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应用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试制的“拜耳9015”,于1971~1972年先后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44只绵羊和164头黄牛进行了疗效(扩大)试验与毒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国产“拜耳9015”对绵羊4毫克/公斤,一次经口投服,对成虫的驱虫效果可高达100%,而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毒性试验时投给12毫克/公斤,即3倍的治疗剂量,亦无明显的临床反应(1)。对黄牛3毫克/公斤,一次经口投服,对成虫的驱虫效果为97.02~98.74%,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73~1974年调查了13峰不同年龄、性别的骆驼,其网尾线虫(肺丝虫)的感染率为100%,范围为9~589条。以往,我场应用1/1500的稀碘溶液气管注射治疗此病,效果久佳。为了寻求理想的驱虫药品和剂量,我们进行了不同剂量的碘溶液和敌百虫液等的体内外驱虫效果比较试验。其结果证明,应用1/1500碘溶液驱虫率只有30%,而1%和2%敌百虫溶液体内外驱虫、杀虫都不理想。但1/1000碘溶液和  相似文献   

3.
过去防治家畜肝片吸虫病主要使用硫双二氯酚、硫双三氯酚、硝氯酚、肝三号和肝九号等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驱杀肝片吸虫成虫,对童虫无效或效果不理想,最近国内出现的驱杀肝片吸虫新药双酰胺氧醚,因剂量太大而推广困难。肝15号是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成功的一种磺酰胺的卤化衍生物,是目前可用于临床的高效低毒兼具驱杀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的特效药。羊按2~6毫克/公斤,牛按12毫克/公斤的剂量一次口服对4周龄肝片吸虫童虫具有100%的驱杀效果,所有受试动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联氨酚噻药给绵羊口服100毫克/公斤,对感染六周大的各期肝片吸虫的驱除作用确有100%的效果; 而且对年老的肝片吸虫也有很高的驱除作用。同时对绵羊自然发生和人工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效果也高达94~100%。 此种治疗制量,对羊没有任何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对自然感染猪蛔虫、兰氏类园形线虫、猪鞭虫、Oe.quadrrispinulatum、有齿结节虫和长刺后园形线虫的一群猪作了介绍。在加拿大猪发现Oe.quadrispinulatum是首次纪录。四咪唑按12.5~20.0毫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进行鉴定试验证明对猪蛔虫、兰氏类园形线虫和长刺后园形线虫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对结节虫的效果是可变的,个体动物的变化范围在4.8%至87.7%之间。对猪鞭虫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6.
兽用血虫净为国产新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推广,用于血孢子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但因经验尚少,在使用过程中,个别地区、个别病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有关地区反映,补充注意事项如下: 一、瓶签标明的剂量范围:3.5—7.0毫克/公斤体重,其中7.0毫克高剂量,应限于环形泰勒氏焦虫等较顽强的虫体,并且是重症病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硫溴吩驱治耕牛肝片吸虫病研究第一报结果,本试验选用硫溴吩按每公斤体重30、40、50毫克剂量和硫双二氯酚每公斤体重50毫克剂量一次口服驱虫的方法,进行临床对比试验,进一步探讨硫溴吩对耕牛的安全性和驱虫效果。这次试验于65年3~4月于江海、太日、庄行三个公社进行,共选择经二天二次粪卵检查均为阳性的147头黄牛和12头水牛作  相似文献   

