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国栋 《思想战线》2006,32(4):121-124
基础设施投资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拉动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等投入增加连锁反应的"乘数效应",因激励学习要求、知识外溢和技术进步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GDP的增长,而增长周期约为6年,至第4年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搞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研究城市人口规模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规模决定了城市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如果城市人口规模控制、把握不准,与规划的指标相差太大,就会造成城市用地紧张、基础设施不敷使用、环境恶化或是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和部分基础设施。80年代初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人口规模预测得偏小,许多城市规划的2000年的人口规模指标在90年代初或中就达到甚至突破了,造成城市用地紧张、道路窄、数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帐,这种恶果一直还在影响着许多城市正常有序的发展。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城市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基础设施投资至少增加1万元,依据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21世纪最初的20年,城市人口将增加3.5-5亿,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至少要达到3.5-5万亿元,年均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要1 750-2 500亿元[1].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北京人口规模飞速膨胀,2009年底,常住人口1972万,不但远超北京“十一五”规划末1625万人的目标,也早就突破了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1800万人的目标。同样,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也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扩张,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跟上的情况下,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困扰,出现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以及入学难、就医难和公共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字     
《今日海南》2013,(3):5-5
2012年,海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6.61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省投资总额的23.6%。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实践》2000,(7):30-33
一、武汉市发展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分析基础设施消费具有两大属性:一是中间消费属性。消费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消费需求,不是最终消费需求,因此,当基础设施短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其短缺程度对消费者的消费约束就不会非常明显;二是基础设施消费有较强替代性,消费的弹性较大。这两大属性使得我们从市场角度认识基础设施的消费需求有了一定困难。下面我们从客观实情出发,简略地分析武汉市  相似文献   

7.
基础设施对武汉吸引外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水平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基于1990年~2003年间武汉市基础设施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时间序列资料,描绘了基础设施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运行轨迹,对基础设施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做了相关回归分析,并得出了它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其中基础设施用货物运输量和邮电业务总量来衡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的深化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面临大城市人口持续膨胀与中小城市人口不断递增共同发生。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给城市带来诸如就业岗位供给、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事业配套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因此,为实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确保全国各地区城市适度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0,(16):62-62
据中广网报道,最新统计,北京常住人口总量为1972万,提前十年突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常住人口规模。有专家指出,要鼓励企业多用本地人,以此优化人口结构,也能缓解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1977~2005年的北京人口统计,户籍人口增加551万,达到1181万,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增加641万,达到1558万。其中1978~1990年新增户籍人口185万,新增常住人口189万,15年间二者只差6万,十分接近,显示非户籍的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到5000人。但是1990~2000年的人口增长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户籍人口75万,年均7.5万,与80年代持平,新增常住人口277万,年均27.7万,大幅度超过新增户籍人口,反映出传统的户籍人口管理制度对人口总量的约束已经很困难了。  相似文献   

11.
一、北京供热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状况北京供热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建设的步伐已走过50余年的历程,不同年代、不同方式、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构成了北京供热行业的基本特征。从目前北京供热主体的性质以及投资、运营管理的模式看,大致分为六类:  相似文献   

12.
樊宁 《长江论坛》2004,(6):29-31
武汉市基础设施投资近年来增长迅速,资金来源逐步多元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投资与建设与全国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民间资本进入存在障碍,城建管理体制不协调.针对问题所提一些建议:采用新型融资方式,为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行政     
《人民政坛》2014,(6):4-5
<正>发改委首推80个鼓励社会投资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占三成据经济参考报5月22日报道,国家发改委21日下发《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首批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首批推出的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80个项目涵盖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1,(13):20-2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一举改变了我区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的状况。1978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3亿元,2010  相似文献   

15.
一、智慧北京总体要求2012年3月北京市政府出台《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发布八大行动计划,提出从政府主导领域和市场主动领域分类推进智慧北京建设。智慧北京的愿景是:建成宽带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共用的应用平台,形成产业与应  相似文献   

16.
数字贵州     
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进展良好;“5个1007工程”投资近3000亿元;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发布;快递进账近6亿同比增长69.58%;存款余额14560.2亿较年初增1295.2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现场签约694亿元。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2,(4):50-51
诚信高效廉洁创新文昌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间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19个,投资金额达到24亿元;"十二五"期间,拟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共36个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人口规模调控应从源头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抑制北京市人口过快增长势头的问题,普遍被当成一个是否应该限制外来人口进京的问题,或简单地被认为仅是区位优势的结果.这种表面的看法及其引发的争论,实际上把认识的焦点引离了对根本性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认识.外来人口不是随便进京、长期滞留的,而是北京的就业岗位雇佣的.换言之,北京市人口增长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在利用区位优势为城市定位、城市战略服务方面,北京市还存在不足.认真研究如何使区位优势真正有力地为北京市发展服务,转变"过度依赖于劳动力增长"的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协调解决北京市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投资主体缺位,投资管理体制不顺,资本筹划方式单一,投资结构不合理。存在这些问题有着深层的原因。解决办法,一是调整和转变投资政策,二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三是努力改善制度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20.
司增绰 《前沿》2009,(8):81-86
基础设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经济发展。就内容泛度来讲,基础设施包括狭义基础设施与广义基础设施;就基础设施功能来讲,基础设施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在经济衰退中,基础设施具有宏观经济调控的功能。在目前的经济衰退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以经济性基础设施为核心。特别应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