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钢1978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完全竞争性行业及制造产业企业首个进入全球500强的企业(2003年)。2010年完成钢产量4450Zf吨(全球第三),利润总额236亿元(全球第二)。宝钢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与陈云1979年的宝钢调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走过半个多世纪路程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回首历史,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陈云发挥的重要作用。今年是陈云诞辰95周年,此时回顾陈云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令我们更加怀念这位革命前辈。 人民政权经济建设的奠基人 在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中,陈云是著名的经济专家,又是人民政权经济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随着我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逐步推进,陈云的经济决策和管理能力也日益显示出来。 陈云是我党较早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人之一。早在延…  相似文献   

3.
<正>宝钢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月浦一带,1977年开始筹建。1978年12月23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的第二天,宝钢动工典礼隆重举行。1979年初,国家财政出现暂时困难,宝钢建设到底怎么办,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中心议题。邓小平委托陈云出马,抓宝钢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主办的“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陈云经济思想研讨会”于5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的领导,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及家人,曾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经济学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等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一、陈云同志对我国财经工作的历史贡献陈云同志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建立的功勋尤为卓著。与会者从几个方面回顾了陈云同志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求实》1981,(11)
陈云同志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者,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作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收集了陈云同志1956年——1962年间所写的重要文稿,共23篇。《文稿》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总结的重要文献,是我党经济理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陈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始终坚持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领导经济建设,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杰出的领导才能。陈云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大最宝贵的历史文献。学习他的著作,可以鲜明地看出陈云指导经济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O本文从陈云重视国情研究、强调综合平衡以及最早主张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方面,来探讨陈云如何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原则,卓有成效地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视国情研究:要把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7.
陈云同志诞辰已100周年了。建国之后,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大转折关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和继承陈云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陈云高度重视从严治党问题。学习陈云从严治党思想,对于确保我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陈云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为了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陈云曾三赴苏联:第一次是在长征时期,另外两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苏联之行: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情况1935年6月,陈云从四川省天全县灵关殿秘密离开长征队伍,经成都、重庆,  相似文献   

10.
陈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 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对于经济工作,陈 云有着一种特殊的兴趣和才能,这也许 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 陈云出生在现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 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那个时代,练塘 店铺林立,算盘成为经营者们最好、最 先进的记帐结算工具。陈云从小就容纳 在人们用算盘记帐结算的大环境中,对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5,(6)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群众工作的思想精髓,对新世纪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当我们回首陈云群众工作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时,我们不禁感受到陈云群众工作其思想的深邃,更加看到包括陈云同志在内的中国人为此所作出的艰辛的探索、巨大的努力和重大的贡献。陈云群众工作思想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从中挖掘、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的瑰宝。  相似文献   

12.
毛胜 《湘潮》2018,(12):10-1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与陈云共事、交往40多年。毛泽东把陈云看成自己难得的战友,称赞他是个好人,也是个能人,比较公道、能干、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多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特别是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毛泽东非常倚重陈云,在延安时期、新中国筹备和成立初期、“大跃进”运动遇挫后3次点将陈云。  相似文献   

13.
霞飞 《党史博览》2005,(6):4-10
毛泽东与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相识、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毛泽东对陈云有过误解,但当误解消除之后,他仍然十分信任、赏识陈云,他称赞陈云时简明扼要地用了一个字:“能。”陈云评价毛泽东则用了含义很深的一句话:“他在我国历史上树立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陈云:“朱毛非但是人才,而且为不可多得之天才。”1933年1月,28岁的陈云同博古一道,在几名中央特科人员的秘密护送下,乘一条货船,由上海出发到达广东汕头,又乘火车至潮州,再乘火轮至大埔,从那里走了很远的山路,到达中央苏区。陈云进入中央苏区后,满眼是新的景象,内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面临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为了使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积累和消费等方面的比例更加协调和平衡,陈云在1979年3月首先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1979年至1980年,面对困难和阻力,陈云有压有保,艰难推进经济调整。在重视和加强农业生产,调整农业和工业关系的同时,着力清理和压缩基建项目,并重点保障以宝钢为代表的发展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重大建设项目。1981年至1983年,陈云提出一系列果断有力的措施,稳步推进经济调整,包括继续压缩基建规模、严格财政信贷管理、加强农业生产、按国家计划进行经济调整、正确处理调整与改革的关系等。通过不断调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更加协调和平衡,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吴禹谦 《世纪桥》2014,(1):80-81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陈云主张继承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做好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和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主要阐述陈云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以期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陈云对“一五”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及意义余钟波陈云参加主持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就提出了如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计划工作的问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不顾现实条件的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当第一...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4,(1)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陈云主张继承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做好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和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主要阐述陈云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以期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具有哪些特点? 答:陈云同志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意见。《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是一本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具有极其鲜明的思想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实”。陈云同志认为,搞经济建设不能凭主观愿望,不能靠书本,根本的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实”首先是要搞清我国国情,“实”就是要坚持实践第一,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就是要鼓实劲,讲究实效,凡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决策、方针,陈云同志总是坚持不懈地加以维护;凡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他总是努力加以纠正,或根据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加以完善提高。一切经济工作都要扎扎实实,讲求经济效果,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19.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所发表的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二年的二十三篇文章,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指导方针到具体措施,作了大量精辟的论述。认真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道路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下分四个方面谈些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最近,陈云同志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搞经济建设必须清醒地认识国情。他说:“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看到这种困难。现在真正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很多。”陈云同志的这一经济思想,既尖锐地指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多次跌交子、长期犯“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