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学理论》202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当代价值值得每个人去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树立文化自信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探讨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导,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路径,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廓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角度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厘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指导和科学遵循。  相似文献   

3.
<正>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  相似文献   

4.
<正>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坚定文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5,(11)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对于我们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文化源泉。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摇篮,享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丰厚资源。在山西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将有效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引领作用。山西省号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以来,全省各市相继摸索尝试。临汾、运城两市经验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同志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包含着许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丰富性。掌握和运用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其文章讲话所引用经典几乎囊括了所有著名的诸子百家经典。二是全面性。有机运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国际关系等各领域。三是创新性。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等的重要手段。习近平的中华传统文化观,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强调通过物质文化形式的转变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播力,形成具有感染力的文化空间,这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则强调党带领人民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入手,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在传统智慧的启发下创造出新的文化思想。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重要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性地位,同时也彰显了党的文化战略所具有的人民性和时代性。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培育新型农民,坚定农民的文化自信并借此培育当代中国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乡贤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质引领和传承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市奉贤区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地域人文精神,以"贤文化"建设为载体,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文明创建中"发新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和文明风尚建设,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为条件。让优秀传统文化之树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生发新枝,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生命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到了传统文化,并针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讲话、看法、著作,逐渐形成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新时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重新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鉴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的全方位育人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做好、做活、做细、做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下高校思政工作值得探讨的问题。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渗透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高度概括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好的素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文化阵地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牢固坚守的重要阵地。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结合新的  相似文献   

13.
鄢勇俊 《理论导刊》2021,(2):116-122
习近平关于风险治理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其核心理念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民为邦本"的人民至上理念、"威武不能屈"的斗争精神以及"天下大同"的追求向往,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刻蕴涵和底蕴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具有直接的意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传承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规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中华文化的显著标志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富资源,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当今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戏曲艺术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共中央逐渐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他还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针对做好传统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完备系统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科学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科学评估其当代价值,科学规划其发展路径,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学习领会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缓和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把握好、把握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向,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是我们认识、理解、研究和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就能够在工作中有定力、实践中不迷航、发展中有方向。一、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相似文献   

20.
朱丹 《理论探讨》2022,(1):109-1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既使马克思主义深耕于中国大地,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展现出持久生命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指导与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挥和巩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时代性、大众性和开放性为原则,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深度融合;要提高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走政府主导、公众广泛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