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守华  孙殿阁 《工友》2007,(11):53-53
前不久,巴东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仅用26小时为3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4.4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罗先猛 《重庆工运》2005,(11):48-48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行为,规范全县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县劳动保障局组织工会、团委、公安、工商等部门于2005年1月9日至10月19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相似文献   

3.
近日 ,博山区工会配合区劳动保障局从区属30户工会组织比较健全的企业中聘请了首批劳动监察协察员。30名企业工会负责人接受了聘请。目前有关部门正组织首批劳动监察协察员进行集中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 ,培训后将颁发劳动监察协察员证件。劳动监察协察员的主要职责是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督促指导用人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负责本单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咨询 ;检查本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制止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 ;参与区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专项劳动执法检查活动 ;协助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其单位…  相似文献   

4.
本刊去年第10期《宏发风波》一文讲到,由于原长阳清江纸厂资不抵债,经县经贸委与长阳县私营企业宏发纸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清江纸厂纸板车间赠送给宏发公司,由宏发公司负责安置清江纸厂121名职工,121名职工与清江纸厂解除劳动关系后,本应由清江纸厂承担的经济补偿金一直不能到位,且新企业宏发公司劳动条件苛  相似文献   

5.
王红 《工友》2008,(9):47-47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06年7月,有个建筑企业欠农民工工资达120万,工人把企业的大门都堵住了,事态一度发展得相当严重。我们工会知道这个情况后,赶紧联合劳动监察大队、综治办等单位的人员,一起赶到工地,希望能找  相似文献   

6.
澳门的劳动监察制度独具特色.通过劳动监察的处罚和调解,使得大量的劳动争议在劳动监察阶段被化解,只有少量争议进入诉讼,从而使劳动监察程序成为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当中最主要的程序.内地应当借鉴澳门的劳动监察制度,对于那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明显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由劳动监察部门直接给以行政处罚或行政调解的方式处理.这是化解目前数量庞大的劳动争议的必由之路,也是设置劳动监察制度的本意所在.  相似文献   

7.
加强劳动监察工作的逻辑思考与路径选择研究,对于促进劳动关系有效治理、进而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劳动监察工作的历史、现实与理论逻辑思考,应将劳动监察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强化劳动监察政府规制的权力制衡与利益均衡,应重视劳动监察由"劳动基准"向"体面劳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国基层劳动监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监察作为一项劳动法律制度,负有保障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原来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劳动监察制度已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由于我国劳动监察立法和执法的缺陷,导致在基层劳动监察执法的困难。因而,我国应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权力,完善执法程序;改革劳动监察管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着力完善劳动监控制度,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同时做好查处和服务;多途径招纳、培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提高监察装备水平,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劳动立法过分倚重劳动监察,劳动监察适用情形又非常宽泛且执行不力。与此同时, 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对劳动行政指导、劳动行政服务、劳动行政激励手段基本虚置不用。因此,欲构建新时代和 谐劳动关系,我国劳动行政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工友》2002,(11)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颁布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务院令第364号公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规定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1991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同时废止。根据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  相似文献   

11.
《工友》2014,(2):26-27
正《工友》编辑部:我15岁的儿子去年退学后到一家企业做配料工,由于不熟悉操作规程,右手不慎被输送机的传送带绞伤。作为母亲,我要求该企业给予工伤待遇,但对方却以我儿子尚未成年为由,屡屡拒绝。请问:未成年人因工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蒋艾萍蒋艾萍读者:我国《劳动法》等法律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伤保险条例》第66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这  相似文献   

12.
他刊撷英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立法的发展和完善《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刊有邵芬、李晓堰的《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完善》一文。文中指出,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产生于建国之初,其标志是1950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各省人民政府劳动局与当地国营企业工作关系的决定》、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1993年8月4日,原劳动部发布《劳动监察规定》。1994年7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劳动法》,其专设“监督检察”一章。同时,原劳动部还制定了与《劳…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共五章36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的劳动监察规章的不足,并且以劳动行政法规的形式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对目前焦点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强化了执法主体的责任和对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追究。通过对劳动保障法违法行为的制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劳动法的权威和实施效果。《条例》亮点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又显现出浓厚的人本色彩。  相似文献   

14.
新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的一部重要法规。这一条例的颁布,不仅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加强劳动法律监督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法律武器。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虽然规定了执法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但对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七条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从整部《条例》来看,涉及工会…  相似文献   

15.
廖和平  刘德君 《工友》2009,(3):50-51
宜都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积极探索和完善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业主(发包方)负责制”,快捷有效地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今年以来,已为591名农民工追索落实工资达585万元。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寄望于这部法律扭转当前的劳资格局,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是,这部法律的良好实施取决于用人单位守法的自觉度、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度和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只有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细化<劳动合同法>的抽象条款,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和监察力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澳门劳资纠纷处理制度在结构上分为三部分,劳工事务局、检察院、法院依据法律对劳资纠纷有不同的处理权限,劳工事务局通过劳动监察处理绝大多数的劳资纠纷,依凭行政处罚以及提起刑事诉讼的强威慑,涉嫌劳动违法的企业在此阶段多会选择与劳工达成和解。检察院对劳动监察"下漏"的纠纷继续进行调解。及至法院,纠纷数量已极大减少,且主要集中于法律问题。此种以劳动监察为主体,法院为最终解决方式,注重调解的劳资纠纷处理结构,有助于帮助劳工高效维权,提升劳工对于政府的信赖,降低司法压力,对于内地当前正在进行的劳资纠纷处理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发生的"黑砖窑"事件,暴露出严重非法用工、拐骗农民工、强制劳动、雇佣童工等奴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奴工现象严重侵犯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危害极大.应主要从取缔非法经济组织、提高非法用工成本、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以规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   

19.
片言集     
《工友》2003,(3)
2月18日,武汉市总工会召开法律和集体合同工作会议,对全年法律和集体合同工作作了部署。(摘自武汉《工运情况》)长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拟用3个月时间对全县用人单位过去一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及缴费情况、特殊工种的劳动保护及技术工种持证上岗情况以及工时制度和拖欠职工工资情况。(向建豪曹锋)  相似文献   

20.
用人单位使用派遣人员有哪些好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天树 《工友》2007,(6):10-10
——可以减少劳动成本。 我省某外商独资企业统计表明,使用一名劳动派遣人员的支出仅为正式工的60%。该企业使用近50名劳务派遣人员,一年节省支出近300万元。某著名电子企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一年节省人力成本400万元。某银行为扩大营业需增加18名员工,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比使用正式工一年节省近10万元。据对多个单位调查,企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