
《当代工人》2011,(15):38-39
【背景故事】 我女儿是艺术专业研究生毕业,模样、身材也出众,我和她爸都是高知,女儿的成长环境是相当的优越。就在我和她爸欣慰于这些年的功夫没白费时,女儿却给我们扔来一个晴天霹雳:她要结婚了,对象是一个大她八岁的普通工人!  相似文献   

8.
再赴冬奥会 叶乔波,书写了中国冬季体育运动史上划时代的华彩篇章——23个世界冠军、冬奥会上为中国队实现奖牌零的突破。没有人会忘记她卓越的贡献,谁都知道她背着冰刀出征。坐着轮椅凯旋的故事。冬奥会,给了她那么多的酸甜苦辣,让她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9.
44岁的无房户玉建英,离异后带着女儿一起生活,家庭年收入3万多元,属于经适房保障对象。考虑到女儿正在读大学,经济压力较大,她申请了“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现在,她每个月只需付不到400元钱,就能住在一套近70平方米的经适房里。玉建英说:“我们在这儿已经住习惯了,等过两年女儿毕业了,就把房子买下来。我们有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10.
一位母亲中年得女,溺爱至极。女儿该走路了,母亲不让她下地,怕摔伤了她;女儿上学了,母亲放心不下,害怕女儿吃苦,把女儿从学校接回家,并辞去了公职,专门负责女儿的生活起居——结果原本智商正常、发育正常、神经正常的女儿直到30岁,智商还停留在6岁孩子的水平上——这是发生在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1.
早上起来,女儿准备上学。我笑着问她:“新学年了,有什么进步没?”  相似文献   

12.
家有中等生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第二十三。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  相似文献   

13.
记者见到曾学蓉时,她的脸上一埴洋溢着笑容,丝毫看不出她所背负的家庭重担:丈夫自2005年患病后只能依靠轮椅代步,仅凭她和未成年的儿子两人撑起一个家,是当地出了名的困难家庭。从2010年起,社区工作人员就数次上门请她做社工,直到今年8月曾学蓉才得空到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位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老前辈,由于长期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晚年体弱多病,平时主要依靠轮椅代步。有一年春节,部队领导登门看望慰问,女儿附在她身边喊了一句:"组织上来人了!"老前辈听后,竟"腾"地站了起来,条件反射般地问:"组织上有什么指示?"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竟然唤醒了几近失忆的革命老人!它生动展现了"组织"二字在那一代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党员,她有坚强和执著的信念: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有柔弱的一面:亲人离世顾不得看上最后一眼,女儿高考无法陪上一程……地震后第六天。第一次见到家人,崔夏默默垂泪,但哭泣后,她又回到抗震救灾第一线。  相似文献   

16.
心理作用     
以前有个官员的女儿中考要考体育,800米怕跑不下来。他们就给她用信封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了一颗维生素,告诉她这是通过许多关系搞到的兴奋剂,最后她果然跑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09,(10):70-70
我女儿3岁时被马车撞倒,导致一条腿残疾,现在她已经到了法定上学的年龄,面对应该入学的女儿,我非常担心,不知学校是否接收她入学? 山东/刘女士  相似文献   

18.
女儿在美国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回家,我问她,同学都认识了吧?班长啥样?她说,没班长.五年后,女儿上了初中.她第一天放学回家后,我问她班上有多少人,女儿说没有班.  相似文献   

19.
刘畅 《廉政瞭望》2012,(20):56-57
崔莹知道,她和女儿在进行一场赌博.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在升高中时,把孩子送回老家。她赌,女儿高考时,政策能够松动。现在,离高考只剩不到200天。崔莹说:“我愿意用自己一条命。换一张北京的考桌。”  相似文献   

20.
1942年春节前夕,廖梦醒和丈夫李少石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香港乘船偷渡到澳门他们在澳门住了几个月之后,同年5月,廖梦醒接到周恩来从重庆拍来的电报,嘱她和女儿陪同叶挺夫人李秀文及其女儿到重庆去;李少石则留在港澳工作。廖梦醒匆匆准备行装,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心爱的丈夫,带着她的女儿李湄以及叶挺夫人李秀文和她的女儿杨眉,立即踏上艰难的跋涉之路:经由肇庆、桂林、贵阳、独山,至同年8月3日清晨才抵达重庆。他们先在山城郊区一个小旅馆里稍事休息。随行的叶挺的梅副官和周公馆取得了联系后,周恩来派车把他们接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