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外伤性流产法医学鉴定案件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临床资料,尤其是实验室检查结果(B超、血HCG变化等)对外伤性流产的认定及损伤程度的判定等问题.方法 根据流产的原因、分类及妊娠生理变化等临床特点,结合案情特点、临床表现、既往史、实验室检验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因果关系分析.结果 本组5例案件中4例为早期流产,1例为晚期流产,3例均因胚胎发育异常否认外伤性流产,1例因人为因素自行药物流产难以认定外伤性流产,1例认定为外伤性流产.结论 外伤史明确的前提下,外伤性流产的认定可首先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胚胎(或胎儿)发育情况,若胚胎存在异常,一般可直接排除外伤性流产,如胚胎发育正常,可再根据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2.
Zhang XA  Liu JH  Cui Y  Tang P 《法医学杂志》2007,23(1):49-51
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原因有:遗传基因的异常、免疫疾病、内分泌异常、精子异常等。其他如感染、生殖器官疾病、全身性疾病、环境因素、外伤及其精神刺激与手术等也会导致流产。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外伤后流产应排除非外伤性流产因素后,才能认定外伤性流产。  相似文献   

3.
Zhang XA  Liu JH  Li YF  Tang P  Cui Y  Zhang XY  Liu XB  Zheng CF  Xu XM 《法医学杂志》2007,23(5):358-359
目的分析外伤后流产案例法医学临床鉴定的特点,探究外伤与流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收集近年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临床法医学教研室外伤后流产法医学鉴定共23例,总结和分析外伤后流产案例的特点。结果23例外伤后流产法医学鉴定例均为早期流产,体表损伤轻微,伤后短时间内出现阴道流血,并在较短时间内流产。高龄孕妇、农村人口和无业人员所占比例大。结论流产原因较多,对于外伤后流产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只有排除非外伤性因素后,才能认定为外伤性流产;对于不能排除非外伤性流产因素的案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损伤为流产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或诱因。  相似文献   

4.
外伤后流产的案例在法医鉴定工作中屡见不鲜,而外伤与流产之间的关系常常是案件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2001~2011年我县96例外伤后流产案例的分析,旨在讨论流产病因,探讨外伤性流产的鉴定及其损伤程度评定等问题。1案件资料1.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学实践中,被鉴定人出于某种特定的动机和目的伪装伤病、夸大伤情的案例时有发生。本文报道1例诈称外伤性流产的法医学鉴定案例,以供同行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42例外伤性流产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流产在法医鉴定中偶尔遇到,但认定存在一定难度。本文作者收集1995-2005年42例外伤性流产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外伤性流产的机制、特点及其鉴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案例资料一、临床资料42例伤者均为育龄女性,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岁,其中25岁以下伤者26例(占62%)。42例伤者均有较详细的相关病历资料记载。资料显示:均有明确的停经史,均经HCG试验测试呈阳性反应及次数不等的B超检查确诊为妊娠,受伤前B超检查均未见胚胎发育有任何异常,子宫大小及胚胎生长与孕周相符,孕7~21周不等,其中早期妊娠(12周内)为38例占90.5%…  相似文献   

7.
<正>早期妊娠流产原因繁多,其中自然流产发生率高,多难以收集相关资料,故甄别早期妊娠外伤性流产比较困难,本文对2例早期妊娠外伤后流产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1案例资料1.1案例1王某,女,32岁,于2010年3月2日下午被人推倒,先双手撑地随之臀部着地,之后自感下腹部疼痛,无阴道流血。即到医院行B超检查示:宫内早孕,如  相似文献   

8.
外伤后流产的案例在法医鉴定工作中屡见不鲜,而外伤与流产之间的关系及外伤的参与度问题常常是案件争论的焦点。一方面流产受较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早孕期发生率高,另一方面案情具有复杂性和待推定的特点如外力未直接作用于腹部,外伤轻微通常不至于引起流产、流产儿出现畸形,案情不确定或资料不完整等情况给外伤后流产鉴定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对证实已孕、外力作用方式作用机制、伤后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特点、孕妇自身流产史及病理基础、流产物病理检查相互佐证分析流产与外伤的关系,得出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眼部损伤时有发生,其中又以眼挫伤、眶骨骨折等多见,但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的案例较为少见,现行鉴定条款中涉及外伤性青光眼的内容及释义也较少。下面将笔者工作中遇到的1例外伤性青光眼的鉴定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崴  余洪猛  王宇澄 《证据科学》2006,13(3):211-214
目的探索外伤性鼓膜穿孔面积大小的测量方法并分析41例病例。方法用图像分析软件Photoshop分析耳内窥镜获得的外伤穿孔鼓膜照片,计算穿孔与鼓膜面积比例并分析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法医临床学特性。结果外伤性鼓膜穿孔通常为小穿孔,边缘血污部分外翻,形状不规则,左侧居多。结论耳内窥镜可以清晰记录外伤性鼓膜穿孔,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定量分析鼓膜穿孔大小。  相似文献   

