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毛泽东对社会矛盾的分析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研究中国实际,并把两者有机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回答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现实课题的基本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源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识社会离不开对社会矛盾的分析.同时,社会矛盾的运行同自然领域一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因此在承认社会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时,还应注重分析在不  相似文献   

2.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因其重要性备受学界关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首先是由黑格尔提出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方法思想,将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实现了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革命性改造。文章运用思想史梳理与文献解读的方法,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产生、发展和学界相关探讨进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叙述方法内在统一"的观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科学的方法,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一方法,对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实质,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实问题,拓宽学术研究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继承和全面提升西方人权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本国人民权利 ,树立了一面伟大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人权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生成的 ,而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 ;人权不是抽象的 ,超阶级的 ,而是具体的、有阶级性的 ;人权并非是建立在个人政治权利基础之上的 ,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人权并不仅仅是个体人权 ,而是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 ;人权不是抽象之物和自然之物 ,人权的保障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法律体系 ;人权并不仅仅是政治权利 ,它是一个系统 ,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就其价值和内涵而言,是历史的、具体的、实践的、客观的,也是纯洁的、高尚的;决不是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抽象空洞的乌托邦,而是深深地根植于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之中,根植于生机勃勃的社会实践之中,根植于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之中.因此,必须把它放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去解析,放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去解析,放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去解析.中国百年梦圆之时,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日.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社会诸领域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数据的规模使用。数据的规模使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模式有着重要影响。定量分析在经历最初的数字符号运算关系阶段后,逐步发展到使用数字符号对应事物特征与事物运动并通过逻辑关系建立数据体系以描述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阶段,大大提升了认识准确性。但数据的规模使用与计算方法的更新也使得人们在定量分析上对数据产生了更多迷信,导致一些研究者脱离事物及其运动过程本身,纯粹研究数据之间的抽象计算关系来对应真实社会,反而影响了认识与判断的真实性。定性分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对事物认识全面性的保证。大数据时代,定性分析受到单一流程化与概率方法的影响,其认识事物的角度受到局限,认识事物的全面深刻程度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其具体开展而言,具有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两重维度。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原则,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般化、宗教信仰化,从而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规定为基准,受教育者必须对现实生活世界充分地、全面地把握,必须确立现代生活的意识,必须从生活意识与生活情感中确立对未来的希望。以此,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真知""真信""真行",从而达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变化的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最根本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主要是列宁主义,或者说是列宁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牢牢把握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时代主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境界。"马克思列宁主义",表明的就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适合于时代变化要求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许多方面的重要任务。诸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和通俗读物的编写等等,但最重大最根本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创造反映时代要求、指导时代进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的基本点,就是把世界看作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无限过程。恩格斯说,辩证法的伟大基本思想是: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事物及其反映它们的概念,都处在不断变化中,这种变化遵循前进发展的规律为自己开辟道路(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0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着重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向社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初到中国之时,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本土文化传统,这构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文化基础。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能扎根于中国大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源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具有相通的文化因子。"同"表现在它们对于未来社会的理想、世界本原、事物发展根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个人与集体关系、认识与实践关系、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物质存在方式等问题的观点高度契合。"异"则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互补,从而实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培育和建构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人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不仅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哲学基础,而且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理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战略家,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了哲学的论证。对违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作了哲学的分析和批判。对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哲学上教给了我们方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运用到革命和建设的战略和策略方面,运用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应重视关于文本"有根性"的消解、文本逻辑结构连续同质的假性认识和文本阅读中的经验主义幻象等文本问题,同时着力关注文本背后隐性社会历史语境与话语结构的主动发掘。在重构文本的具体历史语境中不断地逼近读者与作者的"视域融合",将文本研究纳入到思想史谱系中以实现二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9)
从抽象到具体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分析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它科学地呈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科学分析并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部各个基本观点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有着严密思维逻辑的理论体系。学习掌握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路径,有利于说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整体性,理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有思路线索的知识网络,切实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标准十分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把实践标准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 ,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人民利益标准 ,形成了一个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体系。正是通过这一体系使实践标准从较为抽象的理论形态变为较为具体的实际形态 ,使实践标准更具有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从而实现了实践标准的深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析黑格尔美学研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赵伯飞黑格尔美学研究的理性方法,首先表现在正确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形式,可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以前运用辩证思维研究美学、充分揭示美学对象辩证法的最高成就。黑格尔的美学研究在运用从抽象上...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从深奥到通俗、从抽象到具体、从外在理论到内化为大众精神信仰的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避免庸俗化;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化,避免繁琐化;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化,避免教条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的思想先导和理论前提。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加深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决非是对马克思的设想的科学性、普遍性的否定;也更不能把马克思的设想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地对立起来。科学的理解马克思的设想,就在于把握它的最本质最普遍的科学思想,进而正确地解释两者之间的实际差距,沟通它们之间的理论联系,借以实现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的统一。本文仅就这方面做点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3)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与黑格尔《逻辑学》关系密切,前者借鉴、发扬了后者"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两者都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方法;均体现了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均把运动变化的事物放到历史过程中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从事经济学研究时,常常借鉴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若干重要思想,并且,马克思擅长运用辩证法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确立包含世界市场理论的《资本论》的体系结构。另外,先哲们的辩证思维方法也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点集萃     
□摘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的革命性变革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文小勇石颖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公正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改变了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出发点,首次揭示了社会公正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所在,改变了社会公正理论的阶级性质和服务方向,把社会公正理论变成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解放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也改变了公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使社会公正原则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它使抽象的正义理论变为具体的、实践的社会公正观。首先,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改变了社会公正研究的出发点,并首次揭示了公平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作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领域中从文化维度体现其学术思想的典范.威廉斯把文化界定为"民有和民享的存在",从而倡导大众文化和共同文化,在人类生活方式的层面,突出了文化的实践功能;伊格尔顿在词源学以及意识形态的高度理解文化,从人类文明、生活方式以及艺术等方面探求文化的本质,突出了整体主义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赋予文化以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实践的、人类生存的和民主政治的意义上,揭示了文化的本质,推进了对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