8.
已知,硫双二氯酚(Bithionol)是家畜吸虫、绦虫的广谱驱虫剂。在驱羊绦虫方面,据Fukui氏(1960)报导,绵羊用70mg/kg对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有100%的驱除效果。Enzie氏(1960)用100mg/kg能有效地驱除莫尼茨绦虫。Allen氏(1962)证明200mg/kg可驱掉繸体绦虫,175mg/kg可减少该虫感染。北京农业大学(1964~1965)用100mg/kg驱虫率为94.4%,羊只没有不良反应。驱虫净(Tetramisole)则是绵羊胃肠道线虫的一种广谱驱虫剂,国内外大量报导证明15mg/kg是安全有效剂量。 为寻求防治羔羊绦虫病和线虫病混合感染的药物,我们于1974年2月和8月进行了这一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应用国产硫双二氯酚、六氯酚、硝氯酚、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呋喃丙胺、槟榔粉等七种药物,分22组剂量对235头自然感染的姜片虫阳性猪进行 疗效对比试验和19头的投药后剖检观察,以及在福州,莆田,建瓯等地9个养猪场四百多头猪的现场推广应用硫双二氯酚结果证明,七种药物以硫双二氯酚效果最好。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剂量作为驱姜片虫的治疗量是一种具有高度疗效的安全药物。一般临床上无反应。当治疗量倍增时仅出现拉稀、减食现象,持续1~2天即恢复正常。该药无异味,将药拌入饲料内能自然采食。适于养猪场猪群集体喂药的一种驱姜片虫药物,可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硝氯酚的初步试验观察,摸索到该药对猪姜片虫有一定效果,但每公斤体重10毫克组对猪毒性大,能引起神经性中毒症状,今后有必要进行降低剂量,摸索最低的安全有效剂量,为探讨新药源作深入研究。 六氯酚对猪毒性大,无使用价值。血防乳干粉,新血防片用药剂量大,疗效不高,对猪姜片虫似无特异的驱虫作用。呋喃丙胺药源缺,疗效不显著,不宜推广。槟榔粉的驱虫效果,是否与药物剂型加工炮制有关应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拜耳9015”是一种比较新的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近年来,国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此药物对牛、羊肝片吸虫病做了不少的工作。从我们看到的部分文献资料中,给牛投予3~4毫克/公斤体重,对驱除肝片吸虫成虫具有很高的效力,而7.7~8.0毫克/公斤体重时效果更好。驱除童虫则需较大剂量。目前应用的剂型,有粉剂、片剂和注射剂等。给药方法为做成悬浮液灌服、整个片剂口服或行皮下注射等。给药后一般无反应,大规模应用时,有发生乳量降低、食欲减退或稀便等情况,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11.
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对绵羊寄生虫的驱杀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1.5~2.0岁自然感染线虫和外寄生虫绵羊150只,分别按体重0.1、0.2、0.3mg/kg剂量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同时设口服伊维菌素片剂对照。结果显示,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0.2、0.3 mg/kg组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9.2%和1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4.5%和100%;平均驱虫率分别为98.4%和99.9%;绵羊颚虱、绵羊足颚虱全部被杀死,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83.3%和87.5%。口服0.1 mg/kg组绵羊的线虫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0.2、0.3 mg/kg剂量组,对绵羊颚虱、羊蜱蝇的杀虫率较低。绵羊口服0.5 mg/kg伊维菌素干混悬剂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表明伊维菌素干混悬剂与片剂有同等的驱虫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1983年6月在克山县郊区和城内养牛户对7头不孕干奶牛进行激素和中药诱发泌乳试验,效果明显,已100%泌乳,多数已受孕。进而在巴彦等县32头不孕病牛试用,也已泌乳。 使用药物 第1~10天每日各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09毫克/公斤体重和助孕素0.1毫克/公斤体重。第11、13、15天各肌肉注射缩宫素50单位和中药一服(中药:王不留行、穿山甲各一两,双花、连壳、公英、地丁各二两,红糖一斤,鸡蛋10个,混合一次口服)。第17、19、21天各每日注射利血平0.009毫克/公斤体重。 按摩和热敷乳房 从第3天起每日早晚用50℃温水按摩、热敷乳房10分钟左右,至正常产乳为止。  相似文献   

