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适龄女性面临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在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中,立法不完善、法治不健全仍是一大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女性就业还面临诸多法律障碍,必须予以克服.国外在以法律手段保障女性就业方面有一些有益的做法,值得关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女性就业现状,从法律角度加强对女性就业权的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已全面进入二孩时代,这项政策有效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难题,但同时也扩大了女性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局面。从我国关于就业平等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目前只有原则性规定,在法律责任、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还没有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女性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不同程度上还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救济,维权艰难。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和实施奖惩机制,合理分配仲裁与诉讼过程中劳资双方的举证责任,将就业性别歧视纳入法定案由,加强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有效解决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失业女性社区就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就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通过有意识地发展社区服务业以促进再就业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济南市失业女性社区就业的基本状况、社会支持网络和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问题的分析,来探讨目前我国失业女性社区就业的现状,推动我国社区服务事业和再就业工程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既表现在求职过程中,也表现在工作过程中;其中既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有健全的法律、完善的就业政策、较充足的就业资本,同时也需要女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就业歧视是对就业平等权的侵害。我国由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业歧视越演越烈,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生活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就业歧视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国外反歧视立法实践的有效借鉴,结合目前出台的《就业促进法》,探讨就业歧视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我国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部法律的出台,第一次将就业政策法制化,从法律上确立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就业领域歧视女性的问题日渐凸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女性就业权实现程度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呈下降趋势。政府、企业、女性自身和社会都应该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而政府在这里尤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最大限度的减轻用人单位雇佣女性员工的负担;在党政机关加大女性就业比例;统一监管;针对女性群体适当采取一些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8.
发展国内旅游是推动女性再就业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行业性质决定了其在吸纳女性就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对于我们目前解决女性再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笔者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业的行业性质、发展前景,探讨了解决女性再就业问题的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9.
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困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女性就业比男性受到更为普遍的影响和冲击。非正规就业的女性化在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说,非正规就业对就业不足和失业或下岗后难以返回正规劳动部门女性的生存具有战略的意义。但在政策缺失状态下,从业于非正规就业女性的职业层次、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组织化程度不仅与正规就业女性存在差距,而且与非正规就业男性有明显区别,从而使业已存在的就业领域中的两性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通过对我国目前非正规就业女性集中的工种特性与劳动和生活状况的调查及困境分析,目的在于反映这一群体的不利状况,加深社会对她们的认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衡量妇女地位的关键指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我国的就业体制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农村就业形式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也凸显不少问题和矛盾。鉴于农村女性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政府在宏观上应提供有利于农村女性的就业环境及法律支持,从微观上给农村女性的就业予以应有的关注,同时针对农村女性自身特征,提高农村女性的就业能力,这对构建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国内就业歧视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目前出台的《就业促进法》,探讨就业歧视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我国反就业歧视救济制度的构建,并针对社会各界对就业歧视这一问题的看法认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我国反就业歧视法等各部法律的立法进程,以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我国信息化过程中女性劳动力就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出现这种新形势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性经济活动人口正在缓慢地向高技术型、智能型、市场竞争型职业转移,女性人力资源素质与就业竞争力有所提高。但同时也指出转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女性就业歧视原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仍普遍存在.经济原因、社会文化因素、女性自身认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是导致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非正规就业与我国女性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敏 《工会论坛》2005,11(6):15-16
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女性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待解决。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积极引导与发展我国女性的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我国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会计审计咨询、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是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抓住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拓宽女性就业之路,走出女性就业误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兴办第三产业,调整女性就业结构。 以自然体力优势来获取经济效益和经济地位是农业社会生产的重要特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明显,其单位和家庭乃是造成女性失业的主因;女性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但低教育水平使其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女性就业环境虽得到一定改善,但就业歧视现象仍较为严重.国家应充分考虑这种现状,在法律上进一步给女性就业以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解决之各界人士发表了很多见解,几乎没有人系统地从法律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对国外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进行考察,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提出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对策建议,使大学生就业走上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起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频繁出现。探讨在高校毕业生经历的实习、就业协议、见习期与试用期、就业见习等过程中,如何保障实习中的合法权益,如何解决就业协议与聘用合同的纠纷、如何区分见习期与试用期,以及新近出现的就业见习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真正体现女性在就业中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中知识女性阶层的主导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用人单位的性别偏好,遭遇性别不平等待遇。目前,我国整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女性的就业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尊重程度。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为女性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