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丽 《法学论坛》2002,17(5):18-23
建立健全行政立法监控制度是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监控制度。其中 ,通过程序的设置对行政立法进行过程控制的做法尤其值得借鉴。在我国 ,程序观念和制度一直都较为落后 ,因此 ,对行政立法程序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借鉴先进 ,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行政程序立法:语境、问题与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现代行政国家中行政权不断增长与行政程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 ,指出了现代法治国家中行政程序对行政权行使理性化的重要功能。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行政程序发展的简要考察 ,文章强调 :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程序立法 ,是一个“政府再造”的契机。围绕着我国行政程序立法 ,文章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制度基础、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扼要归纳 ,这些归纳构成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语境。在此基础上 ,文章结合《行政程序法》(专家试拟稿 )的基本框架 ,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立法模式、目标、结构、以及行政程序法与其他相关法律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指出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语境 ,提出立法中的基本问题 ,并探讨可能的方案 ,从而引发对这些问题更多、更深入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在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如侵害国家立法权等。然而实体上的事后控制难以弥补违法立法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加强行政程序立法的研究,对行政立法进行程序控制,是保证立法质量和提高立法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行政立法的存在及其性质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其目标是规范立法活动。行政立法被列入其调整范围的前提是行政立法是一个立法行为,这涉及行政立法的性质问题! 虽然,我国1982年宪法,承认了行政立法的现象,并在立法体制上明确了所具有的立法地位,但关于行政立法的性质,学者仍存在不同看法。第一种,可以说是主流的,即将行政立法行为划归行政行为范畴,称之为抽象行政行为或行政规范行为,国家大多数教材及行政行为专著都持此观点。但必须指出,这种“抽象行政行为”不仅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也包…  相似文献   

5.
杜琨 《法制与社会》2010,(6):39-39,41
在行政立法中,行政立法回避制度是一个具有积极作用的程序制度,可以为行政立法腐败设置程序屏障,保证行政立法的公正,促进行政立法的民主化,同时,行政立法回避制度也需要其他制度与其相配合发生作用,并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保证其运行,才能得到完善与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行政程序法立法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程序法是现代国家规范行政权力的基本法,它的制定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当前,中国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本文希望通过对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行政程序法典与其他单行法的关系、中国行政程序法的内容选择、立法架构及立法路径等问题的探讨,为推动我国统一行政程序立法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行政立法是指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中主要部分在西方有些国家被称为委任立法或授权立法。由于行政立法对传统的权力分立理论精神的冲击,其白诞生以来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兵  周实 《行政与法》2003,(10):109-111
随着《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颁布实施,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及其监督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不足仍是较为明显的。面对加入WTO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法治的客观要求,其仍需更大的改进与完善。本文拟就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与其监督状况做一较客观具体的分析,在指出其发展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它们的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应当注重立法层面的制度设计,体现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平衡,以制度手段的保障行政程序理念的实现;其次,应当协调好单一立法与统一立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立法与行政──从行政立法角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立法的出现 ,一方面适应了现代社会管理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立法与行政的关系模式。行政立法必须受到严格的规范和控制 ,否则会对法治国理论、民主原则构成极大威胁。通过考究英美两大法系典型国家有关行政立法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 ,对其背后所体现出的立法与行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 ,我国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重新思考 ,应对行政立法控制问题加以更多关注 ,从而促进我国的行政立法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1.
行政立法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功能主义公法观认为法律是政府统治工具,在这种公法观下,福利国家开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行政管理,我们国家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也比以往更注重行政立法。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赋予行政机关行政立法权限的情况下,却走进行政立法的困境:不正当性、公众参与度不足、部门利益、缺少评估机制。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扩大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度、抑制部门利益法制化、启动行政立法评估工作,才能走出行政立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闫玉金 《法制与社会》2013,(20):237-238
随着"大政府"的发展趋势,行政立法以其兼具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特性已经在现代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的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的当前的行政立法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立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行政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实现其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但是行政立法的泛化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行政立法合理性及有效性的重新认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行政立法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 ,是检验政府行为是否合理的有效途径之一。行政立法决策及立法程序这两个环节 ,是提高行政立法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及立法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行政程序法具有公正价值、效率价值、秩序价值,加强、完善行政程序立法的意义在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遏制和消除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我国行政法领域中未来的立法方向应是制定一个包括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司法程序在内的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15.
由于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在组织形式、责任体制、权力来源等方面都具有质的不同,而且目前行政立法实践中存在立法主体层级过多、权界不清,立法内容重权力、轻责任、重实体、轻程序,立法程序有违民主与公正等问题,为贯彻和落实行政立法民主化基本原则,加强对行政立法权的规范与制约,增强和完善行政立法的民主保障,应当限制行政立法主体范围,统一行政立法程序规定,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立法参与权,健全和完善系统而有效的权力滥用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省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但目前我国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现状不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借鉴欧盟法在其成员国中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成功经验,我国可构建一种能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划内统一适用的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和体系,这是介于国家行政立法与现行地方行政规章之间的行政立法合作模式,它对于协调目前地方行政立法冲突、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中美比较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主要存在着规定行政立法程序的立法位阶不高、立法程序的种类较少、公众无立法动议权、法律规定不具体及公众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合理借鉴美国行政立法程序的有益经验,就提高我国行政立法程序的立法层次和公众参与程度.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程序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行政权对社会正义的侵害,首先表现在行政立法环节。因而,正当、合理的行政立法程序是保证行政立法科学、民主,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罗尔斯的正义论角度出发探讨行政立法程序的正义论价值,并尝试提出一些措施保证行政立法程序的正义性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刘源 《行政与法》2013,(2):94-97
行政立法中部门利益法制化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是主要外因,行政权的双重性和公务员身份的双重性是其主要内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应从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趋势中寻找,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民主、科学的立法原则,从实质和程序两方面规范行政立法行为,推进对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何琳 《经济与法》2001,(11):23-25
依我国行政法学通说,行政立法是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具有重要影响的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两种模式。职权立法是由宪法和组织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的立法权,不需要另外授权的行政立法。授权立法是由立法机关通过授权法将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使,从而所进行的行政立法。各国因法律制度,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立法模式。在西方国家,行政立法都属委任立法即授权立法,而没有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