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青年"知识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才资源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争夺的稀缺性资源。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更是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上却呈现出青年“知识失业”现象: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知识性人才,有许多知识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为“贫穷的奢侈”。按照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青年“知识失业”可以表现为显性失业,即青年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愿望,却无工作机会;也可表现为隐性失业,如就业不足、人才浪费和“教育过度”;还可表现为知识青年理想与现实具有较大落差的自愿失业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摩擦性失业等。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主宰的知识经济世纪,知识作为独立和核心的生产要素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全球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当前高校扩招的实际后果,如果缺乏相应有力措施在加快制度变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导致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者相对过剩,出现知识失业现象。  相似文献   

3.
臧娟 《青年论坛》2010,(3):103-105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过度教育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过度教育,是指教育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造成教育的过量。具体说,是指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超出了自身工作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所受的教育超出社会的吸纳能力而造成的知识失业现象。本文通过对过度教育的概念辨析,列举分析了当前过度教育的现状,试从个人、政府、企业的角度提出可行的对策以缓解过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其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和专业的知识劳动者。自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来,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成为最早的知识失业者。面对某些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现实,知识失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重大的社会、心理影响是难免的。许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沉浸在沮丧、自责、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整天哀叹着社会的不公,自身的不幸,眼睁睁看着自己步履蹒跚,生命沦落。其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1.引发一系列的认知失调。一些大学生对上大学的美好预期…  相似文献   

5.
技术性失业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失业现象,越发先进的技术逐步取代人工,劳动力需求减少致使失业增加。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应充分借助政府政策调控、高校人才培养、社会保险救济等对技术性失业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破产和兼并现象越来越普遍 ,城镇企业职工非自愿失去工作岗位的现象逐渐增多。因此 ,现阶段迅速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加快失业保险法律建设势在必行。一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 ,由社会集中建立保险基金 ,为因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尽管各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保障方式方法、保险项目和水平、管理体制等各异 ,但通过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机制 ,对实现本国的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促进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等发挥了“…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是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考核认证,促进社会成员知识的不断更新、技能的不断提升,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劳动者职业生涯构建终身教育提升能力的服务平台?只有获取实现就业的智力和技能支持,劳动者拥有与社会相适应的劳动技能,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陈连丰 《求索》2012,(11):49-50,184
1825年英国爆发了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期就发生一次,宏观经济繁荣与萧条亦因此交替出现。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相继提出各种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理论以解释这种经济现象。本文拟以经济周期理论考察经济活动的固有规律及宏观经济运行机理,释解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经济波动现象,并试图为我国当下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无效供给过多及企业员工下岗失业等现实经济问题提供可行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9.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准确把握我国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宣传我国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宣传当前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宣传这一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宣传做好当前和今后…  相似文献   

10.
对“知识失业“和“啃老族“的忧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劳动力素质整体有待提高的今天,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刚毕业就已经开始步入失业大军的行列,出现“知识失业“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闲散在家中成为现在所谓的“啃老族“.这显然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1.
资本家不是劳动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家与劳动者原本是两个内涵非常明确的范畴,十年前,人们根本不会把这两者混淆。近年,私营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比重越来越大,“资本家”范畴又在我国出现。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资本家和劳动者是否还存在分野,资本家与劳动者是什么关系?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简单。一些人提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在我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把私营企业主评为劳动模范、吸收入共产党的现象。 资本家是劳动者吗?这一问题很有澄清的必要。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不是劳动者 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通过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  相似文献   

1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失业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不能就业的状况。主要包括新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者不能就业和在职劳动者失去就业机会两种状况。失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用于保证失业劳动者在失业期间基本物质生活而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失业风险不仅体现为客观的失业经历,也会通过个体的焦虑情绪反映出来。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五期数据刻画了青年劳动者失业焦虑的变化趋势,进而立足于工作场域探究职业技能培训对缓解失业焦虑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如下:(1)从2013年到2021年,随着失业风险的上升,青年劳动者的失业焦虑显著增强;(2)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强化青年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信任来缓解失业焦虑;(3)对于面临更大失业风险的青年劳动者(女性、农业户籍以及低禀赋家庭)而言,职业技能培训对失业焦虑的抑制效应更大。本研究从职业技能这一新人力资本视角揭示了治理失业焦虑问题的有效机制,这对于决策部门治理青年失业风险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失业下岗问题的产生,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异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隐性就业”问题。与失业下岗相关联的“隐性就业”是指,一部分名义上失业或下岗的人员,实际上是有工作和有收入的。但是,这部分人无论是在正式统计中,还是在他们自己填答的各种登记表中,都显示为失业下岗。这就使得我国失业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连真实的失业人口数字也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国发〔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向前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劳动法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全部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用工形式应运而生.劳务派遣这一用工新模式即能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实现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配置,又能及时解决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值得我们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隐性失业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在其工作岗位上要么待岗,要么无充足的工作可做,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中国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导致相当部分的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8,(4):26-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失业保障制度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榛 《长白学刊》2000,(5):56-58
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建立和完善失业社会保障制度,是摆在理论和经济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应该说,失业的现实很自然地提出对失业保障制度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却存在着失业保障制度明显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失业保障制度供求均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随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化,其覆盖范围和参保人数不断扩大,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管理好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对健全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其中,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的监管工作非常重要。加强监管是确保失业保险金准确、安全发放的有效措施。防止不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骗取失业保险金,提高管理水平,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的监管制度,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确保失业保险金安全、完整,有利于规范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地保证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律和规章得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