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身边,曾有一位知识型的中年女性,她清秀、贤惠,悉心照顾陈独秀的身体与生活,并参与陈独秀的一些工作与活动。她就是陈独秀的第二任夫人高君曼。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早年积极反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1921年7月担任中共中央局书记职务,后因对国民党右派进攻采取妥协投降政策,于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陈独秀在政治生涯上经历了大起大落,同样,婚姻道路也坎坎坷坷,先后经历了三次婚变。潘兰珍是同他在逆境中结合的伴侣,陪伴他度过晚年。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陈独秀初娶妻名叫高大众,生下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儿子;后陈又同高大众之妹高君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时,结识了一位小他20多岁的朋友——台静农,两人交往甚密,有大量来往书信,这为研究陈独秀晚年境况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陈独秀还是安徽霍邱高家的女婿,霍邱人民的好朋友。他的前两位夫人高晓岚、高君曼姐妹都是霍邱人。因为探亲,也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陈独秀曾先后两次来到霍邱,在霍邱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从事抗日活动,影响并鼓励一大批霍邱进步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做出重大贡献,也与霍邱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5.
周艳琼 《党史文苑》2006,(11):10-13
长子延年:被捕后站着就义 陈延年、陈乔年,生于安徽安庆.幼时,同在家乡求学,勤奋攻读.1915年,兄弟俩离开故乡到上海读书,与他们的父亲--正在主编<新青年>杂志的陈独秀生活在一起.兄弟俩白天在外做工谋生,晚上睡在发行厅的地板上,艰难的生活使两人面黄肌瘦.既是姨又是后妈的高君曼见此情景不忍心,想让两个孩子在家里食宿.陈独秀却说:"妇人之仁,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  相似文献   

6.
长子延年:被捕后站着就义陈延年、陈乔年,生于安徽安庆。幼时,同在家乡求学,勤奋攻读。1915年,兄弟俩离开故乡到上海读书,与他们的父亲——正在主编《新青年》杂志的陈独秀生活在一起。兄弟俩白天在外做工谋生,晚上睡在发行厅的地板上,艰难的生活使两人面黄肌瘦。既是姨又是后妈的高君曼见此情景不忍心,想让两个孩子在家里食宿。陈独秀却说:“妇人之仁,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叫他自创前途。”不久,两人都考入复旦大学。陈独秀每月只支付每人5元的生活费。兄弟二人在父亲的熏陶与严格管教下,很早便自立。1919年12月,在五四爱国运动的…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抗战初期在武汉的一段经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离开了中共中央领导岗位的陈独秀,认为红军和土地革命均无前途,对革命日益悲观。1929年,他联合国际上的托洛茨基派,在党内另建取消派组织。面对这种分裂党的行为,中共中央毅然开除了他的党籍。实践很快证明,陈独秀又一次错了,他本人也于1932年10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好在他仍不放弃心中的理想,誓不与国民党反动派为伍,坚决拒绝了蒋介石的多种诱惑,在国民党监狱中度过了将近5年的铁窗生活。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陈独秀好友胡适写信给汪精卫,汪找蒋商量,蒋介石早就想放了这个难…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马叙伦早在北大任教时结识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当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陈独秀为文学院长。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共同参加斗争,有了接触和接近。当时,胡适曾唆使文学院部分学生发起向上海迁校的签名活动中,马叙伦洞悉胡适的阴谋,拒绝签名,并表达了他与黑暗势力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意志和决心。他的主张和行动得到了陈独秀的赞同。作为文学院院长的陈独秀,批评了发起签名的学生(傅斯年和罗家伦等)。迁校一事就此了结。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人,陈独秀的言行自然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1,(8):40-40
陈独秀是马叙伦早在北大任教时结识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当时,陈为文学院长。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共同参加斗争,有了接触和接近。在胡适唆使文学院部分学生发起向上海迁校的签名活动中,马叙伦洞悉胡的阴谋,拒绝签名,表达了他与黑暗势力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原名庆同,字仲甫,因故乡有独秀山,取了笔名“独秀山民”,后略而为“独秀”,原名反倒鲜为人知。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他曾四次赴日本求学,1915年夏从日本归来后,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新青年》。这个杂志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教育、鼓舞了一代青年人,成了五四运动的“指挥部”。可以这样说,倘若没有《新青年》,很难设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陈独秀会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局的书记。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  相似文献   

