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些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拓展海外市场的一种强有力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我国企业也纷纷走上了海外并购之路,也有很多企业已经成功地在完成了境外并购行为,比如联想成功收购IBM个人PC业务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并购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行为,因而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的并购市场上大展宏图的话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国并购也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和跨国公司"走进来"的主要方式,但我国对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却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本文主要从跨国并购审查监管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及欧美的相关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形式。但是近年来,出于对本国市场和本国企业的保护,西方各国经常以威胁其国家安全为由,对外资并购提出国家安全审查,其中我国企业多次赴美并购都因涉及国家安全而宣告破产,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俨然已成为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最大的贸易保护措施。应对投资目标国的安全审查制度,我国企业应转变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以期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外并购的五大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冰心 《法人》2008,(5):20-22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合作方(博弈对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文化的多样性与非共容性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5.
吕冰心 《法人》2009,(2):47-48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合作方(博弈对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文化的多样性与非共容性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6.
袁静怡 《法制与社会》2010,(10):110-110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资本融入全球化的最重要模式和途径。在此过程中,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合作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文化的多样性与非共容性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栾少湖  刘克江 《法人》2013,(4):48-49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践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而为其保驾护航的中国律师业却处在"走不出去"的尴尬境地。破解中国律师"走不出去"的僵局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寻求解决方案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5日报道,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一直在海外迅速扩张,2012年它们在海外并购方面支出逾350亿美元,而在中国三大油企新近公布的财报中,它们均概述了2013年更为积极的资本支出预测,这意味着它们未来可能进行更多海  相似文献   

8.
任重道远     
正能够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举办的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二期培训班的一员参加学习,我深感荣幸。全国律协为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商界领袖以及优秀律师旧行们前来主讲,他们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及海外并购过程中的法律实务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和讲解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关的各类法律问题,与学员们分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所涉及法律业务中的先进理念。通过近两周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吕斌 《法人》2009,(6):92-93
许多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看到了海外抄底的良机,对隐含其中的法律风险却知之甚少2009年5月25日,由美富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中国企业并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界的并购专家共同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日益增加,投资目标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审查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法律障碍的情况凸显,况且我国仍缺乏完善的海外并购法律保护体系,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和救济机制。因此,本文拟从研究欧美发达国家对外资并购在国家安全审查方面的法律规制入手,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防范投资目标国国家安全审查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度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迅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地之一的美国已经建立起了跨国并购反补贴法律规制,且深层次上缘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跨国并购的目的疑虑,故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行严苛的审查,拒绝所谓的基于政府补贴的跨国并购.我国应完善跨国并购反补贴法律制度,在拟出台的《外国投资法》和将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跨国并购反补贴条款,并完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补贴和融资政策.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海外并购的国家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国家风险的一般认识根据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我国目前正处于国际投资发展的第二阶段,境外投资将持续增长。同时,在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京东方收购韩国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走出去"不仅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国家整体战略,也是经济全球化必然选择。然而,"走出去"将面临比在国内更大的法律风险。如何应对和有效防范"走出去"的法律风险,将最终决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成败。本文着重从法律层面上的风险分析入手,探讨了法律风险规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当今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跨国并购兴起的原因耐人寻味,值得深思。同时,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对西方国家有关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规制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体系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跨过企业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促进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5.
胡平  李为 《法制与经济》2008,(16):84-86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日益增加,投资目标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审查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法律障碍的情况凸显,况且我国仍缺乏完善的海外并购法律保护体系,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和救济机制。因此。本文拟从研究欧美发达国家对外资并购在国家安全审查方面的法律规制入手,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防范投资目标国国家安全审查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跨国并购的国内法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外资进入模式,在其日益盛行的今天给东道国的国内法律制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挑战。入世的中国应当及时建立起完善的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本文首先对企业跨国并购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通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立法的现状分析,提出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结合外国立法实践,对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已扬帆启程,但是,其总体水平偏低,特别是跨国并购尚处于初级阶段,这既不利于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也难以应对金融全球化趋势。因此,如何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促使我国跨国银行发展,加速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是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海外并购的额外法律风险是投资者在海外并购活动中所面临的人为的、非投资者所能控制的东道国基于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等因素而援用或制定特别法律进行监管所产生的特殊风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能给投资者的海外并购带来一定的额外法律风险。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益增加,却缺少对海外并购额外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救济机制。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寻求投资保证、体制和外交上的支持与救济对策,为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以来,大型企业海外并购风起云涌,但是利润总是与风险同在,法律上的障碍便是风险之一,笔者试图列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梁斌 《法人》2005,(8):28-29
日韩的一些企业跨国并购最终失败,让世界看到的只是一群在刀尖上跳舞的“敢死队”,这不得不令人为海外并购热潮中的中国企业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