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实践的重要载体和中国特色政治协商的重要平台。加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必须明确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内涵,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原则。规范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丰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形式,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体系,严格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中共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特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落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要超越1954年以来把政治协商理解为“咨政”的观念。咨政是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民主政治可以用咨政,非民主政治同样可以用咨政。咨政与民主政治没有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政治协商是决策程序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所在,能够影响决策的进程和方向。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以“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为目标,充实人民政协参与决策的职能,既能有效提升人民政协的协商质量,又能促进我国人大的权力制约,并促进我国政治协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其制度改革和转型的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3.
一、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搞好“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的新规定中共中央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法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规定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意见》提出了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方式。即: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规定政治协商的程序包括制定协商规划、做好充分准备、集体研究讨论、充分发扬民主、及时反馈情况五个环节。这些新的政策规定是中共中央总结…  相似文献   

4.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也是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何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各级党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亦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明确纳入政治协商的决策事项、协商意见的监督效力以及不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相关责任,从而保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这一重大决策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主要职能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既是各级政协必须极大关注和深刻思考的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主要职能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既是各级政协必须极大关注和深刻思考的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7.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主要职能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既是各级政协必须极大关注和深刻思考的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体现:即通过将"协商制度"载入"国家宪法",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存在和发展"获得了宪法依据;通过"党的系列政策文件"规范"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功能"逐步走上制度化;通过"修订人民政协章程",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运行"有了主要依据;通过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内容"得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等四大方面。现阶段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四大功用:即有利于党和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有利于实现我国的政治稳定、有利于培育我国广大人民的素质和有利于缓解我国选举民主的压力等。  相似文献   

9.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协商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认识、制度、执行、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现实障碍,制约了这一重要制度安排的有效落实。本文就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提出了落实协商责任、强化机制保证、建设协商载体、创新协商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抓住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就找到了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把钥匙.随着人民政协不断推动政治协商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不断朝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拓展.一方面,政治协商从横向层面朝着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逐步拓展,使政治协商远远超出了人民政协的范畴,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中的协商民主已经蔚然成风;另一方面,政治协商从纵向层面朝着社会协商、基层协商、公民协商逐步拓展,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共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横向、纵向拓展推动了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它贯穿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履职工作全过程中。凝聚共识与人民政协"三大职能"互相联系、互联促进,合力共筑了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主要职能。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更好的落实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就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为传播共识延伸工作"手臂",着力提升政协"两支队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形式,必须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使命。人民政协既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创新成果,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而只有使人民政协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原则对于推进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特别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 ,南京市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要想进一步推进南京市民主政治建设 ,就必须 :强化市委的“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功能 ;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人大的建设 ;把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纳入到党和政府的决策程序 ,进一步发挥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 ;切实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建设 ;扩大“市民论坛”等载体的影响力 ,建造民意表达与领导层的“直通车” ;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进行民主政治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三项职能与协商民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的关系视角阐述二者的共通性和差异性,认真分析探讨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八大形成了政治协商与社会协商相结合的视野更加广阔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思想。从政治协商到社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和涵盖面的新拓展,推动着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完善。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把公民政治参与纳入秩序化轨道的桥梁和平台。人民政协的制度框架和工作机制在本质上与社会协商相适应。把这一制度框架运用到社会协商的更大范围中,推进社会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推进协商民主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政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文本试图对人民政协工作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的哲学反思,力求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把加强团结和发扬民主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每个细节中,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发展创新,把"双向发力"贯穿人民政协工作的始终、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体现在:通过将“协商制度”载入“国家宪法”,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存在和发展”获得了宪法依据;通过“党的系列政策文件”规范“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功能”逐步制度化;通过“修订人民政协章程”,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运行”有了主要依据;通过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内容”得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等四大方面.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利于党和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有利于实现我国的政治稳定、有利于培育我国广大人民的素质和有利于缓解我国选举民主的压力等功用,以期对进一步理解和发挥我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构建和谐文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这三重性质,具有内在的、统一的、密切的联系。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有利于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地位、任务、作用和职能,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健康发展。恪守人民政协性质,必须坚持"政协就是政协"、不比不套等原则,坚持不向两院制倾斜、不向国家权力机关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是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协助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提升人民政协提案的民主政治功能是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党的领导力的客观要求。当前要进一步提升人民政协提案的民主政治功能,必须重视提案反映民意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必须适度增加批评监督型提案的比重;必须注意提案的长效性和时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