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人们对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的争议主要是在对待它们的态度。测谎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刑事侦查技术,应用于刑事侦查,具有其合法性和有效性;测谎结论可以作为证据在诉讼中使用,但需要结合案件中的其他证据并经过综合评断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全盘否定和完全推崇都是十分草率的。笔者建议尽快依法确立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促进刑事侦查手段和诉讼证据的科学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测谎仪的发明和应用,在犯罪侦查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现在,测谎技术作为一项通用高科技已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防、司法乃至商业等各个领域.实践证明,测谎技术完全是科学可信的,通过测谎可以准确地鉴别有罪和无罪.近年来,测谎技术正快速和大量地进入了我国司法领域,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侦查手段,为公、检、法、司等机关解决众多疑难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取得显著效果.为了促进和推广这项技术的应用,本文着重对测谎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作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测谎仪的发明和应用,在犯罪侦查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现在,测谎技术作为一项通用高科技已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防、司法乃至商业等各个领域。实践证明,测谎技求完全是科学可信的,通过测谎可以准确地鉴别有罪和无罪。近年来,测谎技术正快速和大量地进入了我国司法领域,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侦查手段,为公、检、法、司等机关解决众多疑难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取得显著效果。为了促进和推广这项技术的应用,本文着重对测谎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作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测谎技术法律问题透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石平 《法学评论》2006,24(1):141-145
测谎在我国被日益频繁地适用于侦查领域,但立法上却几近空白。本文通过对外国测谎理论、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研究,针对我国目前测谎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规范测谎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人们对真假的判断就从没有终止过,为了找到一个能够客观证明真假的方法,人类想尽了办法。古代英国犯罪嫌疑人会得到一片面包和一块奶酪,如果没有顺利吞咽下这些食物,就被认定为他在说谎;古代中国则用独角兽来去伪存真,辨明是非。这些古老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出了司法历史的舞台,一些更新、科技含量更高的方法随之产生,测谎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美国测谎制度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是否采信包括测谎结论在内的科技证据 ,美国经历了由弗赖伊判例所确立的“普遍接受”标准向达伯特判例所确立的“综合观察”标准的转变 ,这标志着美国的测谎制度日渐成熟。目前 ,我国的测谎实践基本上无章可循 ,因此 ,应借鉴美国的做法 ,结合我国测谎实践的现状与不足 ,制定规范测谎实践的法律、法规。在该法律、法规中 ,应该明确规定测谎结论的证据属性为鉴定结论 ,并在规定测谎人员专业素质与诉讼地位的同时 ,建立统一的测谎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中的测谎——基于证据法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丹红 《中外法学》2008,(6):881-899
<正>引言2007年夏,笔者与同事在武汉某法院调研期间,一位法官主动跟我们述说其审理的一起民事案件,因为证据不充分,当事人申请使用了测谎,法院据此下判,引起很大的争议。此后,笔者到山东、江苏、河南等地的一些法院走访,发现测谎手段在民事审判中的使用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狱学刊》2003,(1):103-104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测谎技术在我国的民事司法实践中已经实质上发挥着证据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及特点,确立其在民事诉讼领域的证据资格。  相似文献   

10.
论测谎结果的证据效力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仪即多参量心理测试仪所获得测试结果具有客观性和与案件的关联性的特征,也具备证据的合法性要求,是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基本要求的。在证据效力上,测谎结果不能作为独立的证据,测谎结果须经过审慎的检查并与其他证据一起,揭示、反映案件的事实。测谎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完全可以通过对测谎程序的完善和规范来加以保障,具体要明确测试人员的资格与诉讼地位;确立决定测谎检查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条件;制定科学的操作程序与规则。  相似文献   

11.
论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谎结论能否运用于诉讼有很大的争议性,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测谎结论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并具有证据的属性,不应该被排除在诉讼之外。特别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一些特点使测谎结论在其中有广泛的发挥空间,只要在程序上予以规范,测谎结论就能够作为证据运用。  相似文献   

12.
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目前比较现实、相对合理和比较紧迫的措施是规范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法院在审查测谎结论时应注意审查测谎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测谎的启动和组织是否合法,对测谎结论应当经过法庭的调查质证。  相似文献   

13.
14.
测谎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开始应用于有关方面。特别是在公安机关将测谎技术应用于刑事侦查破案中已初步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和威力。  相似文献   

15.
测谎鉴定在法庭上的证据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技术曾一直被认为是有争议的侦查技术,我国的研究也不过十多年的历史,该领域的研究多针对其设备,原理和实验方法等技求领域。但一项技术的发展最终要把它应用到实践中,通过临床或实际的效果进一步检验它的科学性及应用价值。本文是在笔者多年为审判实践服务中鉴定案例近700例,总结测谎鉴定在法庭中所发挥的实际效用。该技术不仅为公安机关的侦破活动提供帮助,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进一步体现科技服务于审判的旨宗,同时实践证明,如何正确的看待测谎鉴定,应本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夸大、不贬抑的态度审视其结论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月9日,我市盐池镇某村村民鲍某的儿媳向派出所报案,称其公公失踪半月之久,怀疑被其婆婆孙某某所害。调查查明鲍家是单家独户,住在山洼边,鲍某与其妻孙某某分居多年,失踪期间无人  相似文献   

17.
在测谎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其另一方面——反测谎也随着测谎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且有被受测者普遍使用之势。反测谎的出现,极大地影响着测谎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认识反测谎,是对抗反测谎、提高测谎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应该依据测谎技术的发生原理及其学科基础,并结合测谎技术的使用过程,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及药理学等知识,对反测谎的依据、伎俩手段等进行研究探讨,同时认为反测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识别和对抗的。反测谎行为研究,符合科技战之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8.
测谎由众多环节组成,同时竞合了讯问、勘验、人身检查、鉴定的部分特征.测谎的法律性质应当由在测谎各环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图谱分析来决定.图谱分析是测试人员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的分析、判断,具有鉴定的科学属性和法律属性,应当被定位为鉴定.与此同时,由于测谎的测前谈话、图谱采集等环节具有基本权干预性质,测谎的鉴定属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测谎鉴定问题——从高检的批复谈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谎技术进入我国已有十余年,然而由于其可靠性未得到有效保障,以及相应制度的滞后,造成其难以被认定为证据而步入法庭.本文对国外从测谎技术到测谎鉴定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只要加快创造条件和建构制度,测谎技术迟早会成为鉴定证据.  相似文献   

2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犯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生物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专用心理测试系统,通过微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应参数,以此推断被测人心理上与案件事实相关对应的记忆痕迹,进而判明被测人是否“无辜”或为犯罪嫌疑人。这项技术是通过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描绘,编制测试题目,经过测前访谈、实际操作测试和图谱评判,探查把握被测人情绪记忆心理痕迹的相关程度,以此准确地将无辜者和涉案人员区分开来。我局自购置了SPS型心理测试仪以来,不断地将这项高科技手段运用于侦查破案,相继破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