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转型升级从长远来看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保持长期强劲的劲头。但就眼前的利益而言“保增长”与“促转型”的矛盾(;中突)却在所难免,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大量劳动力失业,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会给企业转型升级造成重重障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仅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来加以分析和解决,我们更应该从伦理学角度、人性方面来加以分析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问题。自2003年始,我国经济每年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不管是"双碰头"还是"三碰头",都没有阻止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同时,连续的高投资率没有引发高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也没有引起CPI的快速上升。经济增长每期的实际运行结果都明显好于预期。这似乎表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很难对我国经济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了。人们不禁在问:是不是我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压根儿就没有弄懂?而探寻这种机理,是不是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呢?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姜安印胡淑晶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对这一现象(为什么增长的速度、方式不同)的解释,基本上构成了一部经济学说史。从亚当·斯密对经济(财富)增长原因的探讨开始,虽然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拓展,但经济学始终没有...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有没有道德标准,这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多数人的看法是经济学是“道德中立”的,说的直白些就是“缺乏道德”或“没有良心”,这种批评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把社会上出现的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甚至将权钱交易、官员腐败等统统归咎于商品化浪潮。 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的假设,即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在经济活动中的唯一准则是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与生产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  相似文献   

5.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是从经济增长看,我国正在由高速增长、波动较大的阶段向适度快速、平稳增长的阶段转换。我国经历了20年平均9.8%的增长,是世界各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1996年底实现“软着陆”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回升,而是继续缓慢回落,这固然有国际金融风波的因素,也有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但是,这种增长速度的缓慢下滑有可能是一个阶段性变化,是增长平台的下降。也就是说,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薛涌 《现代领导》2010,(12):45-45
近期的《经济学人》杂志,以《印度的增长将怎样超越中国》作为封面故事。《经济学人》并没有故作耸人听闻之论。相反。它指出了印度相对于中国的种种劣势:印度的市场改革起步晚、底子薄,GDP不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识字率仅为66%,大大低于中国的93%,更不用说基础设施破败,腐败横行,政府远不如中国政府有效率等等。但是,印度如今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8.5%。而且可能将加速。摩根士丹利的专家预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印度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的现状与对策郭康新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衣食住行条件大为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头十年那么快,呈明显趋缓态势,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一、农民收入增...  相似文献   

8.
政治经济学教材急需大改革曹钢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的政治经济学,已发生了许多重大突破。然而,这种突破还不很系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其明显表现是,现在的高校政经教材,总体上仍未能走出传统体系的框框。从教学中的情况看,面对经济...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与公共行政改革的契合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和公共行政改革之间的契合和互动问题开始得到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然而其理论创新程度还并没有足够的突破。而这种滞后性主要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行政法和公共行政改革互动的内在逻辑和原理,没有研究行政法和公共行政改革如何互动这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受新制度学派的理论启发,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需求、供给的角度,对行政法和公共行政改革的契合与互动提出一些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公共行政,一直是公共行政的几个重要研究途径之一,其中行政法是这种途径的主要来源之一。而随着行政国家的兴起,法律作为一种制约公共权力的重要途径,在行政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刘明杨  文金福 《传承》2007,(6):127-封3
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是历来许多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是,当代经济学基于自利行为假设,以功用主义为取向,导致了经济学中的伦理考量严重失衡,结果只能是导致经济学的“贫困化”。他以为,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将行为的伦理考量纳入经济学之中,实现伦理学与经济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创造》1995,(2)
经济改革需要经济哲学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研究更多地注重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问题,大量的对策性研究不但突出了经济学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赋予中国经济学新的生命力。但是,在重视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时,经济学作为一门总结经济规律的“经济哲学”却相对...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现状与契约经济学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契约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主体如何通过特定的契约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经济学中属于信息经济学的一部分,而产业集群本质上就是一个“契约经济体”,因此,把契约经济学引入产业集群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对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建立从契约经济学视角探讨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的初步研究框架,试图为拓展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龚培河 《前沿》2009,(1):7-11
关于马克思对英国侵略印度的评价和对李嘉图与西斯蒙第经济理论的褒贬评价,是证明马克思坚持“历史尺度优先性”原则的常用例子。对于前者,印度确实需要一场社会革命来摧毁传统社会组织的羁绊,但马克思却没有因此把英国在客观上实现这种摧毁认定为历史必然而有对英国罪恶宽宥之意;对于后者,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在研究原则上的公正与诚实的赞许,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本身是完全科学的,代表历史进步性的,它们都没有反映出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新词典     
《时事报告》2006,(5):59-59
灯塔经济学 最近,社会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使“灯塔经济学”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词汇。研究者认为,社会中的许多公共产品,如医疗、教育等,就像引导船舶航行的灯塔一样,是为大众使用的公共产品。这种公平本质决定了它们不应走完全走市场化之路,相反,  相似文献   

15.
对定南县预算外资金情况的调查钟孝平方学明随着国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地方财政权利的扩大,预算外资金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和预算内收入增长速度。近几年由于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财政纪律松驰,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有一句口号:“经济学台湾”,那是自我陶醉。台湾经济值不值得学习?我看,在本质上是不值得学习的。我相信,台湾政府是要用这个口号来欺骗台湾人,争取台湾人。“经济学台湾”虽是自我陶醉,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台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方面是有它值得重视的一面,当然更有不值得学习的一面。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海蛱两岸,有了几十年的敌对状态,现在这种形势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台湾当局是没有敌意的,我就是在这种没有敌意的状况下,毅然回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不是以敌对观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曾经殷殷呼唤有关专家们去研究研究“穷人经济学”,即,多多站在大众的角度、“穷人”的角度去思考经济问题,多去给“穷人”出出“经济学”的主意。总理此论深具现实针对性,既语重心长又一针见血。回过头去看看,这些年,的确有那么一种“富人经济学”大行其道。倒不是嫌我们这个社会富人多了。多才好呢,多多益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引用学生们熟悉的诗文解释某些经济学道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功效。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后,让学生思考第27页小栏目“想一想:有人认为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空调夏天卖可以赚大钱,你认为如何?”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种观点仿佛借用了一个古人的著名言论,同学们能说出出处来吗?“能。《勾践灭吴》中大夫文种对勾践说的一席话。‘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一个同学回答说。接着,我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文种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经济学观点…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的重塑何盛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面临的是所有制结构改革问题。但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与所有制无关”。“和所有制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要舍去所有制”。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末就无法回答一...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要算经济学和法学,尤其是经济学中的实证经济学研究,其所涉及的问题大都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问题和经济管理问题,是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较少涉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发展非常迅速。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原来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渡时期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中国从封闭经济不断走向全球经济,社会科学家很少遇到的“实验”机会每天在我们周围发生,因此经济学可以说是当前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一门学科,是显学,经济学家成了社会最受欢迎的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