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发展转型、统筹城乡的新形势下,农业劳动者面临多重挑战,利益维护和增进颇为艰难,为有效克服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劳动者历史和先天的劣势,需要各级政府担当起“为农服务”的公共责任,在政策、制度、资金、产业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和要素资源向“三农”领域集聚,激活农村内生力量和优势要素资源,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  相似文献   

2.
劳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对劳动者的权利予以了广泛、充分的保护,但是,刑事法律规范却未对劳动者的权利予以全面、系统的保护,因而,现实生活中严重损害劳动者权利的行为日趋增多,为此,建议增设损害劳动者权益罪,对劳动者权利进行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3.
王可忠 《工会论坛》2007,13(3):16-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非正规就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已日趋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就业形式。但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对非正规就业群体中的劳动关系则未能做出相应的明确规定,在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劳动权益的保护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盲区。尚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机制;增强政府的维权职责;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加大社会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的认知;提高用人单位的维权认识和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从根本上保护广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中心镇的发展脚步日益加快,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屡有创新,但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成效不明显,尚有不少问题存在。本文通过对中心镇劳动者权益保护困境的分析,尝试提出解决中心镇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的三方面对策,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对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正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可见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其进一步规范与管制已迫在眉睫!就我国现状而言,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对于规范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动者高温权益的保障,已成当今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现行法律在保障劳动者高温权益上存在明显缺失,应通过新的立法,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完善监管和处罚制度,并提高劳动者的高温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7.
工会履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要增强维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加强工会维权的机制建设,牢固树立中国特色工会维权观,不断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工会维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劳动者对权益的需求层次密切相关,并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工会维权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将儒学传统与现实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结合起来论究,不难发现,儒学传统中的相关思想内容,既可为现代社会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理论筑建民族文化传统根基,其自身又可经创新性诠释而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理论的组成要素;并且,创新性开掘儒学传统资源,有助于建立健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医疗健康信息是劳动者职场化过程中产生的,兼具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属性的敏感信息。加大此类信息的保护不仅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更是保卫人格尊严与自由、维护社会秩序应有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劳动法》等多部法律均未对劳动者医疗健康信息的定义和保护予以明确规定,应建立职场劳动者医疗健康信息保护制度,限制“知情—同意”原则的适用,以充分保护劳动者隐私,提高信息流通效率。  相似文献   

11.
健全矿工维权组织,引入劳工权益保护组织对矿工权益保护状况进行密切监控,是提高煤矿安全监管质量,有效地降低矿难发生率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完善煤矿工会制度建设、提高矿工的组织化水平和维权能力,是中国矿难治理的一个独特思路和重要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的市民权利获得问题是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研究议题。基于对地方政府的深入考察,发现:地方政府的权利经营行为是影响流动人口市民权利获得重要影响机制。权利经营是指地方政府作为追求财政最大化的理性行动者,自1980年代初期起在一定程度上将市民权利进行了商品化、财政化,对市民权利进行定价并向流动人口出售,而流动人口则只能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购买获得市民权利。要让流动人口真正享有均等化的市民权利,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与加强地方督查机制,逐步消除地方政府的权利经营行为,回归权利不可商品化的本原。  相似文献   

13.
明子夫 《理论前沿》2004,(17):20-21
政府对人权有正向保障与救济作用;而行政权的异化、滥用又构成对人权的最大侵害。因此政府应在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构建平衡的关系以有效地维护和增进人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与政府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土地流转是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流转,有利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切入点之一。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背景及其意义,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提出了改进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行为的一些建议,旨在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程度,维护土地流转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网络监督:成因、局限及政府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普及,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腐败屡禁不止和反腐机制不健全以及民意表达渠道的不畅,极大促成了网络监督的勃兴。但是,可操纵性和欺骗性、非理性和情绪性、极端自由性,以及网络监督的民意背离性、新闻性和时效性都是值得警惕的问题。反腐机关应当:依法规范网络监督;建立网络信息快速反应机制,抢占舆论主动权;主动求变,建立政府引导的网络监督模式,实现政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上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权利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建立需要正确理解、处理其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关系。隐私的根本特征不是秘密,而是个人对于私生活的控制,其与公开并非截然对立。在某种意义上,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反之依然。  相似文献   

17.
司法行政公务人员人权教育是人权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实施人权教育有利于具体人权保障、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履行国际条约以及实现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实施该部分人群人权教育,进而促进司法人权保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生活与福利保障,已经成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中政府责任缺失的救治主要有: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公共管理服务;提高农民工社会政治地位,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立法制度;支持和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9.
宪政理念下纳税人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已成为当前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但真正实现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护,还有赖于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宪政体制的真正建立,既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以税务机关为代表的公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更需要广大纳税人的积极努力和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相比,<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表现出两大重要变化,其一是自由理念得到了伸张,新<办法>一改从前漠视人身自由的做法,突出强调了对人身自由,尤其是行动自由的保护;其二是行政机关在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面角色的转变,由从前的强制性权利行使者转变成主要依靠行政指导和福利措施的管理者.这两方面的变化必然对国民的自由意识和行政机关执法工作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