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85年历史的爱尔兰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政党,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社会主义实践历史的总体认识、对当今资本主义的总体分析、对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的总体设想三个方面阐述了爱尔兰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社会主义全球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本质。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的传播进程与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推进过程具有历史的一致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以《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于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社会主义》2021,(3):35-42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作,《共产党宣言》对世界历史思想所作的完整、系统的分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创立。在《共产党宣言》中,世界历史思想表现为三重逻辑向度:以崭新的科学历史观奠定世界历史理论的变革基础,并以此为逻辑主线贯穿《共产党宣言》始终;运用历史辩证法,以批判资产阶级社会为逻辑起点,揭示其在自我否定运动中世界历史的阶段性;社会主义新运动的蓬勃发展,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必将实现是其逻辑旨归。深入考察《共产党宣言》世界历史思想,探析其理论逻辑,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当代世界的走向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4.
论我党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的历史理论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开始由盲目转向自觉,这个自觉活动就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然而,20世纪末叶,社会主义命运举世关注,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社会主义是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人民自觉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其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共产党,取决于共产党在全部政治活动中的纲领、路线、政策、作风、领导水平、民主程度、组织纪律和模范行为。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取决于贯穿在共产党全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共产党领导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杜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性选择,是不可改变的。我国存在着一些民主党派,在历史上形成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党合作的关系。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完全符合广大人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政党。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是同共产党的领导分不开的。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正确有效的领导,是整个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根本任务是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从严治党,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一、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指出:“要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关键是把党搞好,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战斗力。”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新发展。在学习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正确处理好以法治国和共产党领导的关系。以法治国,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以法治国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的领导也必须通过以法治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法律是共产党领导制定的,是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定型化、规范经、条文化。共产党通过领导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贯彻和执行法律,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并且运用国家强力保证其实施,这正是巩固与加强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三大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新的理论贡献,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抓住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全会着重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作出的战略举措,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了我们党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5)
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苏联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降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剧烈程度,为改革的平稳与有序提供了有力保障;苏联则以苏联共产党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根本上否定了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2.
经过去年春夏之际的那场政治风波,许多同志对加强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再认识,迫切感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抓住共产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这一大前提进行思考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是为在中国和世界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 1、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在于领导人民群众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相似文献   

13.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说到底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扣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职责和使命。为了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正确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决相信、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4.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力面进行改革的方针。在改革的准备和实践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清醒地估计了苏联的社会发展阶段,批判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观念,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特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选择经济发展目标和体制模式的客观依据和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的主观认识却未必符合实际、历届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往往带有理想主义色彩。1936年,苏联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5.
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抓好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和宣传的核心问题.为使人们牢固确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首先必须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优越性、规定性和过程性,以打好坚实的理论根基. 一、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即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一系列著作中,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资本主义卢之超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是以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发生发展,以及现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从而得出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结论。因此,观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举。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这充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取得了很大成绩,形势喜人。我想结合民进的历史和民进的工作,就多党合作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关于党的领导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政治前提,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这是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区别于西资产阶级多党制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9.
商兆鑫 《求知》2014,(1):21-2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最为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应当更好地坚持这一人生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保持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20.
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泛滥造成了思想舆论方面和政治方面极大的危害,为我们提供了深刻教训: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历史,使其不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歪曲、否定和丑化;执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和政治上路线的正确性;必须维护国家开创者的历史地位及其思想的指导地位,及时反击和揭露国内外反动势力否定和丑化领袖和导师的污蔑和谎言;必须划清共产党与社会党两类不同性质的政党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原则区别,警惕"共产党的社会党化"危险倾向,坚决拒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执政党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必须科学地处理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策和策略,保持宣传和教育内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由于不慎而导致宣传教育的被动,以至于为历史虚无主义留下泛滥的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