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薛涌 《乡音》2014,(4):33-34
2013年,中国多地紧锣密鼓地设计改革高考的方案。10月份先有“英语退出高考”之说,11月又有了“数学退出高考”的设想。这些并非仅仅是决策者的构思。网上的民调显示,有大约九成网民支持英语退出高考,近75%的网民支持数学退出高考。熟悉中国网络情况的人恐怕都知道,这些网民,往往是年轻人。说这些民调多少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意见,恐怕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高考舞弊之风愈演愈烈,大有防不胜防之势。人民网日前列出2002年高考舞弊的一些情况,看后令人触目惊心。成阳高考出现作弊,一群人对着手机念答案;山东发生手机作弊案,警方已发出通缉令;携带手机进考场,江西一考生被认定作弊;湖北考试院已发出通报,全省查处高考违纪22起;山东发生一起高考作弊案,警方称背后可能有团伙……这是已经查明并公之于众的,那些未经查实甚至还未暴露的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考试中心连续3年对高考改革及命题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刊将2003年问卷调查中有关对高考的评价、高考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日常学习的影响等内容摘录刊登,以便考生了解有关高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声音     
《创造》2010,(11):12-12
“坦率地说,我最担心的不是高考这件事,而是高考的命题如何体现考察学生的素质。问题在于,不能考那些完全靠死记硬背的就能考好的,考题有哪些,希望我们考试题目更加体现我们学生的素质。”——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一直存在,一直压到学龄前的娃娃,因而有人甚至呼吁取消高考。对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在目前的状态下,完全取消高考来选拔人才可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每年六月都被人们称为黑色的六月,因为这个月要进行两次决定命运的考试——高考和中考。特别是高考。高考,像一道人生难解的几何题,千百万学子拼搏,亿万人民困惑。尽管升学率在逐年上升,但高考仍然被看作是万人过河的独木桥。在每年的高考中,考试与人性的冲突屡见不鲜。今年高考也不例外——各地上演了一幕幕令人费解的苍凉的闹剧、悲剧:为了让孩子安静应考,有人将附近烦噪的青蛙毒死;考生家长组成人墙阻拦车辆通过;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父亲去世母亲对女儿隐瞒死讯;母亲送孩子高考遇车祸,女儿含泪上考场;迟到2分钟,母亲给监考人员下跪……湖南电视台“钟山说事”最近制作了《高考天问》节目,主持人钟山血脉贲张地质问:这些事件是让人感动还是令人心寒?有网友将这个节目视频在新浪微博上发出后引起轰动,几天时间有近50万人转发、评论。我们不禁要问,高考,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但关于高考的话题却一直在延续。今年高考创了多项“第一”,考生人数第一次突破700万:农村考生人数第一次超过城市考生数;第一次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签署诚信协议;11个省、直辖市自行组织高考命题;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增至28所;高招网上咨询历时长,规模大,范围广……其中,有几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9,(12):38-39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各界给“小升初(小学升初中)”起了个“小高考”的称号来形容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但又有谁知道,“小高考”并不叫、”,甚至比“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8.
近来不少读者给本刊来信,询问今年我国高考改革的情况。因为人手紧张,编辑部不能给读者一一回信,谨在此致歉。现借新华社的一条消息,一并回复读者,希望我们即将面临高考的中学生读者朋友学习能有好成绩,高考能有好结果,进入大学以后能够继续关心我们的杂志。  相似文献   

9.
高考笔谈     
1997年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山东省政治科评卷领导小组汪纪贤山东省实验中学执笔一、对试题的评析1997年高考政治试题在吸取近几年来高考政治&题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这表现在:第一,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住高考命题规范化,也使高考复习有纲可循。试卷内容比例基本符合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要求。考查内容的知识范围基本与高考《说明》中的规定相符合。这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第二,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迎着热点上,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突出考查学生0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方…  相似文献   

10.
陈颖  文东 《辽宁人大》2007,(8):44-45
又是一年高考时,精明的商家们不失时机地大炒“高考”概念,推出一系列与高考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高考补脑营养品、高考冲刺辅导书等充斥市场,更有甚者,上海还出现了“高考保姆”“高考房”“高考心理咨询”等新花样,招数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1.
日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严格复查新生的入学资格,对高考加分资格证明等材料严加查验。应当说,这个通知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尤其是高考加分,而今在不少地方已经成为乱象。  相似文献   

12.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很难有一个考试像中国高考一样被赋予如此沉重的色彩:虽不能说高考将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高考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人的命运走向。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考试却在2001年因其考录方式遭遇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18):4-4
异地高考政策门槛过高 今年有28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报名人数达5.6万人,较去年激增12倍,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门槛过高问题。其中,北京今年仅放开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上海要求父母持居住证连续3年以上、且子女在沪高中毕业等。此外,不少省市实行“户籍加学籍”双证制度,可能导致一些双“籍”分离的学生无处高考。如何既落实异地高考,又防止高考移民,仍是各地亟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时政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减小了,因此不予重视。其实不然。为了帮助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特约梁侠老师撰文.就2005年高考时政内容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浅泽 《中国人大》2014,(7):55-55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实删支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相似文献   

16.
朱新地 《前进论坛》2008,(12):34-34
能进高考考场是一种幸福。也许今天的考生对这话不以为然,但相信我的同代人会有同感。因为高考这份权利,我是在离开学校12年后才重新得到的。  相似文献   

17.
高考中反映的许多问题,如学习负担过重等,固然有考试中的问题、教育中的问题,但根本原因是竞争。竞争的根源是差别,如“三大差别”、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等。有差别就有竞争。高考竞争的实质,不在于上不上或上哪所大学(专业),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一辈子当学生;高考竟争的实质是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这是社会问题,不是教育,更不是考试能解决得了的。从表面上看,高考只是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智育范围内的事。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在城市;落选的人,虽然今后仍有机会,但多数将从事…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8,(11):60-60
高考从“全国统一”改为“全省统一”,出现了“新高考移民”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一些专家认为,首先,高考资格评定要以学籍为主,淡化户籍。目前中国流动人口过亿,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对于数字庞大的在外地就读的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户籍和学籍不对称使得他们从高考起跑线上就没有获得公平的竞争机遇。这不但牵涉到教育公平,而且也影响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在现行的“学籍+户籍”的高考管理体制下,移民二代正在成为没有归宿感的“无根的一代”,这不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影响孩子融入社会,也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每逢高考,我就在想,为何当下民众和媒体如此关心高考作文题呢?这肯定不是为了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得高分那么简单。高考是今天孩子们的成人礼,每年高考意味着又有一批年轻人踏进成人门槛了,今年是957万人。我们凭什么来考察这些年轻人的精神成长状况呢?大概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作文了。  相似文献   

20.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9,(11):53-53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浙江绍兴某中学2009年航海模型“高考加分”测试受到权势侵染,参加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来自当地权势家庭,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据悉,通过此项测试可得到20分的高考加分。联想到前几年为高考加分而出现的辽宁鞍山、湖南娄底等地违规办理二级运动员证和湖北省监利县曾曝出变更民族成分等丑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