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些大案要案不断披露报端,特别是成克杰、胡长清等案件,涉及职级之高、案值之大、影响之恶劣,都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从一名党的高级干部蜕变成一个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  相似文献   

2.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推动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对领导千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上率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彰显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具有的大党气派、大党智慧、大党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3.
任大立 《政策》2012,(12):85-87
中国共产党现有8260多万党员、400多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在经济文化基础落后人口最多的超大型国家执政。其党员人数之多、基层组织布局之广、影响力之深、面临的任务之重,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作出了未来五年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王传发 《创造》2022,(9):31-34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带领14亿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新时代之问、新时代之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形成了党的历史上的第三个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系统阐述、重大成就全面概括和历史经验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在实践中使之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了巨大的指导和推  相似文献   

6.
刘普生 《湖湘论坛》2003,16(2):19-21
坚持党的先进性 ,是党的生命与活力之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 ,揭示了我们党先进性的独有特色 ,完善了评价党的先进性的科学标准 ,在党的先进性问题上 ,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一过去 ,我们主要是从党的阶级基础来解读党的先进性的。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 ,本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 ,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角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新的阐发 ,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1 从社会发展最终动力上阐明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最终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春秋》202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人民谋幸福,就我们党来说,就是要始终树立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党的使命。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政治团体。  相似文献   

8.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是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们分别凸现了党的宗旨建设、党的思想路线建设、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以及党内监督与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夺取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一个目标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升华,又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入探讨、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激发社会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全面贯32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群众路线的探讨,中心应该不在于要不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而在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本文试图从正确处理和把握群众整体与部分群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为民之心与为民之迹、"逆取"之法与"顺守"之策、为民作主与人民作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几个关系的角度谈谈如何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以来,党的组织路线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上,应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主要任务之变而变,其演绎发展的逻辑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内涵不断发展、组织体系锻造不断完善、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等方面。演绎发展的结果是党的组织路线的思想引领力、组织凝聚力以及党的战斗力、党的领导力不断提升,其间蕴含着丰富经验和有益启示:以提升战斗力与凝聚力为着力点、以党员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应有之义、以完成历史使命为根本目的等。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12)
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生态下,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其治党管党之能力将会直接决定党的前途和国之兴衰。中共执政六十余载得出结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极其重要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如今中国和世界发展到特殊转折期,管党治党彰显作用更甚。因此,我们更应在党建的理论与实践中相互结合探索新路,在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制度上都应抓紧抓好,把管党治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在逻辑内涵上,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互动协调发展要以党的领导和执政为前提条件,以国家治理改革为关键环节。在现实性上,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互动协调发展是现代治理改革的时代要求,是治国理政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需要。在根本立足上,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互动协调发展要以制度精神的塑造为核心,不断健全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在实践上,要切实围绕国家法治化建设,从转变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理念、改革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体制、提升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内在统一性等方面,推进党的执政与国家治理互动协调发展,进而有效提高治国理政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志杰 《前进》2007,(2):41-42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创新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并且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这在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就当前来讲,无论对我们党,还是对党的领导干部都是一个重大挑战。建设创  相似文献   

16.
郭亚彪 《新东方》2024,(1):33-38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展知识分子工作的典范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工作主要经历了以团结为主的吸引争取阶段、以吸收为主的培养重用阶段以及以工农化改造为主的淬炼教育阶段。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礼贤下士的爱才诚意、不拘一格的用才胆识以及知行合一的育才智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才竞争愈加成为影响兴党强国之计的关键因素。重温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工作的伟大实践,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55年来党执政兴国的一条主要成功经验,并作为今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充分表明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坚强决心。党的执政能力是通过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执掌国家权力的能力来体现的,人民群众往往也是从各级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官念”、“官德”来评价我们党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威望,就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相似文献   

18.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4,(21):30-31
正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多次强调。"四风"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  相似文献   

19.
(一)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对历史进程之影响大小,完全取决于它是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能否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党的十四大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确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继十二大、十三大之后,理论上和政策上又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是中华各族人民迈  相似文献   

20.
徐显云 《云南人大》2009,(12):21-22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毕生的追求,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把党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