13.
据乐山市农科所试验,用驱虫精对121头粪检猪蛔虫阳性的生猪进行驱虫,结果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我们于1984年在本县的红星、符场等19个乡,采用驱虫精皮肤涂搽的方法对犊新蛔虫进行了驱虫效果观察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驱虫精系乐山市制药厂生产,为无色透明液体,带醇味,每瓶100毫升装,批号840502。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最近3年间,较系统地应用肝15号(F-15)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进行了驱虫效果观察试验,其近期和远期效果均佳。 (一)肝15号不同剂量的驱虫效果 选同群放牧的自然感染肝片吸虫阳性绵羊23只,分设20、10、5、4、3、2mg/kg 6个试验组,分配给各组的羊依次为2、2、5、3、3、2只;空白对照2组,各有羊3只。各试验组均按体重、剂量经口投服肝15号粉剂,观察120小时后,连同对照组一起剖检。结果:各试验组均未见到肝片吸虫的活成虫和活童虫杀死的成虫和童虫全部解体为粘液样,各剂量驱杀成虫及童虫的效果均为100%;而两个对  相似文献   

15.
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试制成功了抗肝片吸虫病新药“拜耳9015”,为我国防治肝片吸虫病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据国外报导,“拜耳9015”具有毒性小、用量少、效果高的特点,3~4毫克/公斤体重对牛羊肝片吸虫的成虫就有很高的疗效,而对童虫则需要较高的剂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英国杨氏公司推出一种新的左旋咪唑制剂—浇注剂(Pour—on),与左旋咪唑的其他剂型(包括注射和口服)相比,最大优点是使用简便,特别适用于牛。英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证明,对牛四胃、小肠、大肠多种线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9~100%、100%、99.6~100%;驱虫前后粪便虫卵的减少率为96~100%。为了验证左旋咪唑浇注剂驱虫效果,我们于1986年8月在广西,对自然感染多种胃肠道线虫的黄牛、水牛进行复核试验。  相似文献   

17.
1983~1984年先后在绵阳、成都市郊(新都县)等地,用抗蠕敏对自然感染比翼线虫的发病小鸡进行驱虫。虫卵转阴率达100%,驱虫率为99~100%,并可驱除鸡蛔虫、鸡四角赖利绦虫、鸡异刺线虫等蠕虫。实践证明,抗蠕敏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理想驱虫剂。方法简便、用药量少、药价低廉,而且用抗蠕敏驱虫后的鸡食欲旺盛,生长发育良好,产蛋能力正常。  相似文献   

18.
我们根据我国养鸭地区饲养管理的特点和鸭寄生蠕虫危害严重的实际状况,研制了一种新型驱虫剂——驱虫谷,现将其驱虫效果及安全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驱虫谷为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稻谷中含有驱虫药和基质。试验用驱虫谷有P—20、P—50、P—100三型。P—20型谷含药量为最低有效剂量(20mg/kg和25mg/kg),P—50、P—100分别为最低有效剂量的2.5倍和5倍。2.试验动物分组和驱虫方法:药效和安全试验鸭从严重感染多种寄生蠕虫的一群18月龄长沙麻鸭中随机取样,编为8个组,每组8只,各组体重相近。大群试验鸭为常德的成年蛋鸭。(1)药效试验组:第1、2、3组分别采用P—20、P—50、P—100型谷。第4组采用经水浸泡12小时后的P—20型谷。第5组采用试验前4个月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与方法 1.药物:保定宁,解放军兽医大学军马卫生研究所制,每支5毫升,含静松灵500毫克、EDTA500毫克,批号: 81011-2。 2.病例:均为门诊患畜,其中有的是在检查或治疗中需要给予保定或镇痛,有的是在施行外科手术中需要进行麻醉。 3.麻醉方法:用保定宁麻醉,肌肉注射,其剂量马骡为0.8~1.2毫克/公斤体重。如行静脉注射,剂量减半。  相似文献   

20.
(一)方法 将病羔和母羊隔离于阴暗保暖的厩舍,加强护理。 1.除去创伤的痂皮及坏死化脓组织,用3%双氧水冲洗,涂擦5%碘酊,再撒布高锰酸钾粉末。每日1次,连用3天 2.2%盐酸普鲁卡因4毫升、0.1%肾上腺素0.1毫升,混合注射于咬肌内,一侧1次,每日2次。 3.盐酸氯丙嗪100~250毫克(14~18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4次,至破伤风症状明显减轻时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