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2,(7):37-38
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范围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经济关系仅指国家、国际组织间的经济关系;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不仅包括狭义的国际经济关系,还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个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有人称之为跨国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法所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的外汇平衡问题,必须研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并根据国际经济金融新形势调整我国的外汇平衡战略,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步的发展。一、90年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判断(一)国际经济变化趋势本世纪最后10年,世界经济将处于一个经济秩序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之中,国际经济活动将越来越走向全球化;在生产、贸易和金融等领域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经济国际化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都在加强,低速增长将构成90年代总体的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国际经济关系的变更。由于国际经济关系正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经济法的存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学习《国际经济法》首先应当以全球化的视角审视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动因及趋势,有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当代世界法律中先进的法律文化和法律技术,促进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国际经济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这种高智商性的各类跨国欺诈行为对我国日益繁荣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和严峻的考验.只有弄清楚国际经济欺诈的特点、种类及其表现,寻找到发生欺诈行为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才能在国际经贸交往中有效避免国际经济欺诈行为所带来的严重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国际经济法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济法是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及通行规则的一种反映或描述,它以国际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所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既有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也包括国内法律规范。较之其他法律,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其在规范国际经济交往主体行为、确立国际经济秩序、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完善国内立法等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荐书     
《先锋》2017,(3):66-67
王宏伟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本书共分十章,内容涉及国际环境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影响、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演化的历程、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环境、世界多元化与国际政治环境、新军事变革与国际军事斗争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程宗璋 《新视野》2003,(2):39-41
国际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其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WTO体制下,国际服务贸易应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等领域以及学术界、商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WTO体制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理念全球化角度,论证了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理念更新的客观要求,并揭示了人类视野拓新对社会进步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刘霏 《学习月刊》2011,(22):9-1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际经济决定国际政治,国际政治反作用或影响国际经济。随着国际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国家观念包括主权观念及国家运行机制受到冲击,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及任务和特点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所形成的结构状态,一般包括一极格局、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呈现,国际资本流动对整个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在电子、网络等科学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流动速度非同以往,而且发展中国家始终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青睐,因此,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所提出的生产和交换是经济曲线"两坐标"的理论,是从总体上研究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意蕴,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以国际知识分工为核心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以知识垄断为核心的国际垄断资本体系的有机结合.就国际分工而言,国际分工的内容、媒介和结构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就国际财产制度而言,国际垄断资本的独占方式、控制方式和股权的社会化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国际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国际游资作为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加入WTO后,国际游资对我国的影响会更加直接。要通过对国际游资的运作特征、投机行为的成因、引发金融危机的机制、经济影响等诸方面的理论分析,从而达到对国际游资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婷 《山西青年》2024,(7):120-122
作为贸易经济类专业的选修课,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本文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应用效果,以及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展望等,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趋势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环境的联系而孤立发展。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  相似文献   

14.
国际旅游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国际旅游可以作为政治外交的开路先锋和催化剂,是和平发展的推动力,并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旅游可以平衡外汇收支,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掌握经济主动权;国际旅游可以传播文化,推动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还能提升国家形象,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进程。国际旅游在国家发展对外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并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结果。中国国际商事仲裁事业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在仲裁制度、仲裁实践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中国完善仲裁立法并转变和创新仲裁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改革与发展的趋向应表现为国际商事仲裁类型的多样化、仲裁员制度的合理化、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大化、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的弱化和国际商事仲裁业务发展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切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分工国际化背景,对国际分工的核心竞争力形式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选择方式作了较为全面阐述。文章结合目前国际分工的特点和西部地区现实条件,认为跨越式发展是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选择。文章立足于自身现实条件的发展可能,从六个方面论述了跨越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世界各国围绕世界发展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的激烈国际竞争,既加快了资本全球化重组和生产国际转移,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格局与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又加剧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国际生产与国际消费、经济发展与国际收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发展格局与国际秩序的五大结构性失衡矛盾。这双重结果不仅再一次凸显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是一切文明民族生死攸关的问题"重大历史课题,而且迸一步凸显了粗放型现代化和全球化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重大矛盾,凸显了改革国际秩序规划和全球治理结构重大任务的紧迫性。当代世界经济结构的新变革新趋势与和平发展时代的新内容新形式,迫切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理,系统建立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新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整体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结构以及整体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也在不断优化提升.同时,虽然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有所提升,但在美国经济霸权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仍然面临多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坚持自由开放与政府干预并重的发展路径,维护和巩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利用相互依赖关系变化的有利条件是中国国际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间的有机互动不断增强,国际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深层经济动因.东亚产业转移促使东亚国际政治地位显著提升,奠定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主要国家(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均出现新变化,传统雁行模式逐渐式微,导致各国(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有升有降,从而对东亚主要国家(地区)间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中、日、东盟关系开始微妙调整,三边互动逐渐显现;中日韩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北亚合作趋势加强;台湾经济对中国大陆依存度加强,台独势力将受遏制,等等.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出现了什么样的重要变化?中国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课题组的《近来若干重要国际问题的分析》一文,对全球经济复苏、以20国集团为代表的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我国周边地区形势、美国对外政策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