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不仅是一个提法上的变化,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上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发展,而且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改革过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有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完,我们可以把党在各个不同时期对这个问题的提法作一些比较,看看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沿革我们的改革要采取什么样的目标模式,多年来经济理论界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涉及到对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理解,进而关系到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认识以及改变传统观念的难度。因此,改革15年来,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关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这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要建立一个完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要成功地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为此,必须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这里,笔者就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谈谈认识。一、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认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长期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暂时承认…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4,(1):16-16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决定》涵盖“改革”范畴,以“完善体制”为主题,在认识上有深化、有创新、有发展、其中以下的三种新提法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本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四大作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一锤定音的解决了要不要搞市场经济的争论。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成为人们不断探索和争论的新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搞清楚市场经济的本质。只有搞清楚什么是市场经济,才能进一步弄清怎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一、简评几种市场经济观什么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就是…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报刊上曾就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还是"法制经济"的提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近期的一些报刊文章看,两种提法都在使用。笔者以为这两种提法都不妥当,两者都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表面化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相应推进其他领域全面而又系统的改革,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规定着具体制度的性质。但是,在具体制度即体制难以反映根本制度本质和目的的情况下,就必须改革具体制度,从整体上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从改革的层次结构划分,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与之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其中的一个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新的、意义更为深远的重大突破。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包含了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丰富得多的时代内容,有着新的质的规定。一、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肯定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明确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地探索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十一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许多新问题有待认识和解决。研究和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廉政建设,对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正东 《群众》2022,(13):32-3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深化对资本的特性及行为规律的理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资本作用的前提。而这就必须坚持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资本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五大报告的诸多思想理论突破中,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论述是最具新意的突破。报告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关于公有制经济含义的诠释,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的论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表述,关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法等等,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和鼓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论述,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意义重大而深远。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归根到底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提法上从"基础性"调整为"决定性",构成了党在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市场"决定性"作用这一新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作用新的科学定位,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对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经过20年来的努力和持续渐进的改革,现在已经到了要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能否完成这一质的飞跃,将决定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和积累了许多问题,现在已经到了非解决这些问题不可的关键时刻了。如果不能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它们就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进的羁绊。在此关键时刻、攻坚阶段,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  相似文献   

14.
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中,是邓小平敏锐地抓住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的难点,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关键性的多方面的论述。可以说,今天我们有了对社会主义的深化认识,是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近三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如何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如何处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征,改进计划管理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有关这方面的主要观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一九七九年四月无锡“价值规律讨论会”以前,关于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曾有一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提法。可是,无锡会议上,多数同志都不同意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供销社的地位和作用,现在有几种提法:如,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农村商品生产的综合服务中心,等等。我们认为,这些提法都是对的,但似乎觉得还不够。看待供销社的地位和作用,不应局限于农村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这个领域,而应从农村如何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村乃至整个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上来思考,才能深切认识它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 ,对国内外的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作出的战略思考。从理论创新角度上 ,“三个代表”论述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有着同等重要意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从本质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性发展。而“三个代表”的论述从本质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是对党的本质认识的历史性飞跃。一、“三个代表”是共产党同其它政党的本质区别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1…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一个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必将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决议》中有许多闪光的新视角、新提法和新思想。注意学习和掌握这些新视角、新提法和新思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整个文件精神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物质基础。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对实行这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已多有论述,人们的认识也已趋统一。现在的问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又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一些缺陷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20.
赵宗博 《理论月刊》2002,(11):23-25
知识经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劳动的比重不断加大,其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为此,马克思关于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的有关论述以及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需要在新形势下加以丰富和发展。走进知识经济时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趋势。深化对知识经济与知识劳动价值问题的认识,既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基本要求,也是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