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语权,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软权力,体现为解释权、建构权及话语主导权。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建构性及其价值观话语的渗透,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通过话语权提升引领力,才能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当代中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权,首先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的说服力,其次要注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权的基础建设,再次要注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的吸引力,以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几个过程才能逐步建立起对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建构的关键是利益共享。以利益共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不仅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还具有现实条件。以利益共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保障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是在人类社会进步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性、一定具体差异性、共同的基本价值准则和理念。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于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法。要建构作为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以人为本、和谐、协作、共富作为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学术创新的价值,它揭示了价值论与科学论的统一性,把价值观的社会本位同个人本位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多元社会中寻找并确立了具有包容性质与引导作用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价值在于抓住了当代中国新文化的根本,整合了中西价值观的合理因素,促进"和谐世界"的文化思想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改善党的思想领导、加强全国人民的政治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体系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价值取向的影响.事实上,儒家价值观中关于诚信的要求、强调社会责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崇尚气节与尊严、主张和平发展、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追求等内容完全可以实现理性的现代转换,成为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  相似文献   

6.
30年前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开启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征程。通过30年的不断实践与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如何焕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创新价值;通过30年的不断探索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为比较成熟的道路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当代后发型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具有巨大的道路引领价值;通过30年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为比较定型的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如何发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推动力,具有巨大的制度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寄系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凝结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自信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点,也是融入当代中国精神的逻辑必然与现实选择。秉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建构中国精神,培植中国理念,夯实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质。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骨气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形成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基因和灵魂。文化自信内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以文化自信为底气,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大力弘扬当代中国精神,将文化自信延伸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骨髓。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共建共享,这一核心价值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时时处处遵循着两个"尺度"——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并且努力实现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主客体关系既是一种认识关系又是一种价值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反映了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又正确揭示了当代中国亿万群众的价值诉求,因而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在价值多元时代,必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和各种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及时的理想的建构和阐释,并融合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培育和生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科学机制,丰厚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得以稳固存在的文化价值观念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是我国传统工人阶级意识的衍生与发展。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工人阶级意识,包括反对剥削压迫的斗争精神、集体…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认同是指中国社会的广大人民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能有效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接受,克服文化认同障碍并促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隐性建构,有赖于大众化的精神产品、新媒体的社会传播以及多介质的价值体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民生和全球化等问题而导致的我国当代社会价值观念冲突现状,建构与中国特殊国情相适应的价值观,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国家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与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体现着民主、平等、公正、科学的精神理念,理应起着统率全社会价值理念与价值尺度的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描绘与论证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景,建构与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影响着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当今文化多元化格局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能为当代中国政治提供合法性支持、情感型归属与主体性确证,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本原性基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多元文化冲突、西方文化入侵和文化话语权疲软下的三维危机呈现,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弱化的现实诱因。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焕发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活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14.
参政党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今中国政党价值的基石,中国参政党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联程度高、内涵交集大。中国参政党应当自觉自愿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树立践行活动中,其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认为其是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对当代价值共识进行弥合和重塑的必然选择,十分具有历史自觉性和现实必要性,并积极探讨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状态转化为实践状态,充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于普世价值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给我们认识普世价值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法,即普世价值是具体存在的,是人们在一定阶段关于一些基本价值诉求达成的共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共同价值观,并非永恒的;它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而产生和存在的,一旦共同利益消失,普世价值也就没有必要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普世价值是在人类社会进步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性、一定具体差异性、共同的基本价值准则和理念。那么,我们要建构的作为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协作、以人为本、共富、和谐作为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进程中价值观的多样化是核心价值观确立的理论和逻辑前提.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多样化价值观中居中心地位,对社会具有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体现了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与包容性的统一、现实价值与目标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普遍价值观念与国家核心价值观念的统一、先进文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种健康的价值文化的支撑。但从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维护,到现代价值观念的培育,再到人的精神价值世界的建构,身处转型期的中国所面临的文化失范对培育一种健康的社会价值文化带来了诸多挑战。能否积极面对和正确回应这些挑战关系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落到实处,更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处于世纪之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当代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深刻的变革过程,既是一种历史性文化变迁,也是价值体系的转换。面对如此的时空坐标,跨世纪的当代青年,如何建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意识,已日益凸现出来。怎样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是一个极富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笔者认为,从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实现当代青年现代价值意识的建构,应至少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及其文化结构的深刻变化,是构建青年价值意识体系之前提。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合乎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中国特色”尤其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是相传承的。特别是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我们以和谐为核心价值,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的总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相对于西方仅仅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建构的民主政治更加具有合理性。因此,正是基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有信心在理论上建立一个相对更完善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立足当代,又不割断历史,并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始终保持开放的胸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