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扫黄”与干部“嗜黄”袁野报载,某厂长出差某地时。经不住黄贩诱惑。以"特优"价购回黄色录像带一部,每每于夜深人静之时,紧闭门窗偷看。后再次外出月余,其爱于搜得此录像带到一隐蔽处偷放,与数名男女同学一起.从"欣赏"发展到"模仿"。待他返回时,其子因...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7):62-62
在遭遇周期性经济危机时,往往也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时候。对于个人也是一样,个人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在这一时期.政府会提供许多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参加那些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等于是给自己补课——补就业技能、创业能力和一般性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红卫兵话语的文化表征──从一张发黄的红卫兵小报说起马越藉由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父亲一件"压箱底"的旧衣衣兜内,我发现了一团皱巴巴的黄纸.而当我好奇地将它展平时,不由得又是意外,又是庆幸,更为这难得的巧合感到兴奋。就在我即将结束一个学期的"文革文学史"课...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武警边防部队边防派出所如何创新工作方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武警边防部队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利用到基层蹲点指导工作的机会.对连云港市柘汪边防派出所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到他们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05,(8):44-44
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就做  相似文献   

6.
有的时候,应聘时的一个小细节就决定了你的成败。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应聘者的技能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一些公司还会看应聘者是否认可他们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又决定了他们在用人时有不同的考核侧重点。有人曾把求职和相亲做过类比.其实,找工作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让对方看上眼,那么,对于不同企业的细节偏好,应聘者可要留意了。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06,(5):55-55
小管刚来的时候,是跟侦查员的,不在技术这一块.很少有机会和他交流。人也很普通,个子不高,瘦瘦的,毛寸头。前面有几根很长,夹杂些白发,眼睛细眯着.陷在眼窝里.脸上的棱角很硬.皮肤黑黑的。言行举止和以前的实习生稍有不同。好像成熟一点。从警高专毕业到刑警队实习的,来来往往多了,大多没什么印象,有些连名字还没记住就走了。小管给人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  相似文献   

8.
夫妻称“两口子”由来于清朝乾隆年间,当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继贤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相识,二人一见钟情,夜夜往来,石万仓是个酗酒成性的家伙。一次,石万仓因饮酒过度、引起酒精中毒而身亡,石家人怀疑石万仓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于是告到县衙门,说曾素箴因偷奸杀死亲夫。  相似文献   

9.
拉尔夫曾是一个典型的“季节工人”。当一切顺利的时候.他可以在短时间里刻苦工作,但是到了冬季,当收益微薄的时候,他就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地守候着好时节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青年技术人员要求入党者少的问题值得重视郑绍保现在有些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对入党主要存在着这样几种思想:1.存在"无所谓"的思想。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靠技术和才能吃饭,而不是靠政治吃饭,入党有什么用?"有的还认为,"过去入党才能做官,现在只要技术...  相似文献   

11.
每天奔忙于职场的人们,习惯了对着电脑和文案,似乎对于沟通有些忽视.而失去交流往往会错过很多机会,一些事例表明.沟通在职场中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仲大军 《同舟共进》2014,(12):33-35
"依附式发展"的优势正在消失 应当说"依附"这个词不完全是贬义,很大程度上甚至是个褒义词。对于"文革"之后的中国来说,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一大截,物质资源更是贫乏,在这个时候如果仅靠独立自主的模式去赶超,差距可能还会拉大。因此,最聪明的办法是走"依附式"的发展道路,利用发达国家,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周克 《现代领导》2008,(1):40-41
自从我参加外县工委工作以后,基本上就脱产了。在这以前,我一直在邮政局工作,自已靠工资吃饭。到这个时候,张执一对我说,小周啊,你不能再做职业了.做职业你没时间。所以,我就到一个同志开的公司挂名,并使用了朱爱棠这个化名.做了个副经理.实际上是一个空头公司。丁瑜除了做后勤机要工作,还要分管上海周边几个县的工作。这个时候起我们靠吃“党粮”了。  相似文献   

14.
浦子 《今日浙江》2009,(16):58-59
春天只是地球绕着太阳到了.一定的时候,周期大概是一年,就把鄞江桥的一切鲜活活的生命捧到我眼前了。  相似文献   

15.
一次偶然的谈话,几场普通的饭局。在平常人眼里的平凡事,到有心人眼里却成了创业契机。市场那么繁荣.还有哪些空缺需要弥补?草根族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件小事,该出手时就出手,草根也能成英雄。 从一个好主意.到令人羡慕的巨额财富.对于有准备的人而言,并非天方夜谭。 随着创业门槛的降低。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财富传说日益走向草根化.普通人也有成就梦想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我爱南京     
肖思奇 《人民公安》2011,(14):61-61
小的时候生活在南京,对于这座城市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可是人应该都是如此,离开了才会知道原来的好。就好像念初中的时候会怀念小学时候的算术题.念高中的时候又会怀念初中时期的算术题。念大学的时候没有算术课了,却又会怀念小学、初中、  相似文献   

17.
女人的衣柜     
张蕾 《人民公安》2008,(15):63-63
对于女人来说.也许衣柜最能记录历史。 每当换季的时候.总会感觉衣橱里缺一件衣服。而层层叠叠的旧衣。不是3年前的,就是5年前的,上个月买的那件在第二天就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18.
南柯 《观察与思考》2008,(11):61-61
——大学里的成绩分两项: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后者是老师保证其课程上座率的有效武器,经常在出其不意的时候拿出点名册。对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同学们来说,是不忍心让在宿舍酣睡的同胞受到课堂上的“戕害”,于是,代答“到”的义举此起彼伏。有人上课勤,兼之义薄云天.就练了好几种发声方式,以便用不同的口音替逃课的哥几个喊“到”;对于那些人缘好的同学来说,  相似文献   

19.
高招儿     
荣素礼 《协商论坛》2008,(11):61-61
我家车库里有两样东西:一艘旧船和一个拖船用的车斗,都是住在密歇根州的时候买的。那时密歇根湖就在我家附近,周末,把船推进车斗里,再往吉普车后面一挂,就可以拖到湖边。春秋钓鱼,夏季兜风,乐趣无穷。后来搬家到印第安纳州,离水边远了,用船的机会很少。  相似文献   

20.
协调干群关系稳定农村大局文/王沛斌,雷鸣霄近年来,我们通过信访这个"窗口"和"桥梁",深入农村实际调查,从诸多情况中感到,农村群众集体上访.尽管诱因很多,但集中到一点讲,绝大多数是同农村基层干部的矛盾。所以,稳定农村大局.必须从协调干、群关系入手.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