11.
冯都 《党史纵横》2001,(10):24-27
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一生大起大落,不仅政治上遭受坎坷,婚姻生活也经历了种种波折.他曾与三位女子结为伴侣,尤其最后一次婚姻具有感人的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2.
佳康 《党史纵横》2009,(1):46-49
他们结识于二十世纪初,那是个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岁月。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走到一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们因政治信仰的迥异而分道扬镳。陈独秀一生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牢狱、困厄、疾病几乎伴随他生命的全过程;章士钊则大不一样,他当过国民政府的部长,成为蜚声沪上的大律师。他们的个人境遇可谓“南桔北枳”、苦乐各异。  相似文献   

13.
蒋光慈(1901-1931),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也是第一个提出“革命文学”口号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曾说,我一是为革命文学而活,二是为爱情而活…… 1920年春天,19岁的蒋光慈怀着一腔革命激情,从开封来到上海。在那里,他见到陈独秀,结识  相似文献   

14.
刘文典是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庄子研究专家。1889年12月,刘文典生于安徽合肥,1906年人芜湖安徽公学学习,师从陈独秀、刘师培,深受其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1907年,年仅18岁的刘文典加入同盟会。此后,他曾两度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南陈独秀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5.
沈晖 《党史纵览》2001,(6):29-30
“五四”新文学时期著名女作家苏雪林与新文化运动的三位元勋李大钏、胡适,陈弛秀都有交往,前二位因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今北师大前身)任教,苏雪林1919年考入该校,亲列李大钊,胡适门墙受教二载,执师攻之礼而敬之。唯与安徽同乡陈独秀仅有两面之缘。从1917年在安庆闻其大名,到1937年在武昌和1938年住汉口两度谋面,时间竟相隔20年,此中还经历了由“憎恶”、“仇恨”到心仪敬佩的戏剧性转变。 苏雪林晚年在回忆文章《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中说:“第一次听到陈独秀的名字是在安庆,那时我在省立第  相似文献   

16.
王右木     
王右木是四川中共党团组织的创始人,1887年11月12日出生在四川省江油县(今江油市),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先后结识了李大钊、李达、陈独秀等中共早期创始人.王右木从日本回到四川后,任教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今四川大学).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1879——1942)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 1932年10月15日下午7时,陈独秀由于内奸告密,于上海被捕。他不久即被押解到南京军政部军法司,随即移送江苏地方法院看守所拘押。国民党南京政府控诉陈独秀“危害民国”、“叛国”等罪。江苏高等法院于1933年4月14日、15日、22日三次公开审讯陈独秀案。此案在当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密切注意,附近人士都纷纷赶往旁听。据当时  相似文献   

18.
“五四”前后,瞿秋白称陈独秀为“尊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有一个名字几乎震动了整个中国,他就是陈独秀。陈独秀的祖籍是安徽怀宁,1879年生,他的家族可算是“安庆望族”。明岁时,他考中晚清秀才,22岁东渡日本,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回国后,lgu年在安饭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0年后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创刊号上,他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淡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利用(新青年)这块阵地,发表了…  相似文献   

19.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当北大向他发出蔡元培纪念文章征集函时,他立即抱病撰写《蔡子民先生逝世后感言》,深情地回忆起他二人近40年的交往,并抒发“四十年来社会政治之感触”。相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挟着血雨腥风,踉踉跄跄走到20世纪,已如强弩之末,气数将尽。但是,蔡元培与陈独秀作为晚清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代“臣民”,他们与封建主义的决绝也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伴着历史的阵痛,他们注定要经历一…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陈独秀思想的发展变化时,国内研究者一般都把他从1929年被开除党籍至1942年病死这段时间,看作为他一生政治思想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名之曰“陈独秀后期”,并称这个时期的陈独秀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背叛者”。这样笼而统之地为后期的陈独秀盖棺定论,抹煞了陈独秀晚年(即他从1937年8月出狱到1942年病逝这段时间)发生的重要思想变化。笔者认为,在陈独秀的晚年,他思想中早已孕育的民主主义已经上升到了支配的地位。这使他不仅从组织上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