11.
李树山  陈俏 《法医学杂志》1994,10(4):174-174
外伤性斜视的法医学鉴定1例李树山,陈俏(1.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七台河154600;2.黑龙江省七台河矿务局医院;七台河154600)外伤性斜视.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对其如何鉴定,文献资料报导不多,笔者曾遇一例,现报告如下。并就其鉴定问题进行讨论。1...  相似文献   

12.
钝力性心脏外伤38例尸检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德祥 《法医学杂志》1995,11(3):99-101,143
本文研究表明钝力作为原始致伤因素作用于胸部通过压、拉、剪切、旋转等可引起钝力性心脏外伤包括心脏震荡、心脏挫裂伤、心脏玻裂、心脏断离等原发性心脏外伤和继发性乃至迟发性心脏外伤,诸如外伤性心脏炎、冠脉血管炎、血栓形成、外伤性心肌梗塞、外伤性冠状动脉瘤、外伤性室壁瘤、迟发性外伤性心脏破裂等。致命性的心脏震荡,除急性冠循环障碍和心失常外,还可有心脏传导系统和神经组织损伤,尤其心肌肌膜爆裂(sarcolemmaburst)及相应的原纤维膨出畸形变可以作为心脏震荡性外伤的形态学指证。外伤性心肌梗塞和迟发性外伤性心脏破裂以突然发生在外伤后的一定间隔期为特征,应予特殊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主动脉破裂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983—2003年3月所做30例外伤性主动脉破裂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以男性青壮年为主(66%),1983-1993年以高坠为主,1994—2003年以车祸为主,损伤发生部位以主动脉弓部及起始部为常见,且绝大多伤者在30min内死亡。结论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发生,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4.
外伤致难免流产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并不少见,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情下,尤其有生育史的伤者,在法医鉴定中对外伤与流产因果关系的鉴别尤其重要。现就作者在法医门诊所遇的三起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德祥 《法医学杂志》1996,12(3):129-132
本文应用隐囊流体冲击心前区,成功地制造了钝力性心脏外伤,包括心脏震荡、心脏挫伤,心脏裂伤等原发性心脏外伤以及外伤性冠脉血管炎。心肌炎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坏死(外伤性心肌梗死)等继发性或迟发性外伤性损伤,指出:心肌膜爆裂(membraneburst),相应纤维横向膨出畸型变可以作为心脏震荡性外伤的形态学指征:钝力作为原始致伤因素作用于心前区通过压,拉,旋转或剪切力引起心脏各部,包括刺激传导系统,心脏神经组织损伤;心脏挫裂伤等见于左右心壁室中隔,心内膜下并呈播散分布。  相似文献   

16.
孙洪涛  刘俊杰 《证据科学》2006,13(3):217-217
头面部外伤常可累及鼓膜,由此引起的鼓膜外伤性穿孔及听觉损伤临床多见。外伤性鼓膜穿孔为耳鼻喉科常见医疗鉴定的疾病,鼓膜穿孔是否与外伤有关,穿孔大小是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对法医学和耳科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6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定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亲子鉴定中,对已成形胎儿及用活检取绒毛的方法进行亲子鉴定的研究较多且方法已很成熟,但对于胎儿未成形的早妊流产物或刮宫产物,因其残留物主要为胎(胚)盘,如何利用胎(胚)盘进行亲子鉴定就显的尤其重要。我们曾遇1例医用酒精固定2个月的胎盘,现将其检验过程简介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及指正。1案情某女,15岁,弱智。某日在自家流产,父母怀疑其怀孕为邻居某男诱奸所致,故将流产物交由卫生院固定于70%医用酒精中保存。二个月后办案单位将某女的血样和流产物以及嫌疑人某男的血样送至本单位做亲子鉴定。2DNA提取某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外伤性和非外伤性癫痫灶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探索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为相关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癫痫灶组织样本各15例。分别提取总RNA,经逆转录标记不同的探针与人类cDNA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扫描图像,分析信号的强度和比值,对实验数据按照RNA微阵列分析法标准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组样本中共有超过2 990条基因明显表达(表达超过背景2~5倍以上)。以30%样本中的表达调节水平大于1.5倍作为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与非外伤性癫痫组比较,外伤性癫痫组样本中存在显著性表达差异的基因有19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15个,表达下调的有77个。结论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外伤性癫痫和非外伤性癫痫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可用于外伤性癫痫发病机制和分子分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60例外伤性血气胸的损伤程度评定,指出临床医学资料缺乏"呼吸困难"的详述,因此,法医学评定重伤,仅依据呼吸困难的症状和体征是不妥的。作者提出外伤性血气胸评定重伤新的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灶组织γ-氨基丁酸B受体亚单位(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subunit,GABABR1)和谷氨酸受体亚单位(glutamic acid receptor subunit,GluR1)的表达变化,以期为阐释外伤性癫痫发生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脑皮质(外伤性癫痫组)1、5例非外性癫痫患者脑皮质(非外伤性癫痫组)、15例交通事故死亡者脑皮质(交通事故死亡对照组),运用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和RT-PCR技术观察GABABR1和GluR1的表达水平。结果外伤性癫痫组GABAB R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非外伤性癫痫组;外伤性癫痫组GluR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非外伤性癫痫组。结论 GABABR1和GluR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在外伤性癫痫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以作为区分外伤性癫痫与非外伤性癫痫的病变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