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以后,台湾继续适用南京国民政府于1930至1931年公布、施行的《民法·亲属编》(以下简称“旧《亲属法》”),随着时间推移,台湾各项社会关系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在夫妻关系方面,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要求上,夫妻之间的相对地位也有了较大的变化。1985年6月3日,台湾当局正式公布了经修改后的《民法·亲属编》(以下简称“新《亲属法》”)。新《亲属法》在诸多方面反映了自1949年以来36年间台湾社会夫妻关  相似文献   

2.
亲属法立法内容重心的改变以及在亲属法中借助财产法的调整方法并不能改变亲属法的性质,亲属法在性质上是身份法;身份关系是一种本质的社会结合关系,它的本质不是利益,与财产法上一切基于经济上利益完全不同;亲属法具有鲜明的伦理性;身份法律关系在主体、内容和客体方面都具有不同于财产法律关系的特征。民法典不应将亲属法排除在外。用民法总则去否认亲属法,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总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民法典是否应该有个亲属法,而在于民法典是否应该有个总则,或者民法典应该有个怎样的总则。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社会充分肯定《民法总则》的立法内容和意义,并积极学习《民法总则》之际,民法典分则各篇的立法进程亦深受关注。"两步走"的立法方案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采取"两步走"方案。第一步,编纂《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分则各篇。立法机关目前考虑分则各编为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  相似文献   

4.
立法     
<正>中国民法总则诞生开启"民法典时代"据新华社3月15日报道,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3月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典将由总则编和各分编组成,立法机关目前考虑分编为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民法总则就民法基本原则、民事  相似文献   

5.
媒体搜索     
正立法民法总则草案出炉将直接影响你的生活据人民网6月27日报道,在6月27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民法总则草案被提交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分11章,包括基本原则、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期间的计算、附则,共186条。换言之,几乎所有在民事商事领域进行的行为,都要接受这部总则内容的规范。草案明确胎儿有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胎儿视为具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诞生,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民法总则》把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一部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当代中国的"民事权利宣言"。一、《民法总则》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法安天下,以德润人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总则》开宗明义地指出将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2)
<正>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会议日前作出"释字第七四八号"解释,宣告所谓"民法"中的"亲属"编的"婚姻"章,因未保障同性婚,抵触所谓"宪法"所定的"平等权""自由权",所以是"违宪",并要求有关机关在两年内修正或制定相关法律。这样的解释,把所谓"民法"整个章节,而不是特定法条,认定是"违宪",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在实体上,关于社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民法典的时代。从规范的内容上看,民法典总则篇具有诸多进步之处。本文择五点进步之处逐一论之:其一,民法典总则篇将人身关系作为比财产关系更为优先的调整对象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号召,表达了民法典的基本立场;其二,总则将绿色发展观落实为绿色原则彰显了"代内公正""代际公正"和"种际公正"三种正义观;其三,总则篇确立了宗教活动场所的捐助法人地位,为解决数量庞大且日益复杂的宗教财产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四,总则篇规定了保护网络虚拟财产,使其作为时代的产物正式成为法定的权利客体;其五,总则篇在无因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确定对见义勇为行为人的特殊保护,进一步鼓励民事主体之间互帮互助,做出了正向的法律引导。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分析陈映真的三篇白色恐怖小说。作者认为陈映真的白色恐怖写作,重点并非揭露与控诉,而是召唤记忆抵抗遗忘,通过历史的再叙述以期疗愈内战分裂、民族分断的伤痕。作者又说,三篇小说对白色恐怖历史的再叙述,有着清晰的话语重构意识,深刻回应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改革开放、文革反思等社会历史,更回应物质日益富足饱食,精神日益贫困的上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作者还认为,这三篇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们对于有关民法典编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编纂民法典要在抓住潘德克吞体系精髓的同时,更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敢于创新。中国未来民法典的结构应由民法总则、人格权法、物权法、债权法知识产权法(原则性规定)、亲属法和侵权法七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2月19日,民法总则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这是民法总则草案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第二十四次会议之后第三次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三审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新增了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监护、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有关组织的法人地位、见义勇为免责等规定,并对相关条款进行了完善和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大网·5月28日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议案的说明。民法总则草案的每一处内容,都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草案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草案规定,不满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  相似文献   

13.
大陆亲属如何赴台办理遗产继承手续近期台湾河南孟县同乡联谊会给我来信,内涵孟县籍在台同乡已故六名,请与其家属联络,按照规定办理赴台遗产继承手续。台湾《荣民周报》刊载:公民弟兄如接受亡故袍泽大陆家属委托代办继承遗产,请按卜列步骤办理:一、应由大陆家属出具...  相似文献   

14.
民法总则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保护“私权”,它对“私权”看得特别重.总则第一条第一句话就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后面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权力的保护展开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兴权这样总结. 在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看来,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是中国民法典的灵魂.整个民商事立法都应当在民法总则的统辖下展开.因此,民法总则的制定将极大地推进民事立法的体系化进程,尤其是民法总则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了私权保障,使其真正成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9)
<正>9月13日至9月20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应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吉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的热情邀请,前赴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珲春市等地考察抗日史迹。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成员皆为台湾知名抗日烈士林幼春、丘逢甲、罗福星等烈士的后代,他们有些人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但仍旧精神矍铄、步伐稳健,并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台湾发扬日据时期台湾抗日志士爱国爱乡的传统,继承先人不屈不挠的反压迫与反殖民精神。  相似文献   

16.
按照学界对民法典编纂步骤的设计和构想,首先应当制定《民法总则》。未来《民法总则》应如何设计决议行为的具体内容,实值慎思。与合同、共同法律行为相较,决议行为在适用领域、行为主体数量、意思形成机制、意思表示方向、约束主体范围、法律规制重心方面特点显著。我国已公布的诸版本民法典草案建议稿、议案中,或对决议行为未做规定,或规定较为简略。当前制定《民法总则》,宜在总则编"法律行为"部分规定决议行为。在制度设计上,应将决议行为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行为看待,并且《民法总则》应就决议意思形成机制、效力划分、拘束范围、对权益受侵害少数派行为的法律救济等内容也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努力,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颁行有助于民商事立法的系统化和体系化,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有序进行。《民法总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统率《民法典》的基本规则。由于《民法典》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因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总则》被审议通过已然成为民法典立法历史上的里程碑和指南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保护产  相似文献   

18.
<正>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近日举办首次"西藏人大讲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轶作《民法总则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专题讲座。王轶以案说法,用通俗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深度解析了民法总则确定的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分享了参与民法总则制定工作的体会。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西藏人大讲堂"是对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中国民法典编纂这一浩瀚立法工程取得突破性成果,实现法治中国百年梦又跨出关键步伐。在民法通则实施已整整三十年的历史时刻,《民法总则》的出台,注定会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法总则》,堪称民法典之拱顶石,对于民法典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应邀来长,在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第二期"人民讲堂"上,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法制教育课。乔晓阳以民法、民法典和民法总则为主题,从三个方面对民法的特点和地位、民法典的立法背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