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的感恩教育不是应只停留在理论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中,让感恩教育在体验、感情、内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本学期,武穴市梅川中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重大节日,学校、家庭与社区并进联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为学生的感恩行为提供机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会感恩、知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和诚信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然要素。笔者认为,学校是进行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做人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和诚信,必须紧密联系学校这个主阵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感恩诚信为主的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3.
可可 《党员文摘》2008,(10):18-18
《鲁宾逊漂流记》中,落难荒岛的鲁宾逊.在面对茅茫大海命运未卜时.做了两张清单,一张列出他所面临的困难.另一张列出他可以感恩的事。 他写下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衣服穿,在感恩的清单上,他写下这里的天气暖和,几乎不用穿衣服:另一个困难是他全部的生活必需品都流失在海里了.同时,在感恩清单上.他又写下了荒岛上有好多新鲜的水果和纯净的水源。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人的内在心理需求和情感反应.它既无国籍国界、宗教信仰之分,又无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之别,更无年龄性别、城乡阶层之异。简单地说.它就是以恩情为基础.以回馈为动机.以报答为表现形式的内在心理反映和外在行为模式。中华民族是一个尊伦理、重感恩、讲情义的民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感恩意识日渐淡漠.子女不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5.
<正>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人……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要知道世界需要感动、人要学会感恩,那么,作为老师和学生也需要感动和感恩。只有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下受教育,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7.
刘鹏娜 《奋斗》2011,(3):47-48
“您是我生命中的一座灯塔,在我迷茫时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让我顺利驶向了彼岸!”这是一位贫困学生的感恩之言。  相似文献   

8.
会感恩、知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和诚信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然要素。笔者认为,学校是进行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做人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和诚信,必须紧密联系学校这个主阵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感恩诚信为主的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9.
守护感恩     
姬妹婷 《党课》2014,(8):86-87
最近看到一位旅居美国的朋友的博文,感触颇深。题目叫做《我的99个感恩》,由99篇小文章组成。每篇小文章讲述了一个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借着小故事对给予她帮助和鼓励的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恩之情。其中有她的父母、同学、儿时的玩伴、同事、医生……一件件小事娓娓道来,满溢的是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也让每个读到这些文章的人体会到了她那颗热爱生活、感恩生命的金子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四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神州见证大爱,四年后的利州感恩教育已建成体系并结出硕果。我国著名伦理学家陈瑛对“利州实践”予以高度评价:“利州区党委抓感恩教育,是在救灾和重建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开始的,体现出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对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高度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圆梦(2)     
泪流满面的荷看到杰的态度如此坚决.反倒对其增添了几分敬意和爱慕,更加觉得这份真情难能可贵。荷暗暗打定主意:不回去。但她表面上来了一个缓兵之计:“杰.我明白你的心思,我会回去的,但不是现在。我既然千里迢迢来了,你至少让我住上一段时间,一来让我看看西部气势雄宏的山川.体味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二来给我一个侍奉孝顺二老的机会,也让我略表一下感恩的心情。到那时,你就是不撵,我也会走的。”说完这番话.荷的脸上已是笑容灿烂。  相似文献   

12.
胡治弘 《新长征》2011,(3):49-49
镇赉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统战部关于统一战线开展"万企联万户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统一战线开展[万企联万户回报社会感恩行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感恩奉献、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刘瑞娇 《求贤》2011,(4):47-48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当前,一些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对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4.
王玉娟 《党史博采》2009,(11):43-4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感恩教育缺位、家庭感恩教育失衡、社会感恩氛围淡薄,使大学生逐渐丧失了良知,缺失了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柱,充满亲情的社会是和谐文明的社会,充满亲情的民族是和谐进步的民族。亲情是成长、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感恩教育的缺失,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亲情观念正在逐渐淡薄。培养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实施亲情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孟喜龙 《世纪桥》2009,(3):110-111
大学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也是解决社会问题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并将感恩教育融于整个教学管理,与校园文化结合,借助有效的载体,使感恩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崔征 《世纪桥》2009,(13):94-95
当前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感恩情怀缺失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以利于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正对父爱母爱的赞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赞颂父爱母爱,不仅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更是让我们学会怎样做到坚强、坚韧和永不放弃。三年新闻采访的经历,让我学会了感恩,并在感恩的行动中传播着正能量。首先,我感恩,我有个超级爸爸。我的家在伊犁,一个美丽的小镇。在那里,有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但,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知礼报恩的民族,感恩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大到党和国家的恩情,中到社会、师友的恩情,小到家庭、父母的恩情,都需要我们去感恩、去报答。而说到感恩,我有着发自内心的体会。面积排位国内第六、世界第七的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是京津地区谈之色变的沙尘暴源头之一。1969年10月,我来到这里的察哈尔右翼前旗白海子村插队。环境的恶劣和劳作的艰苦,让我们这些知青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冬季零下30多度时,女知青洗完头没等干就睡着了,结果转天早上头发被冻在炕上。一年冬天,村里知青招工的招工、探亲的探亲,就剩我一个了。  相似文献   

20.
喻丹 《当代贵州》2011,(27):60-61
“我很普通,走在人流中没有人会注意到我。因为从事一份特殊的职业,让我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看见人们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很幸福。”(潘琴微博选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