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消费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感性化、符号化、超前化和网络化等特征,转型社会中大学生消费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主义、大学生消费认同以及消费心理,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应通过消费教育来重塑大学生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2.
樊泳湄 《创造》2002,(11):44-45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消费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反映,体现的是其民族心理特质和群体生活方式。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消费文化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云南农村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发展先进文化是其重要内容,而在云南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受到来自当地传统文化思想及农村群众固有文化模式的阻碍,影响了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在这些阻碍中,除了文化观念、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外,来自消费文化的阻力是明显而巨大的。因此,研究云南农村消费文化,探索其发展方向是建设云南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9年第7期《社会观察》刊登董峥的文章,“卡奴”现象究其本身而言,主要是持卡人不成熟的消费心理、不健康的消费文化所造成的。量人为出是中国传统朴素的消费观念,但信用经济的到来对这个观念形成强烈冲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上的攀比效应促使年轻人开始过度消费自己的信用,通过信用卡提前获得过去难以得到的东西,但这种消费并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最终就会出现债务缠身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于志英 《前沿》2007,(4):163-16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些不良消费心理,通过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立体消费教育网,教育学生积极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技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有理、有节、有度和自立的健康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5.
刘彦军 《前沿》2004,(2):56-58
当前 ,消费不振是困扰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现代消费理论 ,认为消费者受心理预期的驱动 ,消费心理预期发生了明显转变 ,愈是市场销售疲软 ,居民消费欲望愈是不强。因此 ,要重视心理预期对消费增长的影响 ,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养老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 ,减弱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增强信心 ,提高即期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是物品生产从"匮乏"转为"丰盈"时代的产物,在"物"的包围与消费快感的裹挟之下,表现出符号性、享乐性、夸示性与全球化等特征。在消费社会中,满足消费欲望的快乐原则成为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的手段,消费行为与观念在非理性的自我膨胀中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生态环境与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破坏性的侵蚀。面对如此困境,从消费文化视域提出利益与资源均衡分配、消费文化价值观重塑、平衡社会心理、和谐消费等新策略,不但是学术上的一种有益探索,而且对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也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网络消费与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它赋予当代青年消费文化许多新的特质.蓬勃发展的网络消费在消费工具、消费空间及消费体验三个层次上推动了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工具,网络消费使当代青年消费文化具有消费观念的超前性、消费行为的时尚性、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和消费方式的便捷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空间,网络消费呈现出了流动性、隐秘性和意识形态化的特征,这一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系统的脱域问题;而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体验,网络消费给当代青年带来了新奇体验、认同体验以及现代性的"好恶交织"体验等方面的新内涵,这些都与当代青年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从《大话西游》看网络时代的符号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话西游》是一部典型的香港“无厘头”电影,但戏剧性地成为网络时代的通行证,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本文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以《大话西游》为代表的网络时代的符号消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20个处于浪漫关系中的研究对象的叙事性访谈,本文力图呈现浪漫关系中的礼物实践图景。在高度商品化的消费语境中,浪漫关系中的礼物消费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商品与金钱的逻辑,走向了对心意与情感价值的关注。通过观察长久承诺关系中礼物赠送的动态,可以发现:在时间的流动中,礼物从作为印象管理与关系信号的工具,转向了日常互动与情感表达的实践形式。而正是通过持续的日常礼物实践,处在长期浪漫关系中的伴侣实现了自我表达与独特性的建构。礼物赠送成为浪漫伴侣共享自我与生命经验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0.
江鸿 《前沿》2006,(9):194-196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彼此间往往产生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1.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广州高校学生有着自身的消费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州高校学生四大消费热点的调查,透析新世纪大学生独特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青少年的文化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身心发展因素影响,青少年文化消费具有求新求异、时尚多变,形式丰富、需求强烈,追求感性刺激、注重心理慰藉等特点。在信息时代和价值多元化日趋明显的今天,青少年工作者及其它社会的力量有责任、有义务准确把握文化消费内在规律,努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的现实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在二战后逐渐成为欧美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尽管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对消费文化提出质疑、分析和批判,但是消费文化仍然有蔓延的趋势.本文试对消费文化的定义,消费文化特征.消费文化的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正受到消费主义冲击的中国社会提供可借鉴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调查持续20天,遍及北京、上海、重庆、陕西、西藏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全面覆盖核心城市、中小城市、乡镇中国居民最爱哪些文化消费形式?看电视、上网为何全面占优?居民愿意花多少钱为自己喜欢的电影买张门票?东西部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差异有多大?深度解读调查结果,生动诠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李惠峰  屈慧媛 《前沿》2013,(1):114-117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居民,用于文化方面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多少,可折射出该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民生基础状况。近年来内蒙古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用于文化消费支出占比并未相应增长。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自治区居民文化消费比重,方能打牢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民生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宪 《青年探索》2008,(1):44-4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消费者。通过对他们费用来源、消费用途、影响消费的因素等情况开展调查与统计,发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呈现出:消费多元化倾向突出;消费不平衡态势明显;实用消费仍是主流;交往与时尚性消费日益高涨;攀比与超前消费现象严重等五个特征。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消费教育,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等是在校大学生消费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倪瑞华 《理论月刊》2003,(5):120-121
西方国家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成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并且通过文化输出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传播,消费主义正在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炫耀性和挥霍性的过度消费,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消费就是要批判和摒弃消费主义,做到适度消费、公平消费与和谐消费。  相似文献   

18.
曲祖江 《半月谈》2004,(16):61-61
现在中学生日常消费确实有追求名牌、不断上档次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警示人们对盲目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不可轻视。中学生作为一个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崇尚时尚的消费群体,有自身的消费心理,同样拥有消费名牌的权利,但他们在名牌消费上却容易走入误区。哪个名牌不诱人?哪个孩子不被名牌所诱惑?然而又有多少孩子接受过日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背景下,我国民族文学经典呈现出种种消费扩张的新迹象,本文以《红楼梦》为解析蓝本并推究其他民族文学经典,意在分析经典被消费扩张的社会机制与本质特征,在消费社会我们秉持何种态度对待民族经典的消费扩张与文化活动是本文探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逻辑看,消费文化与广告业之间存在着双向耦合关系,消费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广告业必然勃兴,反之亦然。两者形成双向耦合关系的原理在于:商业资本及传媒组织控制的媒介平台通过无处不在的广告,通过象征和幻象功能,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的神话产生欲望,有效地让人们成为消费者及将消费内嵌为生活方式;消费文化的商品拜物教及主流意识形态特征迎合了国家将消费作为经济压舱石的需求,扩大、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从而直接促进广告业的增长与发展。从技术-经济的范式演进看,消费文化经历着大众消费文化向数字消费文化的迁移,在大众消费文化时代,大众传媒及广告发挥着形塑和推动消费文化的主要功效;数字化进程和平台经济主导着数字消费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数字消费文化牵引着广告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计算广告的“技术无意识”特性构成消费者的日常体验,算法消费文化成为当下及未来消费文化的主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