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芳 《人民政坛》2011,(12):25-25
10月14日、15日,南靖县书洋镇人大为了进一步推进土楼保护工作,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深入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  相似文献   

2.
秦锐超 《前沿》2014,(7):92-96
“以房养老”制度对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和家庭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加快步人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的背景下,“以房养老”制度值得尝试。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各试点出现的问题,比较和借鉴外国模式的经验,从业务主体、抵押客体以及承办业务机构三个方面的权利保障以及业务监管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福建土楼之都,客家故里永定。永定建县500年,是著名的老区、侨区、矿区、土楼集中区、客家人聚居区。永定县位于闽粤两省边界线上,是福建西部进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的战略要冲,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常浩 《政协天地》2011,(Z1):53-55
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说: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要破坏掉只需几天工夫,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做好闽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必须对福建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有着比较全面、宏观的把握。本文作者试图全景式解析我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状况,简要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深耕乡间文化土壤、探寻乡土村落的人文内涵,为进一步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古树名木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被誉为“活的文物”、“绿色古董”。我们这座城市在迈向国际大都市、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古树名木保护却不尽人意,从1993年至今,上海因自然死亡及市政建设使近百棵古树名木消失了。有关部门更难以忘记,从1964年到1980年的16年间,上海300岁以上的古树名木消失了200多棵,如今只剩下211棵,现存的1451棵古树名木有三分之一生存状态不佳。这种与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极不相称的现状,令政府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大为感慨,迫切希望提高“绿色古董”保护级别,即用法律法规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林民盾 《政协天地》2012,(Z1):29-30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人,更离不开文化名人。我们关注历史文化遗产,更应该关注现在的文化从业者。一、文化产业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文化名人的效应。文化作品、或是艺术品的商业化,就是在文化名人效应驱动下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现象。人  相似文献   

7.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其"天圆地方"的建筑形态独一无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福建人民智慧的结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努力为"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胡明荣 《楚天主人》2013,(12):33-33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根基和灵魂,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弘扬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省首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虽然只是初具雏形,但却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因此,建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的力度,尽快出台配  相似文献   

9.
建民 《人权》2005,(1):57-57
2004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法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会议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积极推动人权法制保障不断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副主任钱小芊,中国人权研究会名誉会长朱穆之、会长周觉,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飏,以及来自全国的50余位人权、法学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石窟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文化遗产积淀丰厚。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蘑菇房建筑、哀牢山南段梯田群、历代土司遗址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造型各异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史诗、故事、歌谣、谚语、家谱、音乐、舞蹈等,其中,四季生产调、多声部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尼哈吧、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政府、民众、学界等多方面的利益。只有在保护过程中切实兼顾各方利益,在博弈过程中保持均衡,才能够实现对遗产的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庆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沈文 《今日浙江》2006,(17):51-52
浙江人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以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发展,我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打下厚实的基础,保护体系日臻完善,展览展示体系基本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十五”期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力度加大,保护层级提高,保护范围得到明显拓展。…  相似文献   

14.
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施法治保障,应当坚持五个基本原则。通过对以芜湖市为中心的法治保障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考察,当前仍存在社会公众对法治保障工作意识不足、缺乏《长江保护法》具体实施细则等六个突出问题。对此提出六大措施机制,分别是全面提升社会公众法治保障的意识水平;以长江流域各省、市立法机关为主体,出台《长江保护法》实施细则;将预防危害长江生态保护违法犯罪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强长江流域建设规划立法、执法;加大法治保障创新驱动,推进长江流域产转型升级;不断拓展生态价值转化,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确保法治保障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得到切实实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12,(5):5-5
近口,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平带队,率市政协“推进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完善”调研纰到故宫考察。30余位调研组成员参加。调研组一行参观了陶瓷馆、重华宫、漱芳斋等,听取了故宫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有关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6.
吕俊彪 《思想战线》2011,37(3):90-9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同时蕴含着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人类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性源于其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共同意识的象征物,具有不可侵犯和亵渎的天然属性。然而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又必须在世俗生活中寻找现实的社会基础,以获得传承与发展的无限生机。如此,神圣与世俗的通约,也就成为全球化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一项艰难的悖论性抉择。  相似文献   

17.
人物简介:阮仪三,男,1934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并召开座谈会,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相似文献   

19.
龚守栋 《政协天地》2009,(11):12-13
选择3到5个重点名镇名村,靠全省各方面力量与各渠道的财力,打造福建的“丽江”、福建的“凤凰城”、福建的“八卦村”。  相似文献   

20.
朱艳楠  郑丽 《传承》2014,(8):141-1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北京的天桥中幡在保护及发展传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讨论保护发展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