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预警指标体系是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的基础条件。基于群体性事件预警原理,可从社会发展风险、社会环境扰动、社会安全状况和社会控制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三级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重点指标阈值预警模型和宏观状态预警模型,实现群体性事件预警的自动化、智能化,为超前预控、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姬志洲  林伯海 《求索》2007,(7):43-44
社会公共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是社会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核。合理选择具有代表性指标的数量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是社会公共事件运行机制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和评述社会系统稳定因素及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以有的社会公共事件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4,(23):F0002-F0002
正社会稳定"三色"预警机制是绍兴市上虞区在新的发展时期,探索创新、全面推行的一项工作机制。2010年2月,该区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了社会稳定"三色"预警机制。2011年,"三色"预警机制被列为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并在全省推广;11月,中央维稳办专门刊发简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推广。2012年,绍兴市社会稳定"三色"预警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模型体系,通过预警标准和警情预报,可以及时有效地把握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形势,利于先行采取预防对策和快速实施科学决策。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和预警技术,利用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提出完整的、适宜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等级体系,重点是确立预警等级指标、预警指标权重、实际警情等级分值划分等,通过预警指标体系与等级标准的建立,为各地公安机关进行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提供技术路径和参照模型。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研究,目的是以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可量化社会现象为参数,以数量值为测量标尺,以参数权重比标识级差,依据量表、图示、标尺等形式,借助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提出适合维护我国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需要的预警等级指标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必须认真研究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建构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城市规格与基本预警指标的角度探析建立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关键技术与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烈度大,强度高。学界对我国社会矛盾问题进行了诸多理论探讨且颇有争议,社会结构理论是一种新的审视视角。与传统管理社会冲突的方法相比,社会预警是应对社会冲突的有效机制。不同于其他社会预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技术是研究社会预警模型的重要创新,是提高预警指数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的大胆尝试。在社会结构理论视角下,以模糊综合评价技术为工具,发展与应用社会预警模型是突破我国社会预警技术障碍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危机预警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本文在回顾预警理论在企业层面的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现状以及我们可以从企业预警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府的社会危机预警的能力 ,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预警信息网络建设是适应当前社会治安新形势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需要,是改革公安机关滞后管理模式提升打防控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警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建设要求和公安工作的关键、核心问题,是扭转公安工作不利局面推进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努力方向.2003年以来,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精心组织开展了社会预警信息网络建设,构筑了多层次、立体型的社会预警信息网络,建立了集约高效的预警信息工作体系,健全了保障有力的预警信息运行机制.但社会预警信息网络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长远看,还要树立新的情报信息理念,建立新的预警决策机制,调整新的警务运行模式,变革新的警务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9.
面对"东突"暴力恐怖活动的现实威胁,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防范和预控,是新时期我国反恐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使得对"东突"暴力恐怖活动进行预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通过建立"东突"暴力恐怖活动预警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并以此为指导确立科学有效的反恐怖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东突"暴力恐怖活动预警管理系统,对防范和打击"东突"暴力恐怖势力及其破坏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咏涛 《前沿》2014,(11):39-40
社会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发展状况,人们对其所持的政治态度问题。由于社会舆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建立社会舆情预警机制对于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对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探讨社会舆情预警问题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特征,阐明了社会舆情预警问题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和措施,为社会舆情预警问题在大学思政教育中机制建立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大事件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影响和危害是巨大的,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冲击。对重大事件的预警防范成为现代政府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首要职责,是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情报导向的预警防范兼顾战略与战术层次,操作性强,对实践具指导意义。可在此基础上构建重大事件预警防范理论体系,包括重大事件预警监测、重大事件预警情报分析、重大事件预警决策三个层面。可从对有关推动重大事件发生、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人和事的情报信息收集出发,研究如何根据对重点人员社会属性、行为轨迹的掌握进行分析,揭露重大事件涉事人员的关联网络及核心人员的行为意图,以此作出有益于行动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刘丹 《前沿》2014,(3):67-6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凸显期,经济犯罪形势仍然严峻。建立经济犯罪预警机制已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经济犯罪预警机制的建构应包括信息搜集机制、预警信息分析机制、预警信息研判机制、预警协调疏导机制、预警应急决策机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预警调查评估机制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地防范社会风险,应该以"枫桥经验"引领,构建社会风险预警防控机制。通过分析形成社会风险的相关因素,设计出社会风险预警防控指标体系:第一,指标体系由4个大项及19个子项组成;第二,通过综合分析和单项分析可以进行社会风险测评。社会风险预警防控机制是由信息机制、决策机制、处置机制及其相应的配套制度构成,而其有效运行必须传承"枫桥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陈成鑫  刘汉利 《前沿》2007,(4):191-194
本文说明了中国农村社会风险的成因,依据成因提出需要完善的农村社会风险预警的几个标准,并探讨了获取相应的农村社会风险情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津政办发[2014]10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天津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4年12月26日天津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的发布,向社会提供及时、客观、权威的预警信息,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入手,以阵地控制作为社会安全事件预警信息收集的手段,对传统阵地和虚拟阵地中确立的主体指标、行为指标、受众指标进行监测控制,评估潜在的社会风险,可以预测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防患于未然,实现对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共危机日益复杂,并对政府的危机防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能力,应壮大社会力量、强化公共危机预警、重视社会资本、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8.
社会热点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并对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关注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围绕社会热点开展经常性的调查,对社会热点中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时预警并妥善处置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预警是预先警告社会将发生什么社会预测应用的重要方面是社会预警面对危机传媒有义务拉响社会警报器社会应急机制让人遇变不惊处之泰然人们恳切期盼能够免于生活中的恐惧  相似文献   

20.
渝府发[2011]3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提供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